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提琴家伊利亚.葛林戈斯(Tomasz Trzebiatowski 摄 台北市立交响乐团 提供)
TSO精选 TSO Choice TSO「葛林戈斯的梦之树」

发现作曲家内在主宰的力量

在世事多难的年代,什么是让人类持续努力、克服生存种种难关的力量?TSO在十一月底演出的音乐会「葛林戈斯的梦之树」,将在首席指挥瓦格与小提琴家葛林戈斯的演绎下,透过贝多芬的第八交响曲,与两首少演的法国作曲家作品:梅湘的《被遗忘的奉献》与亨利.杜替耶的小提琴协奏曲《梦之树》,为乐迷诉说作曲家内在主宰力量的泉源——贝多芬的宁静、梅湘的虔敬,与杜替耶的创新。

在世事多难的年代,什么是让人类持续努力、克服生存种种难关的力量?TSO在十一月底演出的音乐会「葛林戈斯的梦之树」,将在首席指挥瓦格与小提琴家葛林戈斯的演绎下,透过贝多芬的第八交响曲,与两首少演的法国作曲家作品:梅湘的《被遗忘的奉献》与亨利.杜替耶的小提琴协奏曲《梦之树》,为乐迷诉说作曲家内在主宰力量的泉源——贝多芬的宁静、梅湘的虔敬,与杜替耶的创新。

【TSO瓦格献礼】葛林戈斯的梦之树

【时间】11/25  19:30

【地点】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厅

【演出者】

指挥:吉博.瓦格

小提琴:伊利亚.葛林戈斯

【曲目 / Program】

梅湘:《被遗忘的奉献》─交响乐的冥想

亨利.杜替耶:小提琴协奏曲《梦之树》

贝多芬:F大调第八号交响曲,作品93

【INFO】02-2578-6731

初出茅庐的梅湘(Oliveier Messiaen),刚满廿二岁,用万般沉痛,刻划出一音一句,将其对天主的潜心内省,作为第一次公开出版:《被遗忘的奉献》(1930);深受耳疾之苦的贝多芬,却早在《第八号交响曲》(1812)中,用F大调以幽默与戏谑,回应命运的捉弄。生命或许正如养生长寿的杜替耶(Henri Dutilleux,高龄九十七岁)告诉我们的:所有的困难,盘根纠结,坚韧的力量却使其不断再生、节节向上,于是有了《梦之树》(1985)。TSO总监瓦格与小提琴家葛林戈斯携手,在世事多难的时代,带来两首难得上演的法国当代作品与贝多芬交响曲,为乐迷诉说作曲家内在主宰力量的泉源——梅湘的虔敬、杜替耶的创新,与贝多芬的宁静。

内在的宁静  信仰的支持

当代作曲家杜替耶在回忆起作曲训练时,提到一个相当特别的内在主宰力量:他的父亲随意在散步之际,叫他坐在长椅上,冥想和声,在完全没有钢琴的环境下,连续数个周日,用耳朵练习和声题型,「一开始耳中总是闹哄哄,但就在当下,却又超乎极静,我时常会想起这份特殊的感受,这应该是塑造我内在听觉很重要的关键。」(注1)杜替耶笔下的极静,或许正是贝多芬在第八号中挥别苦涩,展现再生的力量。一八一二年正在创作第八号交响的贝多芬,于夏天前往位于捷克的温泉乡特普利采(Teplice)接受耳疾治疗,并促成与歌德的首次会面,歌德显然对这位大作曲家刮目相看:「我从未见过如此坚韧、奋发、又深刻的艺术家。我很能理解他如何孤军战斗,对抗世界。」

在梅湘身上,他则是透过祷告、进入冥想的内在听觉,乐声也只是荣耀上帝的手法之一。新约〈约翰福音〉第一节,耶稣离世前祷告著:「父啊!时候到了,愿你使你的儿子得荣耀,好让你的儿子也使你得荣耀。」梅湘用〈十字架〉、〈罪〉与〈圣体〉,来架构他所谓的冥想交响曲《被遗忘的奉献》,宣教式地,透过耶稣受难,启发世人:十字架的苦难,是通往荣耀的道路,而我们每个人也背负著自己的十字架,跟从主,祂的托付即使深具挑战,但意义深重,能与祂同行,一同得荣耀。这位才华洋溢的年轻人,在第一首作品中即展开了他在色彩、节奏与鸟语上的精髓,作为大诗人之子(注2),梅湘更为此兼创散文诗,诗乐相映,在乐声的祷告中,向耶稣忏悔,我们遗忘了祂的爱。聆赏《被遗忘的奉献》正如同您走入欧洲教堂,欣赏祭坛画,闭合三段分述了耶稣的受难,梅湘宛如在音乐厅里设置了给听觉的祭坛画,无处不虔敬。

贝多芬遗绪  流入法国音乐脉络

杜替耶的小提琴协奏曲《梦之树》 曲长与贝多芬第八号相当,均约廿五分钟左右;四个乐章的快慢个性,从自由、富于勇气到活泼诙谐也相似,显见贝多芬对于法国当代作曲家的影响,不只梅湘写了离别曲,贝多芬晚期的弦乐四重奏更是杜替耶的最爱。杜替耶在四个乐章间,各自新创一段间奏曲,这个模式,系自他先前的大提琴协奏曲《一个遥远的世界》Tout un monde lointain(1967-1970)中延续而来;其大宗的打击乐器:包括吊钹、非洲邦鼓、钟琴、匈牙利扬琴、钢片琴等,与小提琴或乐团独奏乐器的对话,创造出无比丰富的音响点子,也是此曲即便已有八个录音,还是得亲临音乐会,一探究竟的最佳入门契机。至于标题《梦之树》,其实并不需要过度对号入座,现代作曲家时常将音乐这个时间艺术,比拟为树的成长,或许跨入自然界的对话后,更显创作的精深。实际上,杜替耶在一九三八年拿著法国国家作曲奖在罗马驻村时(Villa Medici),最记忆犹新的回忆就是满园子的月桂清香,与第四乐章的生气蓬勃颇为呼应。《梦之树》不管是比拟乐思的有机成长,或四季循环的意象,这位满是创意的作曲家,在观察园林后,并非用音符描摹树木,而是希望他的乐声能如月桂精油般,将这份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境界,贴近的让观众沐浴其中。

最后回到贝多芬交响曲,其实贝多芬还是大一新鲜人之时,就在波昂大学注册为哲学系学生,深受教授对法国革命思潮推动的影响,进一步在乐音中激扬宣示革命精神,相对的,贝多芬作品也开启法国后进宽广的道路。因此,本场音乐会,以贝多芬第八号的随想曲,接续法国当代音乐曲目,成为下半场主角,毫不违和。

葛林戈斯的琴音  挥洒动人

创作的力量,相当程度等于生命的力量,无论是神性、世俗或者命运多舛,内在听觉将这三人共同撑起艺术创作的艰巨,但内在听觉的严苛能力就留给作曲家吧!之于听众,TSO请来了手拿瓜内里名琴(1743)的当代权威伊利亚.葛林戈斯(Ilya Gringolts),演出相当难得的小提琴协奏曲曲目《梦之树》。《留声机》杂志赞誉这位擅长当代演出的小提琴家:「我们曾为炫技瞠目结舌,透过葛林戈斯敏锐的拍点和力度,我们这才听到了音乐。」伴随著二○一八年同名新专辑《梦之树》的准备,台北乐迷的回响,势必也会迸出录音新火花,让未来《梦之树》的录音,增添台北经验的有机分子,更加硕美。

注:

  1. Henri Dutilleux: Music - Mystery and Memory: Conversations with Claude Glayman, 1997.
  2. 梅湘的父亲(Pierre Messiaen)是莎士比亚的法文翻译权威,母亲(Céevile Sauvage)则是诗人,从小自制小剧场背诵莎翁名剧,他自己则为母亲在怀他时(1908)所写诗文〈芽中的灵魂L'âme en bourgeon〉(1910出版)以管风琴创作即兴(1977),此曲也成为梅湘诸多作品动机的出处。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