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台上、电视里总是饱满丰富、变化万千的郭子乾,在剧场中每每令人瞠目惊艳、叹为观止的林家麒,一拍即合地分享观察模仿的心得、角色塑造的学问,也交换了不少演员心情与生活近况。让原来显得世故深沉的咖啡店角落渐渐明亮了起来,那股光亮来自他们发自内心对表演的热忱,「喜欢演就不怕苦。」郭哥说,这是李国修老师手把手传递而来的热能:「只要一朝踏上舞台,就会终生爱上它。」
果陀剧场《一个兄弟》
6/24~25 19:30 6/25~26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02-33939888
郭子乾将与唐从圣携手演出由纪蔚然编剧、梁志民导演的《一个兄弟》,他饰演对现况充满无力感,却又反求诸己、思考再三的学者「冷伯」,却坦言刚读完剧本时觉得「蛮有『高度』的,好像这个编剧在写他的人生、他的个性,身为一个知识分子面对这个社会的想法。」然而高度带有距离,这位郭子乾口中「文诌诌的文青」与他本人还有许多需要磨合、拉近的空间,「譬如里面有一句台词是『怅然若失』,我大概四十年没讲过这个词了!」于是他希望能在排练过程中,找到一种方式,让表演更贴近他的想像,毕竟「这个角色是我要演。」
角色的身分是学者,能不能是研究台湾文学的乡土作家呢?说起话来是否可以不用那么字正腔圆、咬文嚼字的内容能否使用台湾俚语呢?例如《一个兄弟》里,唐从圣饰演的「乱场仔」与「冷伯」性格大相迳庭,路见不平不只要拔刀相助,还要冲第一,「你这种人喔,就是俗话说『一人一家代,公妈随人祀』,你管那么多干什么。」他在排练时找到这句台湾俗谚,觉得意思有了、语句也顺,更重要的是角色的轮廓、内涵或许也能借此自然地呈现出来。「其实刚接触剧本的时候,都会有种很莫名的心情,无法预知这个角色会呈现到什么地步。」郭子乾说,经由排练,他的工作就是在不违背剧本本质的状况下,一点一点地找到那个角色的生命力,「第一个念头都是尝试,能不能做到我就只能尽力而为了。」
林家麒也颇能体会这种心境,那是属于演员与角色之间无以名状的想像与关系。他谦称「退伍之后算是运气不错,一直没有间断演出,还蛮顺利的。」其实从台湾艺术大学及研究所毕业一路演到现在,他的每个角色、在不同类型的剧作里,都让人印象深刻,在台上的那股独特魅力,也让郭子乾好奇不已。访谈尾声,郭子乾主动说起很想试试看演出《五斗米靠腰》这样的戏,「看完之后觉得很感叹,觉得都是经典的舞台剧会找我们(譬如先前参与的《谁家老婆上错床》),为什么不找你们?我们可以互换啊。」能否请果陀把《ART》交给年轻演员诠释呢?「或是找两个场地、做两个版本互拚一下,我会想看啦。」郭子乾说,「我们可能因为票房或是知名度的关系,反而就接触不到新锐导演或是比较新的东西。」
郭子乾与林家麒从成长背景聊到表演专业,分享观察模仿的心得、角色塑造的学问,也交换了不少演员心情与生活近况。在舞台上、电视里总是饱满丰富、变化万千的郭哥,在剧场中每每令人瞠目惊艳、叹为观止的老爹(林家麒),让原来显得世故深沉的咖啡店角落渐渐明亮了起来,那股光亮来自他们发自内心对表演的热忱,「喜欢演就不怕苦。」郭哥说,这是李国修老师手把手传递而来的热能:「只要一朝踏上舞台,就会终生爱上它。」
林家麒(以下简称林):郭哥一开始学舞台剧,后来也往演艺圈发展,是什么样的机缘?您当初是怎么计划的?
郭子乾(以下简称郭):以前读五专,每天除了读书也不知道要干嘛,放学就跑去参加话剧社,没戏演大家就打屁聊天,直到李国修老师来教我们,才发现原来有这么一个老师愿意出力,帮我们弄剧本、修我们排戏、带我们练习,让我们有一个目标。我要是没有经历学校这一段,应该就不会进演艺圈了,我是海专毕业的嘛,海事专业的技术我背得滚瓜烂熟,可以去跑船,我们班现在还有四、五个同学在跑船,我当初可能就跟他们一起去了。
退伍的时候就问自己:「下半辈子都要在海上度过吗?」可是我读这个不去海上还能干嘛?就想到国修老师,那时候他正要成立屏风表演班,就跑去找他,参加演员征选。屏风要推出的第一出戏是讲一个从大陆来台湾的老兵,因为面子问题,表里不一,剧中有一个片段,角色要在舞台上背面全裸彻底面对自己,他问:「有没有人愿意演?」我就举手,不管内容、先争取工作机会,结果我就演了,记得在皇冠小剧场演了三场,那次的回忆蛮不错的。大概也是国内第一个在舞台上背面全裸的演员。
林:原来是你啊郭哥!
郭:那一次的经验让我知道,我的热情大过我的表演,反正有机会我就举手,但是我其实不晓得我能不能胜任,这是当时的感觉。然后就继续演下去,进了电视圈也在屏风演舞台剧,一直到现在。我其实没想那么多,只是很简单地认为:只要是表演,我都要去。不会分舞台剧演员、电视演员,工地秀、选举秀我也接,我都有兴趣、也都喜欢。
林:中间的过程也是辛苦蛮久的吗?
郭:辛苦是一定有的,但总觉得是快乐的,喜欢演就不怕苦。譬如说你做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或是父母希望你做的工作,相信也是做不久的。像你自己也是喜欢表演吗?
林:对啊,像郭哥您说「只要是表演都要去」,这个我很钦佩。对我来说,如果去演电视,会觉得自己经验比较少,就会害怕,现场环境还有表演状态好像都不太一样。
郭:因为电视是速食的,我找你来、剧本给你,根本没有前因后果就要你演。对于科班出身的,就觉得,「我演这个角色总要知道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嘛,这样我才能塑造这个角色啊,不然我哪有内在、哪有外在?」当你想这些的时候机会就没了。我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国修老师有教我们,拿到角色要想这些东西,那其实也一样嘛!所以我先争取,再来想要怎么演。舞台剧经过排练,出来的东西八九不离十;电视则是靠临场反应,他临时就给你加一句话进去,根本对角色一点帮助都没有,就是为了一个「笑」果,电视的喜剧就是这样。
林:大家可能觉得模仿啊、搞笑啊是很外放的,但我一直认为郭哥的表演不是只有表象,之前看您演《莎姆雷特》只是静静地在台上,然而那个角色的状态是往里面走的。
郭:有人说表演要从诚恳做起,而不是表面的浮夸。没有安全感的演员就会抓一些表面的、夸张的表情动作,你有在这个世界上看过这样的人吗?那时候屏风的《民国76备忘录》,我要演一个身心障碍人士,我不晓得怎么去表达那个情绪和动作,就跑去观察他们,虽然观察只能学到表面,但是有了表面的肢体,我再往内在去走。
林:我也还蛮喜欢这种方式的,先找一个外在形象,从角色的形体出发,边排练边感受。
郭:以前那个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是说由内而外,可是我这几年的表演几乎都是由外而内,像模仿,我看到这个人的样子就去模仿他,他的外表、他讲话的方式,把那个现象呈现出来。至于内在怎么加强,搞不好哪天我碰到本尊,跟他说几句话,内在就充实了,这个很奥妙。
林:郭哥您很喜欢模仿吗?
郭:我从以前就很喜欢观察人事物,小时候在万华读书,放学不是跑去夜市看人家杀蛇,就是待在撞球间。朋友都是三教九流,看他们每天这样case很多,要去哪边喝酒、去哪边玩耍、打电动。还好以前有这些历练,看了这么多各式各样的人,其实对角色很有帮助。后来有一次演舞台剧,我只是后面的路人甲,从右边走到左边,隔一阵子再出来走一遍,我可以走六趟都演不同的人,我演得好认真,因为那个空间对我来说不能只是走过去。如果只是需要一个人走过去,可以不要找我,既然找我来走,那我该如何做得丰富。
于是就有了「甘草人物」的喜剧路线,然后又想说自己外表长这样,不会有编剧帮我量身打造一个剧本啦,也不会有一个故事专程让我去诠释,这么一想就有个好处,对于演艺圈、对舞台剧都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没有希望就不会失望、更不会绝望,不会去期待我要演到一部多好的戏、多大的角色,由我主宰、大红大紫等等,你随便给我一个角色我都可以。很多人以为我模仿会在家里对著镜子练习,看自己的表情啊、动作该怎么样,其实根本不用。我每天观察他,我都在吸收,已经可以这样抓住内涵了。
林:就像「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我觉得好像不管做什么工作,热情跟热爱是很核心的一个概念,常常也会提醒自己要抓回那个感觉,毕竟还是真的很喜欢表演这个东西。
郭:做演员要诚恳、要有热忱,不要挑角色,这样自己也比较快活啦。我那时候进演艺圈,也很庆幸自己不是科班出来的,我没有被教过那些上电视的标准,国修老师说:「一朝踏上舞台,就会终生爱上它。」这句话就够了。为什么会爱上它?你实际参与之后就爱上了,这就是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