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事剧团新制作《吾乡.种籽》特邀香港资深编导何应丰来台执导,他从香港与台湾类似的人民迁徙背景出发,对「乡」的概念提问,让来自舞踏、南管等各种不同背景、国籍的演员,提供自己身体及原乡的故事。
差事剧团《吾乡.种籽》
11/11~16 19:30
台北 宝藏岩国际艺术村─山城剧场
INFO 02-23645124
香港导演何应丰去年为莫比斯圆环公社执导《空凳上的书简》,今年则应差事剧团艺术总监钟乔之邀,以「城市化如何扭曲本质身体」为概念,在四月和六月分别举行了工作坊,从中摸索出「乡」的主题,与台湾演员共同发展出新作《吾乡.种籽》。
流动演出 探寻身体与原乡
《吾乡.种籽》以宝藏岩为地景,采流动方式演出,对何应丰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经验。「这样的模式在香港几乎不可能,根本没有空间。」何应丰提出假设命题:五百年之后,我们会如何记得这块土地?从未来回过头看,「乡」又是什么?来自舞踏、南管等各种不同背景、国籍的演员,提供自己身体及原乡的故事,回溯人作为一个种子,落地生根之前的原貌,排练每天都随著演员生长,「时事也有影响,台湾的食安问题和香港的占中都和『乡』有关,不可避免。」
台湾与香港在迁徙的历史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国共内战让许多人来到台湾或香港,人口增加、经济繁荣,但文化也历经突变。「我出生在香港但我父亲来自大陆,对他来说,『乡』永远不在香港,这里只是暂时居所,甚至很多香港人都是这样认为,没机会赚钱就离开,家永远在别的地方。」很多香港人虽然心底仍挂念著出生的这块土地,但因长年旅居外地,时空距离让他们更难理解香港处境,「也因此,许多人无法理解这次年轻人到底在抗争什么?」
「经济问题是我们这代人搞出来的,我们把所有事都和钱与投资连在一起,现在社会有了问题,每个人都不能推搪责任,大家都要负责。」他说,「我们这代人穷,父母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想挑战什么都行,但现在的父母觉得自己很棒,觉得年轻人不懂事,他们当然要寻找发声管道,当然会有抗争。」他认为,这些问题都跟「乡」有关,我们刻意隐藏身体,忽略本质,「为了方便管理,我们把身体用单向度处理,把经济发展当作政商焦点,精神层面的问题就出现了。」
雨伞与石头 伴随仪式演出
演出有几个重要道具,譬如雨伞与石头,前者是香港抗争运动的象征物,后者则代表人的原始动力,「一把伞可能是保护自己的工具,一个愿望,更是向心的意义。」演出由仪式所构成,没有平铺直叙的剧情,甚至邀请观众分享自身故事。「我不要只是宣传卖票,好像把票卖光就很厉害。我不要成为艺术生产线上的一个产品,做的却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何应丰笑说,「观众多不代表成功,观众少也不打紧,世界依然持续流动,我还是得继续建筑自己的生命。我相信,认真把想做的做好,世界就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