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风雨中的「呕心沥血」之作
专栏 Columns

暴风雨中的「呕心沥血」之作

因为苏迪勒台风造成了全台好几百多万户停电,而我家从前一个晚上也一样成了「受灾户」,所以我坐在车里等著手机充饱电,并且用铅笔在白纸上写著这篇专栏。突然间,脑子中闪过李斯特的《暴风雨》这首乐曲。这是一首描写暴风雨或是台风的曲子,我现在很能想像李斯特在风雨中,就著微弱的烛光,拿著羽毛笔,沾著墨水在写这首曲子的情景。

因为苏迪勒台风造成了全台好几百多万户停电,而我家从前一个晚上也一样成了「受灾户」,所以我坐在车里等著手机充饱电,并且用铅笔在白纸上写著这篇专栏。突然间,脑子中闪过李斯特的《暴风雨》这首乐曲。这是一首描写暴风雨或是台风的曲子,我现在很能想像李斯特在风雨中,就著微弱的烛光,拿著羽毛笔,沾著墨水在写这首曲子的情景。

对我来说,最棒的艺术(特别是音乐),会让人产生明显反应。举例来说,人们在听雷格(Ragtime)音乐时,脚趾会跟著打节奏;感到疲倦时,听到节奏感强的音乐,会让人精神为之抖擞;听著「新世纪音乐」(New Age music)时,人们也会感到像是在做全身油压一样地放松。

李斯特《暴风雨》让人如临实境

傍晚,我在停靠家门口的车里待著,并没有打算要去哪儿。会在车里,是因为苏迪勒台风造成了全台好几百多万户停电,而我家从前一个晚上也一样成了「受灾户」,所以我坐在车里等著手机充饱电,并且用铅笔在白纸上写著这篇专栏。这五年来,不管我是在国外还是在哪里,我都是用电脑「写」专栏,这么原始地用铅笔写,倒是头一回。突然间,脑子中闪过李斯特的《暴风雨》这首乐曲。这是一首描写暴风雨或是台风的曲子,我现在很能想像李斯特在风雨中,就著微弱的烛光,拿著羽毛笔,沾著墨水在写这首曲子的情景。    

一八五五年出版的《暴风雨》,在一开头就描写了极具破坏性的风雨。你可以听到李斯特用旋转的八度、如雷声有爆发力的和弦来形容恐怖、暴力的雷电和风雨。持续不断地张力保持与压迫感,不仅演奏者会弹到劳累,连听众也会听到疲累。不管是弹或听的人,到了第一段的一半,就一定会筋疲力尽,并且开始想:「到底什么时候才要结束啊?够了吧!」正当忍耐度要破表时,安静的段落随之而来,美好的宁静在暴风雨后出现了。但好景不常,风雨又再次席卷而来,原来,刚刚只是恰巧处在台风眼,所以无风无雨。乐曲继续以和开头一样激烈的情景呈现,还好这次比第一段短。曲子直到最后的和弦结束才安静下来,台风才真正的离去。

这种乐曲如果不是在音乐厅里欣赏,百分之百你不会想听完整首。不管是在家中用多高级的立体音响,或是在车上聆听,保证你都会听不到卅秒就立刻关掉,或是换一首听了会让心情好的曲子来听。听现场演奏时,你不可能把演奏者轰下台,也不能叫他弹小声一点,你真的能感受到刮台风的临场感。每当展现台风的乐段离去,你都会感到放松,也会对这种威力感到赞叹。你不光只是耳朵听到而已,身体也会产生明显的反应。

「到底什么时候才要结束啊够了吧

苏迪勒台风刚发威时,我正在天母的朋友家制作海报。我太太从我们位于山上的家中打电话来找我,告诉我,家里已经停电快一个小时了,她和两个女儿坐在客厅、点著蜡烛、滑著平板电脑和手机,每个人的电力都快用光,问我接下来能做什么?我告诉她,我还要个半小时才会回家,我们可以就著烛光念故事书。

「我的眼睛会瞎掉!」我太太说。接著又建议:「我们去饭店,那里可以不用摸黑洗澡,还可以把所有的智慧产品充饱电。」「不用吧!电很快就会来了!」我不屑地回答。

说完这句话的廿小时之后,我坐在车里,握著铅笔、拿著纸,等著手机充电。也许我太太是对的,如果当时听她的话,我现在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饭店Q弹的沙发上,有著明亮的灯光、舒适的冷气,安安静静,还可以用电脑「写」这篇专栏。但是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我像个原始人一样拿著铅笔,摇摇晃晃地坐在一小块不怎么舒适的车椅上,听著外面爆发力十足的呼啸风声,担心满天飞舞的树叶和张牙舞爪的树枝与树干会向我招呼过来,心里百感交集、身心俱疲地想著:「到底什么时候才要结束啊?够了吧!」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