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南管在福建称南音,因祀奉孟府郎君故又称郎君乐(唱),其音乐形式主要为「上四管」──琵琶、三弦、二弦、洞箫分列两道演奏,执拍者中座,操泉腔唱念;或加上响盏、叫锣、双钟、四块等「下四管」及玉嗳合奏, 则称为「十音」。

台湾民间习称的南管戏,多指高甲戏,其与七子戏关系密切。七子戏即小梨园,多敷演波澜曲折、苦尽甘来的爱情故事,唱腔缠绵悱恻而华丽,保留相当传统的乐舞矩度,有所谓「举手到眉毛,拱手到下颏,分手到肚脐」等严格的十八科步。

戏曲的南管音乐为因应演出机制,旋律节奏通常加快,曲目的运用较不受限,可一曲多用,乐器也时有更换,演唱形式可数人合唱、对唱;馆阁的南管音乐则保存了唐大曲坐部遗制,为坐乐形式,执拍者或唱或仅按撩拍, 只在接拍时稍立片刻,曲式多由慢渐快,结束前再趋于舒缓,严守程序,仪式性强。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