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致词的所在位置,也是整体开幕庆典的一项重点,必须设法包含在舞台与故事的表演设计之内,如伦敦奥运仿制格拉斯顿伯里山丘。(Nick Webb 摄)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奥运嘉年华 狂热起舞吧!

五环开幕秀 门道怎么看?

奥运开幕演出或许是现今全世界场面最大、动员人数最高、影响力最广、观众数量最多的一种表演型态,它必须融合运用各种创作手法,以现场表演与影像画面呈现;它必须塑造城市与国族的形象,同时也要顾及典礼仪式的种种流程细节;它有最明确的表演目的:欢迎来自各地的杰出运动员,当然也得用主办国独到的方式。

奥运开幕演出或许是现今全世界场面最大、动员人数最高、影响力最广、观众数量最多的一种表演型态,它必须融合运用各种创作手法,以现场表演与影像画面呈现;它必须塑造城市与国族的形象,同时也要顾及典礼仪式的种种流程细节;它有最明确的表演目的:欢迎来自各地的杰出运动员,当然也得用主办国独到的方式。

先是议会发动弹劾总统,后在沙滩出现凶案证据;还没开始迎接大量观光客与世界运动员,即爆出警力、医护资金匮乏,已无法维持正常运作的警讯;兹卡病毒、超级细菌仍难抵御,场馆建设的质疑不绝、民众反对的声浪震耳,连俄罗斯禁药丑闻这样的他国事务,都直接影响了此届里约奥运会的光环,巴西的奥运之路不只困难重重、杂音不断,已然称得上是险象环生了。

现况不尽理想,未来更显惨淡,曾经被称为金砖四国的繁荣期待,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已正式划下句点。事实上,近几届奥运主办国家都在盛会后面临了不少难题:希腊的欧债危机、中国的成长衰退与英国的脱欧公投,他们面临的不光是经济发展的困境,更包括了社会内部的动荡不安与民心的分崩离析,这当然不能称为一种魔咒,但政局的风波不平与人民的不信任感攀升,加上从世界杯足球赛到奥林匹克运动会,接二连三地举办大型赛事所显现的种种社会分歧,确实成了此次奥运从筹备到开幕、从现在到未来,颇须注目的另一个焦点。

老话一句,危机就是转机,巴西大可一拼夺牌数量重新凝聚民心,或是击溃墨西哥及德国,一雪上届奥运足球与世界杯之仇。当然,一场漂亮的开幕仪式也可能扭转这一切:它能弭平杂音、说出属于里约与巴西的独特故事;它将是世人永难忘怀的画面,不论是好是坏,都会刻入历史、印上心头。奥运开幕演出或许是现今全世界场面最大、动员人数最高、影响力最广、观众数量最多的一种表演型态,它必须融合运用各种创作手法,以现场表演与影像画面呈现;它必须塑造城市与国族的形象,同时也要顾及典礼仪式的种种流程细节;它有最明确的表演目的:欢迎来自各地的杰出运动员,当然也得用主办国独到的方式。

上半场:开幕噱头、五环呈现

奥运开幕典礼表演其实是一种态度的展现,主办国想让世界看到什么?它为自己塑造出什么样的面貌?支撑著这个国家的精神又是什么?它是一种仪式,当然就有必要的流程,这些必须出现的环节限制,即是「看门道」的依据,更明确表现各国的独特性格。首先是典礼开场,二○○○年雪梨奥运开幕式由一百廿匹牧马打头阵,他们在场上排列奔腾、扬起沙尘,有澳洲大陆的壮阔、与自然共处的野趣、向往驰骋的自由,最后以手绘风格的「G’day!(Good Day!)」横幅向全世界问好,亦有著澳洲人乐天好客的性格及磅礡场面后的反差幽默。二○○八年北京奥运开幕的开场倒数则是由两千零八位表演者、击打著两千零八座配有感应式灯具的传统乐器缶,场景壮观、排列整齐、动作划一,画面呈现亦毫无差错,这或许是惟有中国能完成的演出。

如果将两百多个参赛国家、上万名运动员进场的必要程序视为典礼的分水岭,开幕式上半场的观看重点除了典礼导演希望呈现的城市精神、国家文化和其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最重要的两个节点是主办国的升旗仪式及奥运五环的呈现方式。伦敦奥运将升旗前介绍国家领导人的庄重程序,变为由丹尼尔.克雷格饰演的○○七情报员,前往白金汉宫,带著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步上直升机、空降体育馆的夸张影片;北京奥运则是由五十六个身著不同族群服饰的孩童们拿著五星旗,配合(事后证明为对嘴表演的)女孩独唱歌声中走向升旗台,表现「一点都不能少」的精神,也符合其整晚演出所呈现的「和谐」概念。

相较于升旗典礼所象征的国家荣耀,奥运五环的呈现则更重视觉效果与演出团队的创意表现。伦敦奥运的表演片段,巧妙地将五环融入其中,在工业革命的场景中,工人们将有如热熔后的红色铁浆倒入管道、流向舞台中央的一个大圆,接著,看似炙热的红圈缓缓从布满烟囱、工厂、生产线的表演区域升起,当它抵达半空时,各处的另外四环也随不同时间差上升,直到五环在空中齐聚、拼成了奥运标示。二○○四年的雅典奥运开幕,则是在两位鼓手于现场与大银幕里遥相对应的击鼓声中,出现一道连结古今的彗星火球,它划开天空、飞向体育场的中央大水池,在池中烧出奥运五环,水中熊熊燃烧的火圈图腾,恰似爱琴海岸的希腊古文明荣光。

下半场:舞台焦点、圣火考验

奥运开幕一般费时两至三个小时不等,其中运动员进场就将耗近九十分钟,在此之后还有奥运升旗、奥委会主席致词、主办国代表致词等程序,尾声则是点燃圣火的仪式。官方致词的所在位置,也是整体开幕庆典的一项重点,必须设法包含在舞台与故事的表演设计之内。譬如伦敦奥运仿制格拉斯顿伯里山丘(Glatonbury Tor)、北京奥运的山水画、雅典奥运的生命树,都是前段演出的主要意象。

点燃圣火塔一般的流程即是在体育场中迎来接力绕行了世界各地的奥运圣火,最后在体育馆中点起将在未来几天燃烧不灭的塔座,近年较特别的呈现方式,在二○一五年第一届欧洲运动会开幕式中出现。典礼将上述的传统流程分隔为两部分:上半场演出里,圣火由接力的运动员储存于舞台地面之下;待下半场,富饶女神走过的土地生出榖物、地面隆成山丘,当她走向舞台边缘里海形状的水池时,一位男神在山丘上显现,他从地表取出一个燃烧的石块,随后点燃地面,缓缓烧出一个硕大的人体形状,只一瞬间,人体形状的火焰快速收回至手中的石块里。接下来,他们携手踏入水中,将手中燃烧的石头掷向体育场内的圆盘,圆盘烧出一个巨大有如日蚀的火环,慢慢升空。那是月亮与太阳合而为一的时刻,也呼应了典礼最初所呈现波斯诗人尼扎米的《莱拉与玛吉努》Layla and Majnum此一永恒爱情故事,亦将整场表演与圣火仪式做了全然相扣的连结,画下令人难忘的句点。

奥运开幕典礼有其繁复的象征符码、必要恪守的流程规矩,它彰显著运动会的精神、赞颂人类的伟大,这是奥林匹克的传统、希腊古文明的核心价值。今年的里约奥运,由国境内有著亚马逊森林的巴西主办,也是南美洲大陆的第一次奥运盛典,他们将以怎么样的方式呈现自然环境与人文情操的共生共存,或许会是一个有别于西方视野的独特观点。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