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当代重量级的雕塑家东尼.克雷格个展来到台湾,在台中国立台湾美术馆,完整呈现一九八○年代至今的四十九件雕塑代表作,以及百余件与雕塑相关的纸上作品。克雷格雕塑创作,而且乐于探索各种材质,他始终认为,媒材就像人脸一样拥有丰富「表情」,「媒材可以是复杂和神圣的。」
东尼.克雷格:雕塑与绘画展
即日起~3/24 台中 国立台湾美术馆
INFO 04- 23723552
观看东尼.克雷格(Tony Cragg)的雕塑,很难不发现他对媒材的高度迷恋,且毫不掩饰地在作品中极致呈现。六十四岁的东尼.克雷格,自一九八○年代起致力于雕塑疆界的开拓,赋予雕塑多元复杂的功能与地位,被视为「英国新雕塑」代表人物之一。至今,他仍坚持雕塑创作,并且拒绝接受进入当今主流的装置艺术之列。对克雷格来说,「雕塑代表一种积极质询世界的方式,也是强化我们敏感度的催化剂。」
东尼.克雷格在雕塑领域的成就,一九八八年即获得英国雕塑界的肯定,该年他获得泰德美术馆颁发的「透纳奖」,同年更代表英国参加第四十三届威尼斯双年展。二○一○年,克雷格成为首位在巴黎罗浮宫举办个展的当代艺术家,二○一二年适逢伦敦奥运、英国女王钻囍等节庆,英国文化协会为克雷格策划了世界巡回展,此行也来到台中的国立台湾美术馆,完整呈现一九八○年代至今的四十九件雕塑代表作,以及百余件与雕塑相关的纸上作品。
雕塑就是一种激进的政治主张
克雷格出身英国利物浦的工程师家庭,一九七○年代末因工作迁居德国,就此长住,二○○九年起担任杜塞道夫艺术学院院长迄今。谈到雕塑创作,克雷格可以从雕塑的原初到在当代多媒体世界的剧烈变动中,侃侃而谈如何审思雕塑扮演的角色,「这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自己长篇大论的回应,他笑称,「我认为,雕塑或绘画创作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激进的政治主张。」
克雷格的雕塑创作兼容社会关怀、哲学思考和逻辑演绎,他的思考基础源自一九六○、七○年代的贫穷艺术和极简主义。廿世纪的雕塑,已不再是具体创造出一个量体形式的观念,这样的观念为不少雕塑家认同并奉为圭臬,他们的作品早已舍弃雕塑基座、传统石材、木材或大理石等材料。
克雷格一九七○、八○年代的早期作品,就是利用捡拾而得的废弃工业用品,加以堆叠、拼贴而成,如《光谱》是在地上摆满塑胶用品并染成红、黄、蓝三色;《非洲文化神话》是以塑胶用品拼出一个非洲人形象;《大教堂》则将许多圆钢圈由大而小、逐渐叠成尖塔状。
媒材可以是复杂和神圣的
此后,他逐渐扬弃直接使用现成物的创作方式,改从观察现成物的造型规则与材质表情中,发展出「早期形式」系列,巨大而扭曲的青铜雕塑,形象来自塑胶容器的变形,而后的「理性的形式」系列则多扭旋而上的直立造型。此外,克雷格也发展出如《有孔虫门》、《同伴》等仿造生物体突变的作品。无论是传统石材、木质、青铜,现代的玻璃纤维、不锈钢等,克雷格始终认为,媒材就像人脸一样拥有丰富「表情」,「媒材可以是复杂和神圣的。」
「媒材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媒材就是承载作品的媒介,媒材就是一切。」克雷格认为,人们往往察觉不到围绕生活四周的媒材,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举凡气温、气流、色彩乃至于桌椅等,都会影响人们的身心、感官与思维。
他对塑胶产品更是抱持高度兴趣,他的出发点不在于环保意识,而在塑胶是近代工业社会发展出来的新兴媒材,并深入人们的生活当中,相较传统媒材,塑胶有更多「阅读」的可能性。如近期他的青铜雕塑《赤纬》、《红色方块》等,经烤漆之后同样带有强烈塑胶质感。
克雷格认为,艺术家也能和科学家一样研究物质世界,「因为艺术家透过特殊的手法改造一些媒材,为媒材赋予意义、生命,使其对人产生重要性,这是一种特殊、某方面很神秘的过程。艺术家开启人们对媒材的不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