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剧旦角谢文琪(左)将诠释江文也的华籍夫人。(对位室内乐团 提供)
即将上场 Preview 室内乐歌剧《江文也与两位夫人》

豫剧、美声 歌颂江文也的音乐人生

由作曲家李子声与对位室内乐团合作的《江文也与两位夫人》,以室内乐歌剧型态来诠释江文也波折不断、备受争议的一生。三位歌者分别以美声与豫剧唱腔诠释江文也与两位夫人,四幕歌剧将作曲家经历过的时空串连,并且引用了席慕容、徐志摩、林庚及江文也本人的诗词入乐。

由作曲家李子声与对位室内乐团合作的《江文也与两位夫人》,以室内乐歌剧型态来诠释江文也波折不断、备受争议的一生。三位歌者分别以美声与豫剧唱腔诠释江文也与两位夫人,四幕歌剧将作曲家经历过的时空串连,并且引用了席慕容、徐志摩、林庚及江文也本人的诗词入乐。

李子声首创中西唱腔室内乐歌剧《江文也与两位夫人》

11/20  19:30 台北 新舞台

INFO  07-2266198

 

江文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生在政权动荡的一九一○时代,他的创作热情,却为他带来莫大的责难——为日本写作歌颂日本伪满州政府的「奴化」歌曲,惹恼了国、共双方;撰文研究并创作的《孔庙大晟乐章》宣扬儒家精神,却不讨好中共政权;而歌颂中共建国的几首曲目,也使国民政府对他反感。作曲家的生命就是音乐,然而上述音乐的色彩却成为江文也人格上的极大污点,即使这些乐曲只占其作品的极少数。

室内乐歌剧  融入豫剧唱腔

「他的一生可说是一部东亚的历史。」同样身为作曲家,要以人物为题材,李子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江文也。「他的才气是不得了的,又能为文、又能为武,产量更是惊人。」尤其是回忆到一九九二年,在中研院举办的江文也纪念研讨会上,江文也来自日本与中国的两位夫人,首度在他的出生地台北相见,更为其身后增添不少故事。

在萌生创作江文也歌剧的想法后,李子声与近年以剧场型态推展精致室内乐的对位室内乐团,展开长达三年的酝酿,决定以「室内乐歌剧」为演出形式。除了七位演奏家外,将由三位歌者担纲主要角色:曾任北德市立基尔剧院驻唱的抒情男高音林健吉饰江文也,日籍夫人由女高音林慈音担纲,而华籍夫人则跳脱美声,改以豫剧旦角谢文琪来诠释。为什么是豫剧?李子声透露:「我念北艺大时,在马水龙老师的规划下,我们接触了戏曲唱腔、京剧锣鼓、古琴、民族音乐学等课程。大一时,中文念唱课的汪其楣老师介绍我们去看豫剧。演出前我听了介绍,还是不太懂,但一听王海玲唱就吓到了,怎么有人能够将声音艺术发挥到这种程度?我从不崇拜偶像,但却为这声音著迷。」

诗词入乐  音乐为主体

歌剧共有四幕,从一九四○年代的东京遇见日籍夫人开始;接著是受聘于北京教学,在新中国建立时认识华籍夫人。下半场文革时期两岸断绝,他命运的转折点就在此分野;最终幕则回到一九九二年的台北。藉著四幕将作曲家经历过的时空串连,并且引用了席慕容、徐志摩、林庚及江文也本人的诗词入乐。对于诗词的引用,李子声说:「诗是文字最典型的抽象形,而声音本身也是抽象性的概念,这两者的吻合度很高。」因此他让主角歌唱、道白,将美声与豫剧唱腔巧妙相容。特别是河南梆子的语韵,挑战作曲家的功力,也为歌剧注入强烈的特色。

制作团队集结了导演钟欣志、灯光设计郝建智、服装设计林恒正及王奕盛的多媒体影像,共同谱写动人篇章。生于台北、成名东京、卒于北京的江文也,不再只是创作了《台湾舞曲》获奥林匹克奖牌的作曲家,也不只是历经文革批斗及十年劳改的受害者。在逝世卅周年的今天,《江文也与两位夫人》以新创的室内乐歌剧,歌颂他只看音乐、不问政治的一生。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