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 Columns

讲出「莫忘初心」时,还真的感觉「初心」存在(真的,真的),而且正轻声呼唤我(来,快来初心怀里,让我秀秀)心中满是暖暖的安慰。可是,连精神分析许多童年创伤的案例都是当事者「真心相信」的虚构,初心,有真实的容颜吗?

讲出「莫忘初心」时,还真的感觉「初心」存在(真的,真的),而且正轻声呼唤我(来,快来初心怀里,让我秀秀)心中满是暖暖的安慰。可是,连精神分析许多童年创伤的案例都是当事者「真心相信」的虚构,初心,有真实的容颜吗?

初,左图长得跟现在的字很像,是一把剪刀和衣服,剪开布料做衣的第一刀。为何这第一刀是「初」?答案是右图,人在衣中,包裹赤身裸体刚出生的婴孩,遮羞保暖,开启面对文明的第一步(说不定都掰的,这两个甲骨文,当初说不定都不是初这个字)。

许多人剧场作久了会说「回到初心」「莫忘初心/衷」(好适合匾额题字),不只剧场,很多行业做久了也常提醒「初心」,例如餐饮界知名「RAW」的主厨江振诚,谈他的厨艺历程的一本书就叫《初心》(他的初心或许就想让在自己家乡开的餐厅这么难订位吧)。「初心」真是一个颇励志的说法,但所有励志的说法都一定隐藏简化的基因(不是公仔喔),因为把事情搞得太复杂,想太多,就会混乱,「志」就会励不起来,所以「你可以的!」「相信你自己,你很棒的!」「加油喔!」话说为何励志的话总是需要惊叹号?「你可以的?」「你很棒的……」嗯,的确怪怪的(离题了)谁在跟我说话?(快回题)是!

初心依旧在?

初心回得去吗?记起来的初心是原来的初心吗?所谓初心的阶段(是初心不是粗心喔),几乎是没经验,就一股傻傻的冲劲,前辈要你做啥,就做啥,所以回到初心,是回到什么都不知道青涩的状态?回到依赖前辈的教导,回到自己还可以不断说抱歉,允许自己还可以犯错的时期吗?(其实还蛮想的)对呀,现在都要不懂装懂,好累(闭嘴,而且你忘了括号)(抱歉),这完全是不愿长大的彼得潘心态,初心或有提醒当初不怕死的精神,但花时间绕一圈演「莫忘初心」的提醒励志拍,不如直接解决眼前的问题。

但毕竟讲出「莫忘初心」时,还真的感觉「初心」存在(真的,真的),而且正轻声呼唤我(来,快来初心怀里,让我秀秀)心中满是暖暖的安慰。可是,连精神分析许多童年创伤的案例都是当事者「真心相信」的虚构,初心,有真实的容颜吗?人事物本来就以各种方式面貌相互渗透、变化,经验愈多,承担的责任本来就会大,事情本来就会变复杂(也有可能变单纯)(你失智时吧),变僵化的机率也愈高,但「变化」不就是人生主旋律?

话说回来,看到一些创作者年轻时的作品,比照现在的变化,还真有种「初心」感。有些年纪愈大作品愈温驯,少了年轻时的狠(说你自己吗?),是因为观众票房?风格?或是身分的姿态?有些希望作品随年龄更有深度,反而搞得做作得要死(在说自己吧?);有些如感冒般突如其来的道德感(吗?)开始标榜前卫实验或是贴近社会,作品反而失去剧场魅力,仅剩道德感的自我表演。因此,我从来就不相信经验对创作一定会有帮助,年纪轻的作品就比较不好(听说你的《Zodiac》是颠峰之作)(不要吵!!)重点还是现在的问题,一直谈初心,就像已经失去行动能力的老人,只剩张嘴侃侃而谈当年勇。(你现在不就一直谈?)

其实是恶习累积

而通常会谈初心,多是陷入长期恶习累积的困境(或是,表演自己境界很高),但初心的幻想反而加重了那自以为是的自我:简化了心,描绘了一个只有我,只有一个声音(难怪你要用这方式写这篇)(你好棒),仿佛是在诉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座单纯废弃、时间静止的童话世界,以浪漫方式让自己更加固执的恶性循环。(我就知道你可以写完的)(谢谢)(加油喔~)(咦?说加油的这位,你谁?)(我就是刚刚要你来我怀里的初心啊)(烂透了……)或是,现在出现的问题,会不会其实初心时就已经出现,只是当时完全没有能力意识到?「问题」终于浮出台面了,希望你能正眼看看她(这么多年来,你居然对眼前的我视而不见,呜~)(好了,别演了)

当然,如果要以「初心」当作面对访谈时的修辞学脚本,相机功能的美心模式来修饰自己内心的曲线,或是当作感慨世事的下酒小菜,都无可厚非,但可别当真了。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