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描述唐初李渊诸子的王位争夺和感情纷陈,以李世民和他引发的玄武门之变为中心,搬演帝王家是非。然而戏剧呈现只拣好的部分,略去负面;事件发展删除太过,只见结果,无法完整发抒戏中人的欲望与爱恨情仇。服装造型也未顾及时代特点,殊为可惜。
秀琴歌剧团《大唐风云》
2013/12/22 台北市社教馆城市舞台
芥川龙之介小说《竹䉤中》藉竹林里偶发事件,表现每个关系人各据立场说出自以为是的言词,事情真相遂掩盖在人的自私软弱中,莫衷一是。历史观览、史事解读也是如此,当混杂了身分、地位、利益……诸多因素后,无疑更为复杂,难以拼凑原貌。
《大唐风云》描述唐初李渊诸子的王位争夺和感情纷陈,以李世民和他引发的玄武门之变为中心,编排帝王家是非。若挪用《竹䉤中》形式梳理剧中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太子嫔妃月儿、秦王李世民、高阳公主,及历史上对政变的意见,会得到如犯上夺权、开创盛世等正反面并陈、不是单方面褒贬的看法,反映了人与事有多重面向的常理。本剧为表示戏中人事争议,将李世民一人分设秦王李世民和唐太宗两个角色,由不同演员饰演,用意不为分裂人格,而是运用人名、帝号相异名称呈现一个人、一君王所想所事的差别,也指向前述的争议现象。二角以梦境连结,作梦者为唐太宗,梦中人是李世民,举凡悖德、不可告人者都是梦的内容,醒来则是行止合矩,可见梦内外人性极大反差。梦醒虽处现实当下,梦中却是无从避免已经和将要发生的历史事件,出虚入实,潜意识反比清醒世界来得真实。
何妨大胆揭私
梦境可以视作处理人事争议性的特别设计,揭露人的潜意识黑暗程度,让虚构情节摆脱历史的求实框架,在梦中解放。历史剧取材的事件有时出自正史,史书记载详尽分明,文字材料转换成戏剧后或与原来有所出入。此剧选取历史事件方式有:一,拣好的部分,略去负面。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没有演出手刃兄弟画面,连凭空的夺嫂情节,也无越礼不轨动作,以及高阳公主与佛僧往来密切采轻描淡写,这种模糊手法容易造成人物美化的错觉,兼以编排李世民和高阳的行为动机推说是不得已,性格和细节都失之被动与经营。二,事件发展删除太过,只见结果。比方高阳与驸马房遗爱不睦,和她诬告他人、反遭控谋逆而受刑等等,均由演员口中带过,然后说唱感想罢了。历史人物做得出来的行为,奇怪编剧却不实用於戏,或为维护生旦形象,不敢下重笔让他们使坏?因为,跳过激烈、情色片段,无法完整发抒戏中人欲望,事后的抒情只是「无病」呻吟而已,不能说服观者。总之,既设定那些情节发生在梦境,何妨任「潜意识」尽情奔放,否则倒失去梦的作用。
戏服未顾及时代特点
历史剧需顾及史实,人事时地物俱受时代背景规范,不得想像自专,才成特定环境气氛。但这戏的李世民、月儿、高阳公主和长孙皇后等要角妆扮仍维持一般歌仔戏服饰造型大堆头(如高耸发髻立领宽肩长披风)、华丽和突显主角的特色,重点在讲究视觉的竞艳效果。以月儿和高阳装束繁重、无视场合(如前者居冷宫、后者被流放)问题为最。几人服装式样,不属于唐代豪放艳彩美感,无法点缀角色性格,或传递皇宫层层束缚下的爱欲意旨,妨碍入戏之余,舞台像是互别苗头的秀场,时间氛围却被忽视了。
历史谈唐太宗、论贞观之治总是君明臣贤正面形象,可《大唐风云》不是另一本唐朝纪事书籍,所谓「以史为戏,可以编内幕」,由史不言明的高阳公主身世发想,是创意佳处,又将玄武政争、贞观盛世相提并列,混糅一个叛逆和典范的李世民,挖掘深藏底层的欲望。只是历史剧因有史实凭据,经受的检视标准要比其他类型高,缘此而论,本戏化用史实和人物的力道稍嫌收敛,不足以表达自订的强烈爱恨主题,服装造型也未顾及时代特点,殊为可惜。期待剧团下出历史作品,小心取材大胆作戏。
【本单元征稿启事】
为培育发掘华文地区表演艺术类评论人才,本刊以公开方式征求表演艺术类评论,入选者即可于本单元刊出。征求评论之条件如下:所评论的作品须在台湾演出,并于首演起两个月内投稿有效,投稿作品必须为首次发表文章,包含不曾公开于平面媒体或电子(包括网路网站、部落格、BBS站、Facebook等)发表,每篇字数1,200字。入选刊登作品可获奖金NT$2,400元。投稿评论文章请e-mail至mag13@mail.ntch.edu.tw信箱,主旨标示「新锐艺评」投稿,并注明真实姓名、地址、电话。详情说明请参PAR表演艺术网站(www.paol.ntch.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