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 Columns

下,是创作中将「-」分裂为「=」最艰难的过程,常因「责任感」,误将原地转圈认作是下一步的策略。下,是不断自我诘问与实践的赌注,像是耽溺在轮盘桌旁的赌徒,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仿佛无止尽前冲的火车列,重点不是输赢,而是坠入宇宙虚空的那股冲动与亢奋。

下,是创作中将「-」分裂为「=」最艰难的过程,常因「责任感」,误将原地转圈认作是下一步的策略。下,是不断自我诘问与实践的赌注,像是耽溺在轮盘桌旁的赌徒,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仿佛无止尽前冲的火车列,重点不是输赢,而是坠入宇宙虚空的那股冲动与亢奋。

下,古人由象征混沌太初的「-」,分化为天地两横的「=」,「下」如图,上微弧如苍穹,下短横为指事,表示在天空之下,指土地,或是朝地的方向。下的诞生颇有创世纪的色彩:「起初,神创造天地」,之后,世界便有了方向,上下左右,东西南北。

下,的确是创造方向的关键,因为常常在实际的工作过程是:即使目标似乎很确定(例如表现消费社会中爱欲与交换价值的纠葛或剧团的永续经营……)却仿佛望向遥远飘渺的山巅,不知如何踏下眼前的第一步?下,因此也像赌注,下好离手之后,会攻下一座滩头堡?抑或是下场凄凉?是出连谈都不想谈的烂戏?还是出叫好又叫座的长销剧?只好静待下回分解。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没有下一步,却自以为有。例如,如果我是导演、设计或演员,看完一出戏觉得「烂透了!干!浪费钱!」然后呢?烂在哪里?关键的问题环节是什么?可以怎么改?它和其他(我认为的)烂戏有什么共同的盲点?因为我极有可能会犯同样的错,我花了钱,当然要透过这出戏学到造成烂的原因,如果没有这下一步的讨论,那么浪费的票钱怪谁?

脸书的陷阱

脸书,也是一个很容易让自己误以为有下一步的陷阱,众多的抱怨文,抱怨剧团、抱怨导演、抱怨演员、抱怨政府……然后后面跟了一堆按赞,一堆秀秀文,如资深「专业」的演员抱怨资浅生嫩的演员(或导演或工作人员或制作人),所谓「专业」不是透过抱怨文来卖弄,而是能够实际帮助不懂的人才是「专业」,所以,人家不懂就提醒他或帮他嘛,如果觉得这不是分内的工作就跟剧团反映嘛。遇到排练场或制作的任何问题,有具体的下一步去解决,才是重点,透过抱怨文反而暴露以道德姿态掩饰欺善怕恶的行为,而这也是冷漠最可怕的行为模式:一种自以为有众人按赞的具体「观点」,正是看不到这冷漠行为的盲点。

如同许多制作飘在空中的「观点」,下不到地表,即使以写实为名的文本戏也是:做完剧本和角色分析的下一步是什么?一出九十分钟的戏,前五分钟,观众就知道角色个性,知道这戏的形式,舞台也说出了结论,后面八十五分钟,就乾乾地演完了。当代文本更危险,很容易一开场从演员到设计就是一目了然的当代意涵,于是剧场的想像基柢立即被抽乾,就算演员声嘶力竭地呐喊,充满能量的满场奔跑,但整场就像盯著空气中刻著当代训示的匾额。接下来的演出每分每秒像不断跳针唱不成句的曲子或不断重复播放的政令宣导车,仿佛一位乾瘪悲哀的老头儿反复夸夸而谈当年勇。所谓看不懂的戏,常常是前五分钟就看懂了,不懂的是后面那八十五分钟要干嘛?

不断自我诘问与实践

当一出戏看不到如下棋般一「下下」逼近观众的剧场策略,也显示排练中没有狠狠地「下」手将文字性的分析捏爆,让汁液喷洒成剧场内的流体力学:丢出的台词以何力道砸向对手?每个走位如何虎视眈眈地想扒光另一位角色?什么是以退为进?走出场说话前如何若无其事地建立与空间的暧昧,挑逗观众视线?如何只是拿起一只杯子就让观众好奇?一段独白如何让观众感受自我里千军万马厮杀的战场?

匾额戏常常不够Sexy,不敢下流,不懂一下一下魅惑的乐趣和心机,爱演单纯无邪纯真却撑不了五分钟的萌样,或热中下咒邀请同温层信徒按赞的神棍,如同脸书上许多充满正义感批判的抱怨文和正面鼓励温馨的取暖文;前者如同溺在充满意义的分析文字里,后者就像黏在快乐的剧场游戏和耗尽青春的革命情感中。

下,是创作中将「-」分裂为「=」最艰难的过程,常因「责任感」,误将原地转圈认作是下一步的策略。下,是不断自我诘问与实践的赌注,像是耽溺在轮盘桌旁的赌徒,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仿佛无止尽前冲的火车列,重点不是输赢,而是坠入宇宙虚空的那股冲动与亢奋。

艺术家请回答-张擎佳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