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新银行文化艺术基金会执行长郑雅丽,在座谈会前的评审新制发表会中介绍七位提名观察人。(林铄齐 摄)
企画特辑 Special

ARTalks,艺术与谁Talk?

「台新艺术奖」评选新制座谈会记录摘要

台湾重要的民间艺文奖项台新艺术奖,在跨越了具历史意义的十周年后,为了回应当代艺术的跨越疆界趋势,新的台新奖将打破以往的分类观念,在评审机制上做出重大变革。除了取消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的分类,并提高总奖额达到新台币三百五十万元外,新的台新奖亦强化了「艺术社会参与性」的评审标准,并建立了台新艺术奖专属网站ARTalks,作为艺术生产者、七位提名观察人与社会大众互动的平台,期望透过专责提名观察人观点的公开、跨域对话,与大众交流互动,将评选的过程做最大程度的公开透明。

本次座谈会除为台新奖新制与ARTalks网站的正式发表外,并邀请五位提名观察人表达其参与的立场及期许,并接受各界提问。

 

台湾重要的民间艺文奖项台新艺术奖,在跨越了具历史意义的十周年后,为了回应当代艺术的跨越疆界趋势,新的台新奖将打破以往的分类观念,在评审机制上做出重大变革。除了取消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的分类,并提高总奖额达到新台币三百五十万元外,新的台新奖亦强化了「艺术社会参与性」的评审标准,并建立了台新艺术奖专属网站ARTalks,作为艺术生产者、七位提名观察人与社会大众互动的平台,期望透过专责提名观察人观点的公开、跨域对话,与大众交流互动,将评选的过程做最大程度的公开透明。

本次座谈会除为台新奖新制与ARTalks网站的正式发表外,并邀请五位提名观察人表达其参与的立场及期许,并接受各界提问。

 

时间  二○一三年二月四日

地点  北师美术馆

记录整理  高煜玟、陈思含

 

郑雅丽(台新银行文化艺术基金执行长;新制说明):

谢谢大家今天的莅临,二○一三年开始的第十二届台新艺术奖,我们暂且以「新台新奖」来称呼它以示区隔。这几年从评审过程中观察到,当代艺术创作形式已经相当多元多样化,如果再用传统的框架分类方式区分评审,将限制了作品被多元讨论的可能,作为一个鼓励当代艺术发展的奖项,我们觉得应该跟创作者一起走在前端,所以在新台新奖里,就取消了分类的部分,跨越分类评比这样的限制,容纳艺术创造更大的可能性,著重优秀作品本身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精神、影响力,与它的未来性。

同时,我们希望一个奖项不只是奖项的颁布,而应该引发更多的大众关注与讨论,因此也催生了ARTalks互动网站,七位提名观察人包括王浩威、李俊贤、林于竝、胡永芬、陈泰松、陈汉金、卢健英,在这网站里面都有他们独立的网页,担任网页的版主,每个月发表三篇以上的艺术评论。今后的季提名,将会公布七位提名观察人个别、独立的提名名单。在终期,由这七位合议选出十到十五件的作品,送到复选委员会。复选委员共有九位,包括石瑞仁、林曼丽、吴静吉三位董事代表,再加上外聘的四位委员,以及七位提名观察人里面的两位主席,组成复选委员会。复选委员会选出五件「年度入选」。过去台新奖的入围只有荣誉没有奖金,但在新台新奖中,获年度入选作品,都能获颁奖金五十万元。我们仍然有一个国际决选会议,决审会议将邀请国内三位代表、国外两位代表,从五件年度入选作品中选出一位大奖得主,独得一百五十万元,总奖额加起来是三百五十万元。

台新艺术奖走过十年,见证台湾艺术创作的活力与无限潜能,但奖项不只是回应台湾艺术生态的现状,更是支持艺术创作往前探索的驱动力量,我们希望台新奖不是一个专属于台新的奖项,而属于台湾每个人的,是为了打造台湾更好的文化环境,因此我们希望大家能够透过ARTalks网站,给艺术家更多的支持、更多的关注,更要到艺术现场去,看他们真正的作品,然后打开ARTalks网站,或是推荐或是留言,透过与艺术创作者、与专家、与其他观看者的互动对话与讨论,让艺术中的沟通能量与丰盛讯息持续发散、发酵。这是我们对新台新奖与ARTalks网站的期许!

 

李玉玲(台新银行文化艺术基金会艺术总监;座谈主持):

新台新奖的精神和核心价值的推手其实就是我们的提名观察人。新制度的更改,除了评审的跨领域和不分类,更重要的是观点的公开,以及不同领域观点间的对话。现在就请台新奖创始时期的艺术总监,现任基金会董事石瑞仁馆长,以及我们新台新奖现场五位提名观察委员,分享一下他们认为的,新台新艺术奖的精神与价值的建立。

 

石瑞仁(台北当代艺术馆馆长):

台新艺术奖创立之时我们就希望以艺术打造台湾新价值,时至今日,新台新奖的网站「ARTalks」开站了,我们希望全民开讲不限于政治和八卦,而是人人可谈艺术,从即时和当下的谈论去看到整个社会的现象和脉络。

 

李俊贤(高苑科大建筑系副教授暨艺文中心主任):

很高兴台新继续来做这件事情,我觉得整个办法的改变非常大胆,很有魄力,跨领域是一个很大的议题,当然现在好像也有点被用到慢慢有点low掉的感觉,因为现在几年下来,如果你没有说你是跨领域,就会觉得你好像很low,所以什么事情都要跨领域,如果我艺术家去唱KTV也说我是跨领域。事实上跨领域的一些问题没有被好好讨论,跨领域最后也是要有主体,有主体才有跨领域。我觉得台新艺术奖在十周年之后提出「跨领域」作为一个革新的价值,从台湾美术在时间与空间轴上的发展而言,是很值得去深思的。若一个作品没有主体性,又如何跨领域?台湾美术面对廿一世纪的社会,你去对应到什么东西,我觉得这是台湾的艺术,很值得一说的地方,跨领域这个标题可以谈很多,但它是不是被谈得够深入、够细腻?其实我对台新这一次把这个议题讲出来,是期待的。

 

王浩威(作家、心理医师):

来台新奖担任这个委员真的是重作冯妇、重操旧业,因为没写评论已经差不多快要廿年了。这廿年来,我自己虽然没有写评论,但(对艺文)一直还是大量喜好。身为一个阅听人、一个文化消费者来说,事实上,原本的那个领域界线就不是那么明显,文化消费者不是那么在乎那个领域的存在。这种情况之下,也许文化或艺术本身,要怎么去拥有它更多的阅听对象之间的对话,事实上是一个也可以思考的一件事情。到底阅听人把我们放在哪里?就是说secondary讨论,千万不要把它当作第一重要的,当成次要的,如果可以同时兼顾到的时候,会不会有一些新的力量出现?站在我这些年就是只是欣赏者的立场,我真的很好奇,如果从欣赏者的立场有没有可能提出一个不一样的观点?这也是我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我对自己的一个小小的野心吧?

 

林于竝(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副教授):

我以前曾经当过台新奖的评审,但是这一次却特别得紧张,觉得责任特别地重,因为在新的办法里,我们也要写很多评论并加入很多的论述,甚至于我们必须即时回应观众的讨论。在以前的方式里评审比较可以站在批评权威性的后面,我们只要选出节目来,之后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作品,然后整个评审过程就结束了。可是现在我们必须到一个开放的平台上面跟大众讨论,批评的位置被改变了,而一个全新的机制被建立起来了。但是,我觉得这个转变是最重的,同时也是有趣的。

就表演艺术而言,我觉得台湾的舞蹈与戏剧在这十几年间,面对政治与社会的各种转变,已经逐渐失去了它讨论政治、以及面对社会问题的可能性与能力,而沦为一种次要的、间接的场域。这是因为最近台湾的表演艺术已经渐渐地进入到制度里面,所谓制度不只是艺术家创作作品的制度、或者是观众享受作品的制度、政府的各种文化政策补助制度,还包括评论的制度,艺术作品是建立在关于作品的言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或者作品本身就是一个评论,作品总是在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当中介入、或参与政治,就这点而言,我反而觉得美术界的批评其实做得比较彻底。换句话说,以评论的眼光来看的话,戏剧或表演艺术的评论,其实并没有来得及像美术界这么深入,台新奖新的评论方法,打破范畴,对我来讲,其实是一个用新的角度来观察、来看待、在戏剧与社会之间重新一种新的的关系、形成一个新的场域,这一点对我而言是比较重要的。

 

陈泰松(艺评人):

我觉得这是一个评审制度的实验,那这个实验是很特别的,因为没有一个评审一年到头被人家公开检视,或是被人家检视他的评论标准,或他的一些评论的活动。

所以现在这个制度的改变不论是强化、或是将过去「评审团特别奖」的那种潜意识、或是比较浅的议题,把它变成一种普遍的评审方式,所以特别的变成普遍,这是我的第一个观察。第二个观察,我觉得说它试图强化评审里面的一种交流,一个是对外、一个是对内,对内就是说让委员彼此之间形成一个可以去沟通或对话、交流的机制,另外一个机制就是跟大众,所谓文化的讨论带给社会大众,那种评审委员这样子的概念,或这样一种评审的方式,或是言论,某种程度上就被透明了,这是一种对外的交流与对话,与意见交换。第三个观察是,所谓评审委员这样的一个位子变成是一个评审的专业位子,那变成像版主,这也是蛮有趣的问题,评审怎什么会变成版主?那版主就是评审。另外,林于竝老师有提到视觉艺术类与表演艺术类评论里面的政治性,或是说它社会性的一种投入,好像有点落差、或差异性,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想,透过这样一个评审制度的改变,可以让表演艺术类或视觉艺术类,传统分类里面的观点,可以进一步的去交流一下。

第四点补充,我发现台新奖的评审标准里面,过去有它…它是一个好展览,现在好像这个「好」已经不见了,变成已经有点作品的概念,这个作品又不是一个单纯地封闭在类型里面的作品,而是说,强调那种社会沟通或社会议题、社会影响力,或是对社会也有视野的提出,所以这个作品的概念,就不单纯只是封闭在它内部的形式里面。

 

陈汉金(台湾师大音乐系副教授):

我先讲一下台新艺术奖与音乐界的关系,因为台新艺术奖已经办了十年了,但在音乐界有人抗议,说音乐界从来没有得过奖。对这个状况,事实上是蛮语重心长的。因为所有的、种种不同因素的关系,音乐界在所有类型里的表现是最封闭的,但音乐当然不是最次要的艺术,可以说,音乐界得了自闭症。学生一天到晚躲在琴房里面,练习他们自己的东西,更不用谈到所谓跨领域之类的活动。所以跟其他的表演艺术隔离开来、陷入一个孤立的现象,也行之有年。不过从前从前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我们如果回顾先前林怀民刚出来的那个时代、马水龙刚出来的那个时代,音乐界与其他艺术是有非常充分的合作的。就举云门舞集为例,云门舞集最开始的时候,它跟其他艺术互动得非常明显的期间,比较早的那些作曲界的前辈作曲家,都有过跟云门舞集合作的经验,不过慢慢地到了一个年代之后,我发现一个蛮有趣也蛮可悲的现象,为什么云门舞集开始不跟国内的作曲家合作?为什么不委托?慢慢这样的现象就断裂了,往后好像云门这样国内最重大的舞蹈团体之一,就跟音乐界就…有了一个隔阂。这样一个隔阂是一个蛮独特的现象,也是蛮重大的一个问题。那我希望台新艺术奖能够继续积极地发展下去,音乐界的人也把这件事情——台新艺术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把它看清楚,台新艺术奖慢慢做得更充分以后,能够把音乐界这个自闭的情况慢慢调整过来。跨领域这个名词虽然蛮时髦的,不只是说音乐界的人去做一些跨领域,事实上要更多人的参与、要更多人的关心,尤其是表演艺术界对社会的关心,慢慢才有办法让音乐界的自闭症打开来,让它扮演积极的角色,能够跟其他的艺术彼此对话、互动、摩擦出火花来。

 

现场提问:

林志明(台北教育大学艺术与造型设计学系教授):

早期我有参加过台新奖的一些工作,我很高兴看到它脱胎换骨。不过我还是有些疑问。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说,过去是要评出最好的展览,那表演艺术就是一个制作,可是新制从创作、制作或是实验方案出发,就不限于此。这样就会有艺术奖项的限制里面,到底要如何被呈现的机制问题。就是某一些类型的艺术创作,可能没有办法被评选上,譬如说实验方案,那实验方案可能没有展品……举个例子来说,最近有朋友跟我提到「料理最前线」,他们会在一些社运的场合里面去做料理,那它这个也算是一个艺术性的跨领域。但它不是一个具体作品,这个活动也没有一个策展单位,这样的作品要怎么去评选?好像这样的跨领域艺术活动,是要突破建制单位譬如说美术馆、画廊,或是音乐厅的机制运作,因此你必须要把它跟画廊那样的一个执行方式分开,但是它又不能只是那样子,因为如果只是局限在这里头,就是一再重复在这些单位的年度表现里面去做选择。面对这些团体或实验方案,台新奖面临到的,就不只是透过突破所谓艺术领域之间的界线,还有建制制度与建制单位的问题。那这个评选可以如何落实?

 

李玉玲:

我想新台新奖绝对有企图是要刻意去打破制度单位化的提名方式,但是因为它毕竟是很新,也许这个艺术型态还非常不成熟,所以我们把这个情形放在评选办法鼓励方向中的第三项:「有利于跨界沟通及跨域探索的艺术实践方案」,而对话怎么进行,这个其实将来几位委员透过会议就会有共识,也需要透过我们的网站,跟大家一起激荡出来。

我们另一位基金会董事林曼丽老师到了现场,林老师是台新奖最重要的推手,我们正好就请林老师为今天的活动做结语。

 

林曼丽(台北教育大学艺术与造型设计学系教授):

台新艺术奖不论在十年前,或十年后,都在挑战新的事情,在过程中经过很多讨论和辩证,但还是有很多不可预期的空间。但台新奖的不分类和跨领域,并非鼓励跨界、跨领域,而是希望回到创作最原初的本质去思考,让创作的选择和手法是自由的;是把束缚和框架拿掉,让我们能更开放的去看待当代艺术这件事。而因为这样而产生实际面和评选办法的诸多挑战,身为民间单位,台新奖很愿意走在最前线去承担这样的责任,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