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凯吉一岁》之后,作曲家林桂如历经多年酝酿,与声音装置艺术家王仲堃、打击乐团体「自由击」,共同创作了新作品《共鸣体》。藉著「震动式喇叭」的运用,将表演空间转化为可以共鸣的大音箱,结合肢体、装置、互动,要让到场的观众,在没有片段、没有中场的六十分钟里,感受另一种共鸣。
动见体X王仲堃X自由击《共鸣体》
11/20~21 19:30
11/21~22 14:30
11/22 11:00
台北 国家两厅院实验剧场
INFO 02-33939888
二○一三年,当动见体剧团的作品《凯吉一岁》引发大量讨论,并且入围第十二届台新艺术奖年度五大入选作品之后,主持策动这场制作的作曲家林桂如,便心生以「共鸣」为主题发想下一部创作。经过多年的酝酿,核心成员再度聚首,结合音乐、声音装置、肢体、互动等创造全新制作《共鸣体》。在没有片段、没有中场的时间里,为这观众自由游走的表演场域,解构六十分钟。
以共鸣为题 连接各种感官
「我想要探讨声音在空间里共鸣的表现。」林桂如解释:「共鸣,需要在一个『箱体』里。」就我们熟悉的乐器来说,不同箱体是造就乐器独特音色的元素之一,但将这概念扩大,箱体就可以变成是表演的空间。「传统上,我们都希望观众忘记表演场地,但这次,我希望进入这个空间后,从听觉、视觉上都一再被提醒『你是在这个大共鸣箱内。』」不过缩小共鸣的概念,她也找到一个震动的物件,不是既有的乐器,而是一个名为「震动式喇叭」(Surface Transducer)的工具。这个工具本身会震动,接触任何物件都可以产生共鸣,因此林桂如试图透过它,去探索各种现场乐器或装置的所产生的意外声响。
声音装置艺术家王仲堃向来著重于各种体验的结合,他说:「我做的声音装置不单纯想要发出声音而已,会考虑到更多感官。『视觉』就是声音之外最大的冲击,表演者的姿态、装置的展现,都会影响到声音的结果。」为此他用了打击乐常用的雷板,做了几个大小不一的「海鸥」让乐手可以发挥,并且利用震动式喇叭一起发声。「海鸥悬吊在半空中,传达一种救赎、候鸟迁袭,甚至回应病毒传播的意象。」王仲堃说:「如果没有接触、共鸣,也不会把想法『感染』给别人。」
关注在接触、互动、信任、观察
演奏上,邀请了打击乐团队自由击的加入。作为共同创作的一员,他们发挥擅长的即兴、开发及剧场元素经验,从林桂如的声响素材,加上肢体编创设计董怡芬的身体提炼,共同发展出具有弹性与想像力的表演。最后,再由艺术家陈彦斌担任「构作」的角色,将抽象的声音、视觉及所有抽象的指涉完美连结。至于到场的观众,也并非像以往那样坐在单面或三面的观众席里,而是可以在箱体中接触与互动,感受另一种共鸣。
林桂如的感慨:「很多当代音乐在演出的过程中让观众觉得很冰冷、很有距离感的,那个距离感除了演出内容之外,表演形式是造成距离感最大的原因之一。」为此,她希望观众不是被关在一个角落,而是可以建立一个和善的氛围提供主动观察。在表演期间也提升了另一个层次的思考,那就是「信任」。她提问:「在表演中如果若有机会被要求主动参与一些动作,而这参与如果有可能改变内容,你选择做或不做?」如何在表演里建立一个机制,让机制能够自然发生,或带出另一个形式,这是她关注的地方。
最大的精髓,就是共同创作中对话、冲突、磨合所产生出效果。期间考验艺术家们的抛接与对应,即使耗时间、耗精神,甚至不能有绝对的坚持,然而在这之间,往往能对彼此原本的领域或关注的事物有更多理解。从一点一滴相加、凝结众人的共识之后,我们看见的,将是艺术家的共鸣、感官之间的共鸣、物件之间的共鸣还有演奏与观众的共鸣。
震动式喇叭 与万物共振
「震动式喇叭」是一种新的震动传导技术,虽名为喇叭、也具扬声的效果,却与传统锥状喇叭的原理不一样。它并没有内建振膜,而是利用讯号输入触发震动。因此,它可以挂接到任何物件的介面上,根据材质的密度、大小、质地而有不同的音色与音量。例如贴附到桌面上,电器信号转换的强力震动就会传导到整个桌子,让它发出共振的声音。简单的手机、纸箱、纸杯,甚至矿泉水、吉他等等,只要接触得到的物品都能够尝试,万物皆为扩大音箱。由于它的体积轻巧、收纳携带都方便,部分商品造型小巧可爱,因此广受外出活动、舞蹈练习、社团派对等年轻人喜爱。虽然震动式喇叭并非乐器,但近年来被打击乐团广泛使用,成为探索声音的良好工具。(李秋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