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宁广场剧院外观。(Achim Plum摄)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柏林剧院地图/剧院导览

重生经典、与当代同步——列宁广场剧院

虽然历史不及其他剧院悠久,但成立半世纪的列宁广场剧院却以多部精采制作,在德语剧坛享有重要地位。前有大导彼得.胥坦为剧院奠定对文本提出新诠释、以衔接当前社会政治议题的优良传统,近期则由现任艺术总监欧斯特麦耶以独特的新写实手法搬演经典与当代剧作,屡屡让剧评人与观众大呼过瘾!

虽然历史不及其他剧院悠久,但成立半世纪的列宁广场剧院却以多部精采制作,在德语剧坛享有重要地位。前有大导彼得.胥坦为剧院奠定对文本提出新诠释、以衔接当前社会政治议题的优良传统,近期则由现任艺术总监欧斯特麦耶以独特的新写实手法搬演经典与当代剧作,屡屡让剧评人与观众大呼过瘾!

位于前西柏林选帝侯大道上的列宁广场剧院(Schaubühne am Lehniner Platz),是享誉国际、首屈一指的德国剧院之一。其历史虽不悠久,却在德国当代戏剧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不仅如此,现今艺术总监欧斯特麦耶(Thomas Ostermeier)还在为它续写中。去年剧院五时周年诞辰,身为创立人之一的院长Jürgen Schnitthelm在庆祝会上正式宣布卸任,依依不舍地与他辛苦经营了半个世纪的剧院道别。列宁广场剧院是他与四位同好Leni Langenscheidt、Waltraut Mau、Dieter Sturm与Klaus Weiffenbauch于一九六二年,为推出触碰当下社会政治动脉的剧目而共同创立的,当初的剧院位在前西柏林的赫列雪河岸边,十分靠近柏林围墙。因此,原名「赫列雪河岸边的观剧院」(Schaubühne am Halleschen Ufer)。(注1)

彼得.胥坦领军  建立重视文本传统

成立之初,剧院其实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直到一九七○年导演彼得.胥坦(Peter Stein)带他的剧团进驻后,才水涨船高。他让列宁广场剧院受到世界瞩目,更将德国戏剧带入新的里程碑。且说,时值六八学运兼反越战和平运动(1968),在民主自由呼声高涨的影响下,胥坦与其同仁提出新的戏剧工作模式,打破一般剧院的阶级划分,让每个工作成员一律平等,在剧目政治决策与剧本挑选上享有共同的决定权。

在演出上,胥坦主张谨慎地处理文字,精确地提出心理诠释(注2),因此,每出戏都是他与演员们以修道士般刻苦耐劳的精神共同钻研剧本的成果。胥坦民主开放的作风,以及与演员同甘苦共患难的工作方式,不但造就了一批优秀演员,更对德国戏剧新生代起了深远的影响。而对文本的理性探索,俨然成了该剧院的风格与传统。一位资深演员曾笑谈道:「当初连看门人都拿著演出文本在读,知道我们每场戏在演什么呢!」(注3)由此可见,该剧院对剧本重视的程度。

在胥坦的带领下,剧院进入了黄金时代。与他并驾齐驱的导演,是后来加入剧院的葛律伯(Klaus Michael Grüber),其震撼整个欧洲剧界的惊人之举为:一九七七年根据德国作家赫德林的书信小说Hyperion制作的「冬之旅」计划。葛律伯把演出场地移到柏林奥林匹克运动场上,开创「戏剧马拉松」之先河(注4)。而他与胥坦共同推出的「古希腊计划」,将希腊悲剧一系列地搬上舞台,从尤里庇德斯的《巴凯》Bakchen到爱斯奇勒斯的《奥瑞斯提亚》Orestie,都造成极大的轰动。当时,为了让演员能够深入体会文中的含义,胥坦还特地带剧团前往希腊,接受古希腊文明遗址的洗礼两个月之后,才回国开始排戏(注5)。这般耗时又耗资地在戏剧艺术上下功夫,恐怕是今日戏剧创作者所望尘莫及的。

搬新家称霸剧坛  新总监起死回生

由于,胥坦与葛律伯的作品,实在太受欢迎了,赫列雪河岸边的小小剧院老是爆满,不得不另觅他处。于是,当初闲置于列宁广场的世界电影院,便按照胥坦的意愿与想法被改建为剧院。它特殊的地方在于,舍弃固定舞台与观众席的设计,将演出场地完全置空,如此一来,便可以随每部戏的需求,变换搭置不同的舞台与观众席,其灵活性与多功能的现代设备,直到现在,没有一家德国剧院可以与之匹敌(注6)。

一九八一年搬入列宁广场的新家后,除了历史经典剧之外,当代剧作家如波透.史特劳斯(Botho Strauß)、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等人的作品,也经常被列入定目剧中。一九八四年胥坦导契诃夫的《三姐妹》,不但造就了他导演创作生涯的高峰,同时也将剧院名声升推向极致。毋庸置疑,胥坦早已是列宁广场剧院的灵魂人物,可以说,没有胥坦就没有列宁广场剧院。所以,当他于次年交出艺术总监的棒子,剧院随即陷入危机。直到世纪之交,院长Schnitthelm决定孤注一掷,延揽当时才卅出头的导演欧斯特麦耶与卅中旬的编舞家莎夏.瓦兹(Sasha Waltz)共执艺术总监一职,才起死回生,吸引无数的年轻观众,更成功地打入国际舞台。

尽管上座率大大提高了,可是,没多久,剧院赫然发现要同时养一个剧团与一个现代舞团,经济负担实在太大。即使瓦兹的舞团风靡国内外,剧院毕竟还是以舞台剧为重,因此,在资源分配上,舞团显然处于劣势,令瓦兹深感委屈不平,○五年提前解约求去。自此,由欧斯特麦耶一人独掌艺术总监一职,此后,剧院虽然时而邀请知名现代舞团如阿根廷编舞家玛蔻丝(Constanza Macras),但已经没有定期的舞蹈节目了。

经典重诠与新作搬演  贴近时代脉动

纵观其剧目,大致以当代剧本为主导,但也涵盖历史经典剧。在剧目与导演(包含驻院与客座导演)的挑选上,取决标准总在于,以政治眼光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与剖析,并进而在编导、表演技法、与舞台美学上探索贴合当前社会现状的写实形式(注7)。对当代剧本与触及时代脉动的重视,即展现在两名驻院导演大将的创作背景上,冯.梅焰堡(Marius von Mayenburg) 原本就是列宁广场剧院的戏剧顾问与驻院作家,而福克.李希特(Falk Richter)亦是身兼剧作家的导演,两人通常只搬演自己的剧作。前者著重探索德国年轻一代的自我身分认同问题,后者则关注在全球化的城市丛林中的后现代个体。然而,两人循规蹈矩的导戏风格,并无特别出色之处,反而,以剧作家的身分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其他客座导演也在此呈现他们各自不同的戏剧美学,如德国导演Volker Lösch 以演员合唱队的形式控诉社会的不平等;比利时导演伊佛.凡荷夫(Ivo van Hoves)善用多媒体,突显文本中人物在社会动荡下依旧保有的人性与感人面向;德国导演兼音乐家David Marton 集结歌手、演员与音乐家,跨越舞台剧与音乐剧的界线,实验新的舞台表现形式。诸如此类的导演,不但使该剧院的剧目多元化,也赋予剧院稳健开放的形象。

综而言之,柏林列宁广场剧院在欧斯特麦耶的带领下,一方面延续著胥坦所奠定的,对文本提出新诠释、以衔接当前社会政治议题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延揽国内外精英导演,提高制作节目水准,使受邀到他地的演出场次,高达所有演出场数的一半以上(注8),打造了剧院前所未有的成绩。回顾欧斯特麦耶执掌总监十余年的努力,虽然没有胥坦老前辈卷起新剧潮的影响力,但他以个人独特的新写实风格,巩固了剧院在德国剧场界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使列宁广场剧院的名声再度震响国际,实在功不可没!这应是慧眼识英雄的开山祖师Schnitthelm在去年剧院五十周年诞辰庆祝会上最感欣慰之事吧!

注:

  1. 〈柏林列宁广场剧院庆祝五十周年诞辰Berliner Schaubühne feiert 50. Geburtstag〉, in: Focus Magazin, 2012/9/18 www.focus.de/kultur/kunst/theater-berliner-schaubuehne-feiert-50-geburtstag_aid_822043.html
  2. 同上。
  3. Büsing, Ute:《神话与变形记:五十年列宁广场剧院》Mythos und Metamorphosen: 50 Jahre Schaubühne,in: rbb-online 广播电台,2012/9/20。
  4. 同上。
  5. 《导演彼得胥坦》Der Regisseur Peter Stein, in: MDR文化广播电台, 2012/9/26  www.mdr.de/mdr-figaro/hoerspiel/peter-stein102.html
  6. 〈柏林列宁广场剧院〉in: 维基百科 de.wikipedia.org/wiki/Schaub%C3%BChne_am_Lehniner_Platz
  7. 列宁广场剧院官网  schaubuehne.de/de_DE/house/profile
  8. 同上。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艺术总监

欧斯特麦耶  狂野新写实手法针贬时弊

以独特的新写实手法对当前的政策、社会提出质疑,犀利地针贬时弊,表现手法之狂野大胆,舞蹈,摇滚乐、投影、性与暴力,是舞台上常见元素。他致力于搬演当代剧作家的作品,如莎拉.肯恩(Sarah Kane)、Lars Norén与 Jon Fosse等人。然而,让他名扬海外的,却是一系列莎士比亚与易卜生剧作的重新诠释。而他旗下的女演员安娜.蒂丝摩(Anne Tismer,演娜拉)与Katharina Schüttler(演海达)都以炉火纯青的演技,晋升为德国剧场天后,拉斯.艾丁格(Lars Eidinger)也因哈姆雷特一角成了目前最炙手可热的德国剧场男演员,近年开始在列宁广场剧院兼任导演。(林冠吾)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