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三年以独角戏Fleabag赢得爱丁堡艺穗第一奖的菲比.沃勒-布里琪,就此展开她的奇幻旅程,一炮而红的她不仅将这出戏搬上BBC,今年初还推出了第二季,并将剧场版推往纽约外百老汇,今年夏天则将强势回归伦敦西区。这出描绘一位普通伦敦女性的小品,在诙谐中呈现了受伤的灵魂,让观众在笑声中窥见故事背后非常深沉且细腻的忧伤。
二○一三年,在爱丁堡艺穗节的某个小场地,上演了一出尽管下流却极其幽默的独角戏,演出获得爱丁堡艺穗第一奖(Fringe First Award),并于二○一六年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在 BBC 播映,且广受欢迎;今年初,电视剧第二季上演,而这出二○一三年诞生的独角戏,将在六年后重回舞台,八月於伦敦温德姆剧院(Wyndham Theatre)登场。这是 Fleabag,由才华洋溢的演员/剧作家菲比.沃勒-布里琪(Phoebe Waller-Bridge)创作与演出的独角戏。
不讨好观众 创作令人惊讶又惊吓的小品
Fleabag 关于一个生活在伦敦的年轻女性故事,沃勒-布里琪以第一人称自述这个普通女人、很普通的生活。她坐在一个高大的红色凳子上,以这样的一句话作为开场白:「我不沉迷于性事,」她似笑非笑地说:「不过我无法停止想它,或是谈论它。」透过她诙谐的语调,那些看似好笑荒谬的事件被层层剥去,我们看见她努力经营一个与朋友 Boo 共同开创、以「豚鼠」为主题的咖啡馆,在 Boo 意外去世后,她如何在继母与严肃的姊姊,还有一个换过一个的男友间,疗愈那个受伤的灵魂。叙事令人发觑,但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也感受这些看似普通故事背后非常深沉且细腻的忧伤。
打从八岁,沃勒-布里琪就知道自己想要表演,她参与当时就读的伦敦私立天主教学校每一出戏,十七岁便获选进入伦敦皇家戏剧学院(Royal Academic of Dramatic Art)。但在戏剧学院的日子让她开始质疑自己演戏的能力,因为她不断尝试讨好她的观众,同时却又意识到一味地取悦观众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演员的,她说:「表演,或是扮演,不应该是讨好,而是要让观众惊讶。」不断调整心态与方法,到了毕业那天,她告诉自己:「好的,我准备好了!」结果毕业后整整两年没工作。后来她遇到了导演薇琪.琼丝(Vicky Jones),她们创立自己的剧团 DryWhite,花了两年的时间搬演许多新兴作家创作的短剧。Fleabag 就是两人共同努力诞生的作品。
不甜美不礼貌的女角 轰动影视拓展视界
在 Fleabag 这个女性叙事的作品里,沃勒-布里琪嵌入了很多对自己身为现代女性的观点与困惑,她说:「当一个端正、甜美又可亲的女孩真是一个他妈的噩梦,有够累人的。身为女人,我们从小就不断被灌输要怎么成为一个乖巧又美丽的女孩;结果,同时我们又被这个世界告知,当个乖女孩是不会改变世界也不会造成轰动的。所以,这是在说:我,作为一个女人,应该要成为一个非常礼貌又温驯的革命者?这真他妈的不可能!」结果,沃勒-布里琪带著 Fleabag 引起轰动,也透过两个一点也不甜美、不礼貌的女性角色,改变我们在电视上的「视界」。Fleabag 里女主角疗愈自己的方法之一就是透过「性」,而沃勒-布里琪认为,一个女人坦率地表达她的性欲有其震撼价值与效果,不过她也说,这样看「性」与「疗愈」不见得是正确的关系,因为这个女主角的欲望其实更多是逃避现实和权力,而非渴望性行为里的生理满足。
二○一六年从舞台搬到电视上的六集迷你影集刮起一阵旋风,同年便也登上伦敦苏活剧场(Soho Theatre)的舞台。今年,当沃勒-布里琪和琼丝把独角戏带到纽约外百老汇制作时,英国 BBC 上 Fleabag 第二季亦同时首播。沃勒-布里琪表示,第二季第六集是大家一起与 Fleabag 告别的时候,因为她不打算写第三季了。虽然如此,从纽约回来的她今年夏天会在伦敦西区剧院的温德姆剧场进行为期四周、卅场的舞台演出,而这也将是 Fleabag 的封箱作;受到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召唤的沃勒-布里琪,即将加入最新詹姆斯.庞德电影的剧本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