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雪梨剧团、加拿大「萧伯纳戏剧节」与纽约新的表演艺术场地Culture Shed,不约而同找到了新的主事者——而且刚好都是英国人。求才求到远端,当然各有盘算,从三人的资历来看,显然其国际经验的丰沛、国际人脉的四通八达,会是三个单位的重点考量,但是否能切合在地需求,则有待观察。
澳洲的雪梨剧团(Sydney Theatre Company)最近宣布新任艺术总监邱尔吉(Jonathan Church);加拿大「萧伯纳戏剧节」(Shaw Festival)也找到新的艺术总监提姆.卡洛(Tim Carroll);在纽约,一个还在筹划中的新的表演艺术场地Culture Shed也有了主事人选,叫做蒲特(Alexander Poot)。
这三个人有何共同点?他们都是英国人。
从时间来说,这纯属巧合。不过三个前大英帝国殖民地竟然不约而同都向「母国」求才,不免让人好奇,难道独立多年而且都是第一世界国家,还不能从自己的土地上找到人才吗?这个答案,或许不只「是」或「不是」那么简单。
远端求才看上的是国际人脉
雪梨剧团创立于一九七八年,前卅年基本上只是澳洲的当地剧团,但是○八年电影明星凯特.布兰琪(Cate Blanchette)和夫婿Andrew Upton接任艺术总监后,剧团名声大增,闪亮到南太平洋外,许多由布兰琪领衔的制作,像是《海达.盖柏乐》、《欲望街车》、《女仆》,都广获重要国际舞台邀约。虽然《女仆》有法国影后伊莎贝拉.雨蓓(Isabelle Huppert)助阵,但大多数的制作仍是以澳洲本土人才为主。
继任的邱尔吉没有好莱坞光环,但在表演艺术圈也有相当声誉,他是英国Chichester Festival Theatre的艺术总监,这个位于英格兰岛东南边的剧场地,历史辉煌,首任艺术总监是劳伦斯.奥立佛(Laurence Olivier),国家剧院在此孕育。自○六年邱尔吉领导以来,把这个走下坡的戏剧节带上另个高峰,催生不少最终在伦敦西区甚至百老汇上演的制作。
萧伯纳戏剧节演出以萧伯纳和其同时代剧作为主,规模地位在加拿大仅次于Stratford莎士比亚节,卡洛之前就在Stratford导过莎翁的《罗密欧和茱丽叶》及《约翰王》,几年前他以伊莉莎白时代剧场手法(包括烛光打光、全男班)导演的《第十二夜》和《理查三世》曾在百老汇上演,可能是北美观众最熟悉的他的作品。
萧伯纳戏剧节有一定的国际分量,而雪梨剧团如果没有布兰琪夫妻这几年的开疆拓土,恐怕根本不会想到跨国求才,也不会有国际的人愿意千里南下。但不管其国际巡演的次数为何,这两个团体基本上是所谓定目剧剧团(Repertory company),也就是说同一批演员,在同一段时间、轮番演出同样几出戏,这表示大部分的幕前幕后人员,都来自当地,做艺术决策的人,如果早与当地剧场圈有渊源,调动起来自然比较得心应手。两个团体舍近求远,多少是看上新人的国际关系,希望能引进一些英国的明星名角,会不会与当地社区有所隔阂,是很多人质疑的。
Culture Shed打造国际艺术集散地
纽约的Culture Shed就很不一样,这是在曼哈顿最西边三十街附近盖的全新综合艺术中心,有艺廊、屋顶可以开合的室内外两用表演厅,预计在二○一九年完工,届时将与纽约当前最走俏的旧高架铁道改建的空中花园「高线」靠在一起,南接雀儿喜艺廊区,北望百老汇,连成一条艺文动线。
Culture Shed的节目多样,包括电影、时尚(未来纽约时装周会在此)、表演艺术、影像、烹饪、音乐和出版等,会委约新的节目,也会从全世界引入现有制作。从这个角度来说,蒲特是非常恰当的人选,他现在是英国曼彻斯特艺术节(Manchester Festival)的艺术总监,过去三年也统筹纽约公园大道军火库的节目,这两个单位都是在非传统性表演空间里呈现非传统性节目。蒲特过去几年来把许多不同领域的艺术家牵线起来,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累积了丰富的人脉。他准备辞卸两个现职搬来纽约,专心经营Culture Shed。
从蒲特的经历和目前所透露的经营方向来看,Culture Shed可能又是以国际大城的社经菁英为观众、专门在各大艺术节巡演的节目的一个集散地,作品反映的是那些少数能常做跨国旅行的人士的国际性口味,闻不出任何本土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