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能符合现代人的使用惯性,图书馆必得将典藏品重新架构成「关键字化」、「资料库化」,在此系统下,资讯才有机会被搜寻到。
我对数位时代图书馆想像的关键字是「搜寻」。之所以是「搜寻」,主要是过去仰赖图书馆为基础的阅读习性,进入数位时代之后已经被改变:我们对资讯、知识的取得,是以网路搜寻为优先,其次才可能走进图书馆,所以,「搜寻」是我认为当代人接近知识与资讯的基本操作方式。
为能符合现代人的使用惯性,图书馆必得将典藏品重新架构成「关键字化」、「资料库化」,在此系统下,资讯才有机会被搜寻到。现有的表演艺术资料库多数以作品演出的记录为主,相应的诠释资料主要聚焦在演出记录或相关文献的来源、格式与基本资讯,极少触及作品与其他文件、作品与评论之间的转化关系。
但是,一个以知识与研究为导向的资料库,必须将作品、文献、文物、影像、评论等数位化、资料化与标签化后,配合搜寻技术,为作品的知识累积与后续研究提供更符合当代技术的基础架构。因此,表艺图书馆逾19万件馆藏及曹永坤先生遗赠的黑胶唱片等视听藏品,我建议先制作数位复刻版,一方面是图书馆缺乏恒温恒湿的专业库房及人员管理,既然实体保存的环境有疑虑,数位化是可行的保存手段,还能把非馆藏的私人手稿、文件或影音资料借来数位化建档,馆方毋须增加典藏品的管理责任,又能借由数位化方式扩增典藏数量。
场馆是可同时汇集研究、市场和观众的第一线平台,我认为图书馆的定位,应该是为学院或研究者奠基许多小脉络,这些小脉络是依照「资料库」概念建置而成,只要做好这部分,就能方便嫁接给研究端取用。图书馆就像拼图的结构设计师,只要将拼图结构的设计好即可,不需要投入研究,重复学术单位的工作,尤其是台湾公立场馆以行政为主导,就算研究员也不可能不做行政生产。
不过,我倒是认为表艺图书馆可考虑规划出版不同层次的内容物,从一般大众都可阅读的书籍,到知识量更多一些的入门专业刊物,供大学生至博士生抛出议题讨论,更高阶的出版则是经典著作和论文研究等,一则可丰富表演艺术的文字能量,再者,也只有国家单位才有条件执行这样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