《王童七日谈—导演与影评人的对谈手记》与《骷颅与金锁—魏海敏的戏与人生》皆以传主谈论创作历程与作品分析为传记主体,却不因为集中剖析创作而予人过于专业、阅读艰涩之感,反而透过传主口述创作时的心理历程、反复琢磨作品的经验,令表演艺术工作者「台上/幕前一分钟,台下/幕后十年功」的个中甘苦跃然纸上,也令读者见识到对「细节」的注重,如何造就艺术大师的耀眼成就。
传记的写法很多,近年台湾的传记出版品也迭有佳作;历届国家文艺奖得主的传记是当中稳定出版的系列,而去年底由典藏推出的第十一届得主传记,相较于同系列前作,在内容与出版设计等方面都有令人惊喜的创意呈现。其中,电影导演王童的《王童七日谈—导演与影评人的对谈手记》与台湾第一名伶魏海敏的《骷颅与金锁—魏海敏的戏与人生》不约而同选择「回到作品」,透过传主谈论创作历程与作品分析,而非以描述传主生平作为传记主体。
资深影人与电影导演的有机对谈
八○年代的台湾电影新浪潮,让作者型导演杨德昌、侯孝贤等人崛起,同一时期,导演王童也拍出了《看海的日子》、《策马入林》、《稻草人》、《无言的山丘》等,于国内票房与口碑屡获双赢,但许多台湾电影研究却未给予一定关注和评价。幸而多年后王童获颁国家文艺奖得主,由资深影评人蓝祖蔚担任传记作者,读者方能借由两人访谈内容,得见当时台湾电影拍摄与创作的不同面向。
王童从美术设计起家,早年在中影与李翰祥、白景瑞等导演累积大量拍摄经验,后来执导改编自中国伤痕文学的《假如我是真的》,自此踏上电影导演之路。他的作品最为人称道的,是从摄影到服装道具场景等视觉元素,皆经过翔实考究后进行设计,细腻且富于美感。影响所及,当年徐克导演《倩女幽魂》前亦来台向王童剧组取经,魏德圣在拍《海角七号》前,更边看电影边一格格画出《无言的山丘》镜位,借此学习分镜技巧,足见王童电影美学风格的地位。
书中不只透过对谈交代了诸多幕后故事,更难得的在于蓝祖蔚以长期电影线记者与曾担任中影制片部经理的身分,身兼访谈者与见证者,提出许多敏锐而深具批判性的问题,令王童回顾创作历程之余,更就创作观与电影概念擦出不少深刻精采的火花,例如两人就《红柿子》中无明显主要角色的叙事结构,以及接近素人表演风格的讨论,在一问一答中,电影创作的思考与反省跃然纸上。
放大观测名伶的「戏曲表演学」
在《骷颅与金锁》前,关于魏海敏的传记已有《水袖与胭脂》、《女伶》等,因此这本传记的出版策略,一改生平略述,改由魏海敏近年两个重要的跨界作品出发,以细节扫描的方式叙述传统戏曲表演者如何与角色、剧本、编剧和导演工作,呈现了传主面对创作的心态,更重要的,是本书提供了表演者如何发展、不断修正表演的细节,最终成为观众在台上看见的精采演出。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以魏海敏在《欧兰朵》和《金锁记》发展的两套手势为例,描述戏曲演员在面对跨国导演和跨界剧场的工作时,如何将戏曲身段消化后创新成舞台上的「雕塑品」造型;后者则是魏海敏援引张爱玲原著「美丽而苍凉的手势」的句子,构思了这样的舞台动作:「她借由一条手绢,拉著其中一角,从右手抛向左手后,再从左手掌慢慢将手绢抽开,拉扯之中,左手好像有拉到,又好像拉不到,慢慢地,只剩下半空中,什么都留不住的左手。」
本书作者并非戏曲专业研究者,却能因此拉出距离,令描述表演方法的文字不至太艰涩抽象,更让这本演员现身说法的「表演学」,以散文笔触穿梭于演员内在的情绪和外在的神情与动作之间,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