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师班里的极品大师
专栏 Columns

大师班里的极品大师

我喜欢大师班有两个原因,第一,有许多的美女会和我一起在那里听著钢琴音乐,就像是置身在天堂一般。另一个原因,是因为马须教授,他知道如何让钢琴音乐在听众面前充满生命力。他生动地描述每首乐曲,刺激著我的想像力,也让我改变了思考音乐的方式。他非常能掌握一个坐在满屋子美女中、十四岁男孩的注意力,他,就像李斯特,真正是位大师班里的极品大师。

我喜欢大师班有两个原因,第一,有许多的美女会和我一起在那里听著钢琴音乐,就像是置身在天堂一般。另一个原因,是因为马须教授,他知道如何让钢琴音乐在听众面前充满生命力。他生动地描述每首乐曲,刺激著我的想像力,也让我改变了思考音乐的方式。他非常能掌握一个坐在满屋子美女中、十四岁男孩的注意力,他,就像李斯特,真正是位大师班里的极品大师。

什么是大师班?首先,由一位学生演奏一首乐曲,接著,所谓的大师就会对听众分享他对这首乐曲的想法,同时也会对这位学生的弹奏有些看法及指导。这样的活动,通常会举办两个小时,差不多会有三位学生上台被指导。问题是,因为是所谓的大师,所以举办大师班,但是,对于举办大师班来说,这些大师还真不是大师啊!

我最近曾参加一场大师班活动,这位大师从头到尾都只对著被指导的学生讲话,她完全忽略了台下的听众,整场活动不仅没看其他人半眼,也没对大家分享她对音乐的看法。在舞台上,她花最多时间的,居然是在帮弹奏者于乐谱上标示指法。整个活动结束后,我很庆幸自己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千万不可以把大师班搞成这样。此外,听这场大师班时,我觉得自己很没道德,好像一直从窗户的小缝在偷看别人上个别课一样。

李斯特旋风

李斯特的传记,真是一本精采的读物,里头记载的好多片段,读起来就好像在看《壹周刊》一样。不仅是因为李斯特高大英挺,在演奏时,他也非常有个人魅力,所以台下观众的反应,会被描述成近乎歇斯底里一般。因此,李斯特于一八四○年代举办的钢琴独奏会,在欧洲所引发的现象被称为「李斯特狂」。也因为如此,他成了一位偶像巨星。女性观众来听他的音乐会,会穿著别有他肖像别针的衣服,还会疯狂抢夺他抛给观众的丝绸手帕和白手套。

即使他的风流韵事到处被传,他还是毫不在乎地和比他大六岁,而且抛下丈夫、离弃家庭的伯爵夫人在一起。虽然他们没有结婚,不过他们一起生活了十年,还生了三个小孩。在这之后,李斯特又掳获了一位已婚公主的心。讽刺的是,后来,李斯特变得对宗教很虔诚,他还成为一个低阶的天主教神职人员。是的,他火辣辣的生活让人们感到有趣,但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

创造许多第一

对于西方音乐,李斯特是具有革命性地位的。现今许多的音乐文化或现象,都是由他所树立,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整场的钢琴独奏会。在李斯特之前,一场音乐会,是由好几位声乐家和器乐家一同混合演出。就是李斯特,他把整场音乐会变成了他的个人秀。他也是第一位把钢琴在舞台上换角度,让反响板把声音打向观众的钢琴演奏家。这么一来,观众就可以看到他俊俏帅气的侧面,以及灵活修长的双手。

由作曲家这个角色来看,李斯特是第一位创作「交响诗」的作曲家,他的作品超过了一千首。他还有另一项贡献,应该是大家比较不知道的,就是对于大师班的概念。他认为,一对一的教学,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为这样,老师必须对著不同的学生说相同的话,花好几倍的时间教相同的东西。因此,他的解决方案就是:团体学习。这样,学生们可以拥有演奏经验,也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内学到其他的钢琴作品,并从有经验的大师身上得到建议与学到技巧。

在我十四岁时,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场大师班。对我而言,那真是个再怎么专注在音乐上,眼光与心思都会莫名被美女所吸引的年纪。那时,我参加了一个为期八周的暑期夏令营,每个弹钢琴的人都必须参加一种课,叫做大师班。而我喜欢这种课有两个原因,第一,有许多的美女会和我一起在那里听著钢琴音乐。听著音乐、鉴赏著她们,让我觉得就像是置身在天堂一般。另一个喜欢大师班的原因,是因为马须教授,他知道如何让钢琴音乐在听众面前充满生命力。他生动地描述每首乐曲,刺激著我的想像力,也让我改变了思考音乐的方式。他非常能掌握一个坐在满屋子美女中、十四岁男孩的注意力,他,就像李斯特,真正是位大师班里的极品大师。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