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家姚仲涵等人发起的「失声祭」,串连了台湾声音创作者网络。(立方计划空间 提供)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造音不死 探索台湾战后声响文化

自卢梭罗的《噪音宣言》发表以来,越来越多非传统定义下的声音被纳入艺术领域之中,而台湾对声响文化的理解与定义也在改变。长期投入与建置台湾声响文化资料库的立方计划空间策划「造音翻土」展,拉出战后迄今六十年的时空轨迹,与台湾的流行文化、艺术创作相对应,除了呈显声音本土化的历程,更让观者思考了声音与自我、生活的互动,远比想像中的深层。

自卢梭罗的《噪音宣言》发表以来,越来越多非传统定义下的声音被纳入艺术领域之中,而台湾对声响文化的理解与定义也在改变。长期投入与建置台湾声响文化资料库的立方计划空间策划「造音翻土」展,拉出战后迄今六十年的时空轨迹,与台湾的流行文化、艺术创作相对应,除了呈显声音本土化的历程,更让观者思考了声音与自我、生活的互动,远比想像中的深层。

造音翻土

即日起~4/20  北师美术馆

6月移师高雄市立美术馆

INFO  02-27324084

自一九一三年卢梭罗(Luigi Russolo)发表《噪音宣言》以来,愈来愈多非传统定义下的声音被纳入艺术领域之中,及至当代,声响亦透过科技、身体等诸多媒介传递。从音乐、声音艺术到「造音」,台湾对声响文化的理解与定义也在改变。立方计划空间于北师美术馆策划「造音翻土」展,借由梳理战后台湾声响文化发展的演变的同时,也试图建立「本土性系谱学」的考察。

是噪音,还是造音?

策展人郑慧华、乐评家罗悦全主持的立方计划空间,投入收集与建置台湾声响文化资料库多年,此次「造音翻土」邀请何东洪共同策划,范扬坤、游崴、黄国超等人协力策展,展场除了陈列五十多张战后出版的黑胶唱片,海报、传单、纪录片等文献,另有歌手朱约信,艺术家陈界仁、姚瑞中、王福瑞、澎叶生等十五组声响、视觉艺术家的作品,扩充展览的面向。

展览依时序划分子展区,从一九四九年战后的「控管与隙缝」,一九七○年代的「声响翻土」,一九八○年代的「另翼造音」、一九九○年代的「另逸造音」及二○○○年后的「另艺造音」,分别舖陈戒严时期的禁歌管制,美国热门音乐,追寻自己音乐的「民歌采集运动」与「民歌运动」,解严后的地下音乐和噪音运动,锐舞(Rave)运动和实验声音创作等。

贾克.阿达利(Jacques Attali)在《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提到:「让大众遗忘,让大众相信,让大众沉寂。在这三种情形中,音乐都是权力的工具。」阿达利把音乐视为真实世界的隐喻,为了巩固权力,噪音必须被控管与压制,他并提出一种自由想像、不为权力服务的「作曲」来回应被规训的声音,包含「噪音」。

策展团队则以「造音」一词扩张阿达利的「作曲」定义:「造音包含声响的可能组织的处理」,「透过重新聆听不同时空脉络下的声响,挖掘『造音人』与权力在消音、规训、闪躲与颠覆的可能交锋下展开的文化与政治意义。」

声音会寻找出路

台湾戒严时期对音乐的管控即为注脚,何东洪收藏的黑胶中,文夏、洪一峰的台语歌,高凌风的迪斯可,李泰祥的民歌,到罗大佑的摇滚等,因崇日、通匪、晦暗、情色等理由被禁。即使如此,何东洪认为声音会找寻「缝隙」,如美援时期引入的美国文化便滋养了台湾热门音乐萌芽成长,孕育出当年的「阳光合唱团」与后辈乐团。而这一段在威权统治下,政府对身体、声音的宰制历史,也反复出现在当代中青辈艺术家作品中,如陈界仁的录像《帝国边界:西方公司》、姚瑞中的录像《万岁》等,指向集权幽魂至今尚未退散。

一九六七年史惟亮、许常惠发起「民歌采集运动」,以田野录音作为自我建构的方法,这些采集成了解严后音乐发展的奠基石,今日仍有艺术家以田野调查为创作基础,如法国艺术家澎叶生定居台湾多年,借由采集生活周遭的声音进行编曲,专辑《台北听三遍》收录〈鬼月〉、〈凯达格兰〉等作品。

随著音像器材的普及,声音成为独立的创作元素并走入学院。一九九五年媒体艺术工作室「在地实验」成立,成员黄文浩、王福瑞等人,除了发表个人或团队的媒体艺术创作,陆续承办大型声音艺术展「异响Bias」及依此扩大的「台北数位艺术节」。此外,在年轻创作者推波助澜下,「声音」成为艺术别类,如二○○七年发起的「失声祭」每个月固定一场的表演至今不辍,其网站也累积了可观的影音资料。

「造音翻土」拉出战后迄今六十年的时空轨迹,与台湾的流行文化、艺术创作相对应,除了呈显声音本土化的历程,更重要的是,让观者思考了声音与自我、生活的互动,远比想像中更为深层。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