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尔基剧院外观。(Achim Plum摄)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柏林剧院地图/剧院导览

能量剽悍的国家「小」剧场—马克西姆.高尔基剧院

马克西姆.高尔基剧院前身是柏林合唱学院的表演馆,一八二七年完工揭幕以来,许多音乐大师荟萃于此,不但孟德尔颂曾在此指挥,舒曼也在这里弹过钢琴。这个古迹在二战后修复,转型为剧场。从表现社会主义美学的场域,到东西德统一后的自由挥洒,创作能量高涨不歇,更以多出在地为背景的作品,成为一间道地的柏林剧院。

马克西姆.高尔基剧院前身是柏林合唱学院的表演馆,一八二七年完工揭幕以来,许多音乐大师荟萃于此,不但孟德尔颂曾在此指挥,舒曼也在这里弹过钢琴。这个古迹在二战后修复,转型为剧场。从表现社会主义美学的场域,到东西德统一后的自由挥洒,创作能量高涨不歇,更以多出在地为背景的作品,成为一间道地的柏林剧院。

马克西姆.高尔基剧院(Das Maxim Gorki Theater)位于柏林著名的菩提树下大道上,紧邻博物馆岛、洪堡大学、德意志历史博物馆、史普雷运河,位处城市中心人文荟萃黄金地段,一直是首都重要的剧场指标之一。就算是对剧场无感的观光客,造访菩提树下大道上时,还是很容易会看到这栋古典造型的剧院,建筑门面上有金黄色的“Maxim Gorki Theater”字样招牌,在阳光下闪耀。以建筑体与观众席来说,马克西姆.高尔基剧院是首都众多国家剧院当中的「小」剧场,主要演出舞台只能容纳大约四百廿位观众,剧院后方还有专攻实验性表演的「高尔基工作室」(Das Gorki Studio),也只能容纳约一百位观众。

高尔基剧院虽小,但从一九五二年成立以来,就一直在德国当代剧场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此古迹剧院的身世,也让进剧场看戏的观众不只观看德国当代剧场,也见证柏林现代剧场历经的曲折。

古迹剧场人文荟萃  曾是社会主义美学重镇

高尔基剧院现址的前身,是柏林合唱学院(Sing-Akademie zu Berlin)的表演馆,于一八二七年完工揭幕。当时柏林合唱学院名声显赫,有了表演主场之后,更是吸引各方音乐大师前来竞技,贝多芬、海顿都曾为此合唱团作曲,孟德尔颂在此指挥,舒曼在这里弹过钢琴。在十九世纪,这里不仅是音乐殿堂,也是知识分子聚集之地,亚历山大.冯.洪堡就在此地发表了著名的《宇宙》Kosmos讲座。

此建筑完全体现了普鲁士的建筑风格,山形墙、柱列、浮雕等元素都实践了当时风行的新古典主义。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柏林腥风血雨,市中心更是正面冲突的战场,此建筑严重损害。战后,东西柏林分裂,这里划分为东柏林,前苏联依据原始设计,进行重建,成立了苏联文化中心。一九五二年,前东德政府决定以苏联社会主义代表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为剧院之名,在此创立剧场。以高尔基命名,背后的剧场美学当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东德当局希望成立一个可以完全体现社会主义的剧场。马克西姆.瓦棱亭(Maxim Vallentin)被国家任命为首位剧场艺术总监,他是学习「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剧场工作者,他在高尔基剧院发挥所学,实践史氏表演美学。此时的东柏林,不仅有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场」,还有高尔基剧院的社会主义美学,都建立了与西德相异的剧场表演系统。

一九八九年,柏林围墙倒塌,隔年东西德正式统一,首都的重要表演团体都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下,挺过统一的动荡,继续营运。在前东德以社会主义国家剧场的模式运作的高尔基剧院,在统一后,继续以国家剧院的模式经营,一样是国家出资,不同的是,社会主义的大帽子摘掉了,剧场人要用什么主义来表演都可。从此,剧场跟著历史一起脉动,迈入全新的表演纪元。

欧陆演员导演汇聚  撞激灿亮火花

一九九四年,柏恩德.威尔姆斯(Bernd Wilms)接下马克西姆.高尔基剧院艺术总监的工作,这位来自前西德的剧场人,接下东柏林的剧场,他决定承接此剧场的政治传统,加入自由成分,开始在首都大展身手,把高尔基剧院变成一个以导演、演员为中心的表演剧场,充满了柏林的反叛特色。他同时带来欧陆其他国家的剧场人,与本地剧场文化撞出新火花,让剧场视野更辽阔。

在一九九四年至二○○一年担任总监期间,威尔姆斯推出了许多轰动德国剧场的作品。最让剧迷难忘的,就是他企画的「柏林三部曲」(Die Berlin Trilogie):《柏林亚历山大广场》Berlin Alexanderplatz、《群鼠》Die Ratten、《科本尼克的上尉》Der Hauptmann von Köpenick。这三出作品都以柏林为背景,取材历史文本,但现代感十足,充满了德国当代剧场不安、夸张、激进的表演特质,奠定了高尔基剧院的艺术地位,票房、评价双赢。威尔姆斯担任总监期间,请卡特琳娜.塔尔巴赫(Katharina Thalbach)来剧场导戏,两人的合作是廿世纪末的柏林剧场佳话。德国剧场一直是男性主导的竞技场,至今女导演仍是稀有的剧场生态,但塔尔巴赫在此为女性导演开疆,导出了许多出经典好戏。

佩特拉斯带领  成就「道地的柏林剧院」

二○○二年至○六年,佛尔克.赫塞(Volker Hesse)担任总监,但这几年,马克西姆.高尔基剧院并没有开创自己的特色。一直到○六年,阿敏.佩特拉斯(Armin Petras)接下艺术总监的工作,剧院才又在竞争激烈的柏林剧场界找到新的位置。佩特拉斯小时候跟随父母从前西德搬到前东德,在东柏林长大,最后在柏林围墙倒塌前一年,又搬到西柏林居住,共产社会、民主自由都体验过,整个人充满故事的能量。他不仅能导,还以笔名Fritz Kater创作剧本,作品关怀德国社会边缘小人物,戏谑悲伤,经典作品有《该爱了该死了》Zeit zu lieben Zeit zu sterben。他喜好改编经典文本,把自身的柏林成长经验带入剧院,制作出许多以在地为背景的作品,聚焦柏林,带领高尔基剧院成为一间道地的柏林剧院。

今年夏天,佩特拉斯将结束柏林的工作,转往斯图加特国家剧院(Staatstheater Stuttgart),继续他的剧场旅程。夏天之后,马克西姆.高尔基剧院将有全新的男女艺术总监组:雪尔敏.朗霍夫(Shermin Langhoff)与彦斯.希列(Jens Hillje)。朗霍夫生于土耳其,她的族裔背景与女性身分在剧场界非常特殊,她和长期合作的戏剧伙伴希列对外界宣布,要把高尔基剧院打造成全新的当代剧场,让各界都非常期待这全新的总监组合。

 

相关网站:高尔基剧院www. gorki.de/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艺术总监

佩特拉斯  让人又爱又恨的编导全才

身兼剧作家和导演的阿敏.佩特拉斯,在德语剧坛堪称奇葩,创作速度之快,是同辈佼佼者。他的作品不处理中产阶级的议题,禁忌的主题与边缘人物是他舞台的中心,常让剧评家和观众又爱又恨,是德国剧场的争议人物。代表作是「前东德三部曲」:《拳击都市。微内塔》Fight City. Vineta(2001)、《该爱了该死了》(2002)与《我们是摄影机。杰森素材》We are camera. Jasonmaterial(2003)。二○○三年,《该爱了该死了》入选「戏剧盛会」(Theatertreffen),剧评一面倒盛赞,他才正式被列为德国当今线上重要的剧场导演,之后二○○四年与二○○八年两度入选「戏剧盛会」,执导风格终于被正式肯定。他喜欢为自己的制作取怪异的剧名,不进戏院看还真不知道剧名的意思是什么。他自编自导的作品是他的代表作,因为他可以充分地以导演/编剧的分身主导创作。此外,他也喜欢跨界改编,二○○八年改编小说家史利夫(Einar Schleef)的作品《葛楚德》Getrud,大受好评。他的导演风格总有闹剧的场面,但是喧闹的背后,呈现了边缘人物的深沉悲哀。(林冠吾)

 

推荐制作

《老妇还乡》Der Besuch der alten Dame

《洪堡亲王》Friedrich von Homburg

《该爱了该死了》Zeit zu lieben Zeit zu sterben

《交际场》Rummelplatz

《葛楚德》Getrud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