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和两厅院的渊源,其实早在就读师大音乐系时就开始了。民国六十四年我大二时蒋公过世,全民哀悼。其后政府成立筹建小组兴建中正纪念堂,国剧院(后改为国家剧院)、音乐厅三大建筑作为纪念,我们音乐系也为了音乐厅的音响设备发起了捐款,当时我还尽了棉薄之力。从没想到日后竟有机会在两厅院工作。
民国七十四年四月十五日我到两厅院筹备处报到,一直到民国九十九年五月年满五十五岁优退,一共在两厅院服务了廿五年。如今回望,颇有「白头宫女话当年」的况味。
说起我和两厅院的渊源,其实早在就读师大音乐系时就开始了。民国六十四年我大二时蒋公过世,全民哀悼。其后政府成立筹建小组兴建中正纪念堂,国剧院(后改为国家剧院)、音乐厅三大建筑作为纪念,我们音乐系也为了音乐厅的音响设备发起了捐款,当时我还尽了棉薄之力。没想到日后竟有机会在两厅院工作。
表演艺术节目通常在演出前两年就要开始邀请,尤其是世界顶级的演出者及演出团体。因此两厅院虽然在民国七十六年十月才落成启用,教育部却早在民国七十四年二月就成立了「国家剧院及音乐厅营运管理筹备处」,借用附近台北商专(现国立台北商业大学)的整层楼设办公室。每天上班从窗外可见到两厅院的宫殿式屋顶日渐成形,心中对于国家这最重要的表演艺术殿堂充满了无限期待。
我在筹备处规划组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是为了两厅开幕演出做准备,以及日后的音乐节目策划。而为了充实两厅院的演出内容,成立一个高水准的交响乐团有其必要性,于是「联合实验管弦乐团」(现国家交响乐团)就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成立了。初期结合了师大、艺术学院、国立艺专三个公立音乐科系之力(联合之名由此而来),并由三校轮流举办乐团演奏会,分别聘请国外指挥来台训练,从中选出以严格著称的法国指挥艾科卡(Gerard Akoka)担任乐团的常任指挥。印象最深的,是乐团于夏天在中山堂演出时,因艾科卡无法忍受空调的噪音要求演出时关闭冷气,结果指挥到一半竟然热昏了,幸好乐团首席迅速扶住,才没有大碍。
在筹备处工作期间,我对于这新乐团的制度建立参与甚多,参考了许多国外乐团的作法。其中自己比较自豪的是:团员招考打破学历限制,而以专业演奏水准为第一考量,让乐团能录用技艺很棒却因故未能取得学历的杰出音乐家。其次是演出加给制度的建立。因为乐曲编制不同,每位团员的工作份量也不一样。愈优秀的团员登场机会也愈多,理应得到更优渥的酬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乐团终于交出漂亮的成绩单,演出水准深获肯定。
民国七十六年十月两厅院落成启用,开幕庆的节目从十月初到十二月将近三个月,缤纷多彩。国内外一流演出团体及艺术家共襄盛举,联合实验管弦乐团也在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筹备处也早在几个月就进驻两厅院并扩大编制,第一阶段任务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