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会考(BAC)是每个想进大学的法国高中生都需参加的重要考试,今年的法文科考题重点放在戏剧,社会经济组与自然科学组的考题是「十七世纪迄今的戏剧文本与舞台呈现」;文学组考生的「艺术科」则考马戏。考生不只要熟悉经典戏剧文本,也需有观戏经验,甚至有机会展现个人的舞台创造力。灵活、多元的考题,显示法国国民教育体系对戏剧与表演艺术的重视。
一年一度的法国高中毕业会考(BAC)已于七月中旬放榜。总计今年有87.8%的考生通过会考,成为大学准新鲜人。从考试的题型与题目内容,可一窥法国高中教学的趋势与重点。
法文科试题考戏剧文本
以法文科为例,这门科目类似台湾的国文科,所有类组考生(包括文学组、社会经济组、自然科学组)都要参加,不过不同类组有不同考题。今年社会经济组与自然科学组的法文科考试为同一份考题,主题是「十七世纪迄今的戏剧文本与舞台呈现」。考生回答问题前,必须先详读题目卷上的三段剧本选文:(1)古典剧作家拉辛(Jean Racine)悲剧《费德儿》Phèdre第五幕第六场;(2) 荒谬派剧作家尤涅斯柯(Eugène Ionesco)《国王将亡》Le Roi se meurt剧末最后一场;(3) 当代剧作家罗兰.高蝶(Laurent Gaudé)《幼发拉底河的蓝老虎》Le Tigre bleu de l'Euphrate第十幕。考题分为两大题。第一大题是要考生比较上述选段,分析古、今剧作家如何以不同笔法呈现死亡。第二大题则是从以下三小题中择一作答:(1) 试分析《幼发拉底河的蓝老虎》一剧;(2)根据上述选文及个人观剧经验,试论如何通过舞台呈现,强化剧本文字的情感;(3)根据剧本内容及个人观剧经验,想像你是尤涅斯柯给导演写信,向导演说明演员应该如何诠释《国王将亡》的结局,以及导演阅读、呈现剧本时应该注意的元素。
三段选文跨越古往今来不同流派,既重视传统经典训练,也不偏废当代阅读品味(罗兰.高蝶为龚固尔奖得主,台湾曾翻译多本他所撰写的小说)。值得注意的是,台湾通常把戏剧作品排除在文学史、国文教学领域之外,但在法国的中学语文教育体系里,戏剧却显然是重要一环。
另外,从考题也看得出来,考生必须要有到剧场观剧的经验,否则将难以回答舞台呈现的相关问题。对于有创作天分的考生来说,上述考题中也不乏展现编导理念的机会。事实上,今年文学组的法文科考题虽然以诗歌为主,但其中也有一道考题要求考生以对话形式,借由不同角色的口吻讨论不同的诗歌创作观,可说是间接考验考生的编剧能力。
考试也考舞台创意呈现
法文科不是唯一戏剧入题的科目。文学组考生「四选一」(艺术、希腊语文、拉丁语文、高等数学)考试科目中的艺术科也考了戏剧。主题是马戏,题目共有两道。
第一道题著重考生的创造力,要求考生以「时间」为主题,构思一出长度十五分钟,可在艺术节演出的室内马戏表演。为了激发考生灵感,题目卷上有五项不同的文艺创作作品,包括西班牙画家哥雅(Francisco Goya)的作品《土星食子》、法国颓废诗人波特莱尔诗集《恶之华》的〈时钟〉选段、英国摄影家迈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的马匹奔跑连续动作照片、美国摄影家曼.雷(Man Ray)以节拍器为主题的摄影作品,以及默片大师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电影剧照。考生必须先分析上述每一项艺术作品,然后挑出二至三项发展成马戏表演作品,并详加说明演出所需的场景、布景灯光、音效、装置、脚本等各项要素。
第二道题则偏重论述。试卷上提供六张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马戏演出剧照,考生以此为出发点,结合个人实务或观赏经验,陈述当代室外演出的马戏表演可如何运用空间,并通过不同的空间使用与观众产生不同的互动经验。
灵活、多元,重视学生个人的分析与创造力,不追求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是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的特色。回顾今年考题,可发现戏剧相关考题比重相当高,显示法国国民教育体系对戏剧与表演艺术的重视,相当值得台湾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