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除了是传统的表演技艺,也能演出复杂的人物性格与情感吗?将于十一月初在香港新视野艺术节中世界首演的多媒体当代实验「狮剧」《千里走单骑》,由编舞家杨春江与郭氏功夫金龙醒狮团联手,依循狮剧传统选出三国故事中一折,以各种虚实意象呈现这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的惊险历程,以及人物的内心转折,将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狮剧新视野!
被誉为万兽之王的狮子,今天在喜庆时节的舞狮表演里,往往只是搞搞气氛,不见得特别威武,更遑论个性;在黄飞鸿电影的武打场面中,穿梭在梅花桩上的狮子技惊四座,霸气十足,却又似乎欠了一点内在情感或艺术美感。今年十一月,多媒体当代实验「狮剧」《千里走单骑》将于香港的新视野艺术节世界首演,令人好生好奇:狮剧究竟是什么?刚劲俊美的狮子如何与《三国演义》的乱世英雄相得益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质,以至刻板印象以外的内心世界?
舞台上的狮子
谈这些之前,先略述狮子的一些戏剧形象。日本歌舞伎之中,有一系列名为「石桥物」(しゃっきょうもの)的作品,专门以狮子作为主角。其中一出《镜狮子》(かがみじし),舞台演出由日本电影巨匠小津安二郎在三○年代拍成纪录片,担纲的著名演员六代目尾上菊五郎兼擅男角(「立役」たちやく)、女角(「女形」おんながた),分饰少女弥生和勇猛骇人的狮子精。剧中,弥生在新春祭典献舞助兴,当她拿起祭坛的狮子头道具起舞时,狮子的灵魂竟然附到她的身上。少女不由自主被拖进后台,再出场的时候已变成狮子精,与两只蝴蝶追逐,雄姿英发。此作有相当完整的情节,把舞蹈和音乐串连起来,戏剧架构相当成熟。
在中国戏曲体系里,绍剧以猴戏驰名,《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剧目广受欢迎。猿类与人类同属灵长类动物,人模仿猴较为容易;狮子则属猫科类,戏剧处理须更花心思,舞狮艺人要表现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突出牠的轻灵威武。综观各个戏曲剧种,似乎没有以狮子为中心的剧目。为了更深入了解「狮剧」,笔者特地向《千里走单骑》狮剧顾问郭永昌的公子郭文龙请益。
舞狮与戏曲泾渭分明
现为郭氏功夫金龙醒狮团总教练的郭文龙师傅表示,传统舞狮是学习功夫的辅助运动,一直依附在武术和武馆之上,独立於戏曲体系。(注1)有别於戏曲的舞台演出,舞狮主要在街头表演,比较随意,讲究即场发挥;又由于创作过程较少文人参与,狮剧(或戏剧情节较为完整的舞狮演出)的传承主要依靠艺人口传心授,鲜有文献记载。
自古至今,狮剧大多以三国故事为基础,「狮头的颜色也有含意,例如张飞是黑色,突显他的骁勇;关羽是红色,代表仁义;刘备是彩色,象征智慧;黄忠是黄色,代表忠心。」郭师傅说。近代,舞狮在马来西亚的发展比香港蓬勃,有「老夫子」之称的马来西亚大师林明国曾告诉郭师傅,除了三国故事之外,狮剧并有《卧冰求鲤》、《孔融让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双狮报喜》、《枯树藏金》等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