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李斯特

相關文章 16 篇
  • PAR表演藝術
    音樂

    胡志龍鋼琴獨奏會

    胡志龍是近年少見的鋼琴新秀,曾在多項比賽中奪魁,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國立藝術學院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多場音樂會,也 曾受文建會邀約前往北京,和中國青年交響樂團合作演出鋼琴協奏曲。除了在全省各地舉辦多場鋼琴獨奏會外,他也積極參與各種室內樂型態與聲樂伴奏的演出,以其流暢靈活的演奏技巧,於國內樂壇逐漸嶄露頭角。 這次表演的曲目都是鋼琴的經典作品,如貝多芬創作中期的奏鳴曲降E大調作品31之3、浪漫樂派鋼琴大師李斯特的大作b小調鋼琴奏鳴曲,以及二十世紀俄國作曲山家斯特拉溫斯基改編其芭蕾舞劇《彼得羅希卡》的三樂章鋼琴曲,這首作品與李斯特的b小調奏鳴曲皆被視爲挑戰鋼琴家技巧與耐力的重要樂曲,其絢爛的聲響與對演奏家技術的考驗,是每位鋼琴家最想嘗試與挑戰的。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12期 / 2002年04月號
  • 專欄 Columns

    大師班裡的極品大師

    我喜歡大師班有兩個原因,第一,有許多的美女會和我一起在那裡聽著鋼琴音樂,就像是置身在天堂一般。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馬須教授,他知道如何讓鋼琴音樂在聽眾面前充滿生命力。他生動地描述每首樂曲,刺激著我的想像力,也讓我改變了思考音樂的方式。他非常能掌握一個坐在滿屋子美女中、十四歲男孩的注意力,他,就像李斯特,真正是位大師班裡的極品大師。

    文字|范德騰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 指揮簡文彬(劉振祥 攝)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威瑪1857─李斯特的浮士德」

    回到那一年 體會李斯特的激情與詩意

    一八五七這一年,知名鋼琴家兼作曲家李斯特,發表了《A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與《浮士德》交響曲,這兩首重量級樂曲,將由簡文彬指揮NSO,分別與鋼琴家陳必先、男高音林健吉與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合作演出。這一夜,正可領略李斯特打造的激情與詩意。

    文字|鄭逸伸
    第245期 / 2013年05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四手聯談

    指揮!

    「指揮」真是讓人羨慕!從來就不用質疑自己脆弱的神經系統,不像其他器樂演奏家,特別是鋼琴家們,在每天苦練十小時後,還得戰戰兢兢生怕出錯。雖然,獨奏家們在音樂演奏這行業中算是頂尖角色,許多大牌指揮對獨奏的天王巨星都仍然畏懼三分,唯諾是從。然而,「指揮」這行業,真是太吸引人了,讓許多傑出獨奏家們紛紛拿起指揮棒來帶領世界知名的交響樂團、

    文字|魏樂富、葉綠娜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音樂電影文學的邊界 歌德的「浮士德」與眾音樂家們(三之二)

    梅菲斯特的本質

    歌德《浮士德》中的梅菲斯特,到底指的是什麼?該怎樣用音樂表達? 在歌德《浮士德》原著當中,梅菲斯特的含意是「永遠否定的精靈」。

    文字|陳韻琳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 鋼琴家陳瑞斌得獎無數,師承顯赫,算起來是樂聖貝多芬的第五代嫡傳弟子。
    音樂 貝多芬第五代嫡傳 獨奏會向恩師致敬

    陳瑞斌 指尖揮灑經典傳承

    身為Berman唯一的亞洲弟子,陳瑞斌認為自己所學習到的除了彈奏的技巧之外,對於傳承的故事、樂曲創作的情境、表達的方式、風格的詮釋、師生的情感等等,都是難能可貴的。因此他的演奏會所表現的不只是手指上的技術而已,而是一種凝聚過後的精神。

    文字|李秋玫
    第174期 / 2007年06月號
  • 瓦薩里這次放下指揮棒,以鋼琴家身分,帶來一場充滿匈牙利音樂風情的獨奏會。
    音樂 彈琴像結婚,指揮像交女友

    「彈」、「指」兼修的指揮大師瓦薩里

    對樂迷而言,瓦薩里代表了二十世紀大師的傳承,他演奏時洋溢十足的浪漫性格和詩意,一向為樂界所津津樂道。鋼琴家出身的他巧妙比喻,指揮像交女朋友,短時間就可以練成,彈琴卻是要與一首曲子「結婚」,必須真正喜歡才行。「音樂是什麼?不在音樂的表面,而是隱藏在音符背後的東西!」

    文字|廖俊逞
    第159期 / 2006年03月號
  • 李格悌曾任布達佩斯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十二月二十七日的全場匈牙利曲目,特別受到內行愛樂者矚目。
    音樂

    揮灑家鄉本色,李格悌精湛演出

    下半場用巴爾托克的管絃樂團協奏曲壓軸。李格悌揮灑出層次分明的清晰提示,北市交各個樂器群組不但艱難樂段順利過關。精神內涵方面,從第一樂章的漸進嚴肅,經由喧囂嘲諷和悲哀的死亡暗示,到第五樂章的肯定生命,李格悌以炫技卻不忘溫暖表情的詮釋手法,把這齣從黑暗到光明的音響戲劇,塑造得頗富深度。

    文字|陳國修
    第158期 / 2006年02月號
  • 安寧在演奏慢板樂章時,習慣低吟著旋律,對於每一個音符都即為苛求音色的變化與樂句的歌唱性。
    音樂

    指尖下的詩意

    由於他是一位抒情鋼琴家,而能夠將柔美、細緻的音樂藉由漂亮的音色與詩人般的氣質作最細膩的表達,這正是蕭邦音樂中最獨特的韻味。

    文字|古曉梅
    第101期 / 2001年05月號
  • 李斯特年輕時以俊美的外表、超凡的演奏技巧風靡了整個歐洲上流社會,成為音樂史上第一位開獨奏會的演奏家。
    炫技的傳承

    站在鋼琴上的魔鬼

    「我從未見過,有任何事物比他坐在鋼琴旁的樣子更完美了,雖然,他現在幾乎是位老人,他的磁力卻是無盡的,他彈奏時,我簡直無法消受,他能夠隨心所欲地讓我哭泣當李斯特彈任何悲愴的音樂時,聽起來就像他已經經歷過所有事情似地,而將每個人的創傷又再重新掀起。每個人曾經受過的苦,又再回到眼前。」艾咪道。

    文字|葉綠娜
    第100期 / 2001年04月號
  • 「愛在雲端中」音樂會臨時由印度出身的指揮家丹尼爾.納札瑞(右)接棒。圖左為鋼琴家提鮑德。
    音樂

    代打指揮上陣,馬勒丰采不減

    下半場主打馬勒的第五號交響曲。馬勒在此曲裡擺脫其先前的聲樂影響,讓對位成為樂思發展與紋理的標竿,並且將各類樂器的潛能拉到極限,創造全新音色。納札瑞難能可貴充分掌握到這個要點,將馬勒的複雜配器舖陳得極為清晰透明,爆棚總奏時仍能聽出各聲部的微妙細節,五個樂章之間的邏輯架構也處理得極為嚴謹紮實。

    文字|陳國修
    第143期 / 2004年11月號
  • 指揮家瓦薩里演出劉學軒《三峽祖師廟的石獅》還背譜指揮,對無名新曲給予如此真摯的奉獻實屬罕見。
    音樂

    一顆高貴明亮的珍珠

    下半場主打德弗札克的G大調第8號交響曲,全曲充滿波西米亞鄉土之美,人類善良的品德,日常生活的愉悅,還有智慧、欣喜的感恩心情。瓦薩里全然理解樂曲重點,從田園牧歌到華麗鼓號曲,從悲劇情結到明朗小夜曲,從騎士情懷到遙遠地平線的懷舊,都傳達得絲絲入扣,讓聽眾隨之低迴、起伏、興奮。

    文字|林芳宜
    第144期 / 2004年12月號
  • 陶錫克這位被世人淡忘的演奏天才,在當時作了不少驚世駭俗的演奏,連李斯特都讚嘆不已。
    炫技的傳承

    被世人淡忘的早逝天才

    陶錫克的另一個拿手好戲是彈奏蕭邦e小調鋼琴協奏曲最後兩手平行的最快速音群部分,他不是用單音彈出,而是全都加上八度音,奔馳而下!每當他彈完時,音樂家們總會歇斯底里地不停鼓掌,而在台上的指揮也總是猛敲指揮棒喝采,直到棒子斷掉為止。這大概就是「炫技」的最佳範例吧!

    文字|葉綠娜
    第102期 / 2001年06月號
  • 畢羅是李斯特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也是德國十九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指揮家與鋼琴家。
    炫技的傳承

    忠實於李斯特的偉人

    畢羅喜歡放兩台鋼琴在舞台上,視情形,看演出時是把臉面對觀衆或是背對著觀衆,來決定「藐視」聽衆的方式,在一次他指揮首演布拉姆斯交響曲後, 聽衆們毫無反應,他轉身向聽衆們說「你們似乎還聽不懂這個曲子, 那我們只好再從頭演奏一次了」,這回果真掌聲如雷。

    文字|葉綠娜
    第103期 / 2001年07月號
  • 羅森塔爾被十九世紀最著名、也是最苛刻的音樂學家漢斯利克封為鋼琴的「魔法師」。
    炫技的傳承

    鋼琴上的魔法師

    曾經聽過李斯特兩位弟子達貝爾和羅森塔爾演奏的奧國作曲家沃爾夫描述道:「假使我們要比較這兩位炫技家(Virtuoso)的彈琴,一位是如一道燦爛的閃光;而另一位則是一片由煤塊引燃的火焰。羅森塔爾的彈奏使你燃燒,而達貝爾的彈奏讓你溫暖。羅森塔爾彈得如神一般,當我聽完演奏時,感覺恰似才從一片恐怖危機中,毛髮未損地僥倖逃出」。

    文字|葉綠娜
    第105期 / 2001年09月號
  • 貝爾曼被譽爲李斯特傳人,由其所詮釋的李斯特超技練習曲最爲人稱道。
    焦點

    李斯特傳人 鋼琴家拉薩.貝爾曼

    在當今樂壇上,俄國音樂家直到近幾十年才逐漸褪去神秘色彩,廣爲西方熟知,即將來台演出的拉薩.貝爾曼(Lazar Naumovich Berman)便是一例,這位在東歐有著「李斯特傳人」之譽的鋼琴家,直到七〇年代才獲准至西方演出,使得西方世界得以一窺其超絕琴技。

    文字|黃哲嶔
    第44期 / 1996年06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戲劇(曲)

    秀琴歌劇團《鳳凰變》+真快樂掌中劇團《壵》 傳統X新編X前衛三位一體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未完待續的三幕劇

    鋼琴家范德騰與許哲誠的創作火花
  • 戲劇

    《和合夢》 以沉浸式展演回應酷兒想像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林妹妹的「天書」——古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