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如这样吧Blue John》透过乐音探讨沟通的可能与不可能。(1911剧团 提供)
即将上场 Preview 脱口秀、爵士乐互Jam

《不如这样吧Blue John》 诉说都会寂寞

1911剧团新作《不如这样吧Blue John》搬演编剧冯勃棣○九年台北文学奖评审奖作品,故事从一个脱口秀演员遇上萨克斯风手说起。舞台上爵士乐手与脱口秀演员对话,乐声不只是乐声,更是某种语言的变形,探讨沟通的可能与不可能。

1911剧团新作《不如这样吧Blue John》搬演编剧冯勃棣○九年台北文学奖评审奖作品,故事从一个脱口秀演员遇上萨克斯风手说起。舞台上爵士乐手与脱口秀演员对话,乐声不只是乐声,更是某种语言的变形,探讨沟通的可能与不可能。

1911剧团《不如这样吧Blue John》

10/23~24  19:30   10/24~25  14:30

10/25  18:00 台北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INFO  https://www.facebook.com/1911action

当脱口秀遇上爵士乐,会Jam出什么火花?1911剧团《不如这样吧Blue John》尝试结合两种表演元素,故事从一个脱口秀演员遇上萨克斯风手说起,舞台上,爵士乐手散落于四处,他们既是乐手亦是演员,时而与脱口秀演员对话,时而即兴伴奏,乐声不只是乐声,更是某种语言的变形,探讨沟通的可能与不可能,延伸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寂寞处境。

试图营造文字、脱口秀与音乐的互动

《不如这样吧Blue John》是二○○九年台北文学奖评审奖作品,编剧冯勃棣的另一个身分,是脱口秀与饶舌表演者,此剧想法即是他在Comdey Club的实战经验。六年后搬演此剧,冯勃棣说,他做了百分之五十的重写,「一部分是脱口秀的修整,当年的幽默感与喜剧拍如今看来已显得不足,调动之后更加聪明与轻巧。再者,六年前的『当代性』已不适用于今日,加上太阳花学运之后,社为氛围的改变,改写后的剧本更能与当下连结。」

强调即兴与互动的脱口秀演出,落实在文本上,更需要精准的语言节奏与策略。冯勃棣深受饶舌音乐的启发,他认为,语言是一种音乐性的存在,不论是独白、对话,都要考虑台词的音乐性来进行书写与编排,连标点符号都是呼吸上的暗示。「剧本试图营造文字、脱口秀与音乐的互动与交流,希望音乐就是文字的一部分,两相交融不分你我。里面甚至有萨克斯风与人的对话,类似『神交』的感受。」

乐团与萨克斯风手的两种「话」

导演陈大任说,冯勃棣永远书写著寂寞,角色用无止尽的嘴炮来隐匿自己的无助,滔滔不绝的语言底下,其实躲藏著一个渴望被理解的孤独灵魂。「一旦打开了门,走进了这个层次,冯勃棣的剧本便一下意象纷呈了起来。」

听觉处理是一大挑战,陈大任特别找来蒋韬编写音乐,并指挥爵士乐团演出。现场乐团与萨克斯风手,形成两种语言的对比。陈大任说,现场乐队代表的是现代人浮夸却很空洞的话语,呼应第一种说话的层次──「大话」。对照在光谱另一端的,是萨克斯风手纯粹的、单一的声调,虽然没有语言,却是真正的自我解剖,难以企求的「真心话」。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