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迈入第三届的「Pulima艺术节」,有别于前两届专注推展台湾节目,今年的新企画邀来纽西兰毛利族的当代舞团呈现作品,独立展示或与本地原民舞团互访合作,促进原住民剧场跨国制作能量;另也发展「表演艺术新秀征件」,让潜伏各处、身怀技艺的创作者,能有机会站上更大的舞台。
2016 Pulima艺术节│高雄市立美术馆
Pulima艺术奖展览 2016/11/4~2017/2/5
Pulima艺术奖颁奖典礼 11/4 14:00-17:00
音乐沙龙 11/5 14:00-17:00
艺术论坛 11/6 9:30-17:30
新秀发表 11/13 14:00-15:00、16:00-17:00
11/20 14:00-15:00、16:00-17:00
详情请洽Pulima艺术节 www.pulima.com.tw
进入新世纪,新一波本土(台湾)化潮起,无论主客观因素,不管基于民间能动或者政府治理,「原住民」都变成一个浪漫、内涵更复杂而且危险的词汇。在艺术的领域,所有「做」的理则总是跳脱政治正确,拒绝简化定义,一场原住民艺术的节庆,亦当如是。南岛语系,遂成眺望远方的甲板。
跨国共舞 跨族共创
「文身是连接祖灵知识的路径,与我们的情感与同理心相连。MOKO(《文身》)当中的故事,是关于一个外似坚强而内心脆弱者战胜了支配他的能源,迸发的力量如火山爆发。」纽西兰毛利当代舞团艺术总监Moss Patterson说。这位受知名媒体纽西兰《聆听者》杂志赞誉为「最棒的编舞家」,即将于本届Pulima艺术节带来《文身》,而这不是唯一参演的纽西兰舞团,结合毛利人与太平洋岛民的原住民舞蹈及嘻哈元素的当代舞蹈团体——黑色优雅,早已与定位为首支排湾族现代舞团的蒂摩尔古薪舞集展开互访式排练,舞作名称《在一起》,取汇聚之意,从彼此特有文化与舞者合组启动南岛语系身体的探索,也是促进原住民剧场跨国制作的能量场。
这是有别于前两届专注推展台湾节目的的新企画,除前述两团之外,以《永恒的妮雅卢》甫获Pulima艺术奖评审团奖的冉而山剧场,将推出新作《Mayaw Kakalawan星星》,继续以太巴塱神话《两兄弟的故事》为中心,并陈传统乐舞与当代肢体。相对于蒂摩尔以族群清晰的自我定位,冉而山的成员则来自四面八方,以去族群与去阶级为前提,不以特定族群的乐舞动作为基准,而是从行为艺术兼容各人,这也是观看台湾当代原住民剧场的两种理路。
新秀发声 穿越传统
另一项新企画是「表演艺术新秀征件」,台面上,以当代音乐与表演艺术为方向的原住民表演团体看似不多,但透过这项包容创作个体户的征件,得以扩增原住民艺术版图,且使潜伏各处、身怀技艺的创作者,能有机会站上更大的舞台。有的创作者从五年前开始吃素,发想一出把槟榔、小米、野菜和阉猪肉当成偶的物件剧场(陈彦斌《SI, 口乞口乞, KAEN》);有的只在大提琴沉缓的音声中孤寂独舞,慢慢拉出历史的时间(高旻辰《鹰》);有的运用美术馆空间流动性,将观众视为作品一部分的参与者,将创造出的现场表演(鸿狄《半个故事》)。或者,这场Pulima艺术节也是一组古老如何穿越当代,未来如何穿越传统的词语的社群。时代永远是年轻的,而创作者总是努力著让它不要变老。
「每个人的故事对别人来说都是半个故事,所有人都是个人的别人。」鸿狄如是阐述他的理念。也许即将坐在观众席的我们,终究只能看到半个故事,可是,这都是相互理解,完整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