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开始的巴卡路耐依序听从叫唤而来,传统舞的步伐踩踏在投影的沙滩上进行训练,大量重复的吟唱与低重心如同拓荒的肢体就此展开,布拉瑞扬用这样的方式,呈现了巴卡路耐在海上抓溪虾、捕月光螺的光景,而这般朴实的文化传承随时间的推演,舞者消耗的体力也逐渐反映在他们的歌声之中,在每一个人都身心俱疲的前提下,群体中彼此声音的包容与支援,至此,或许我们看见了「没有害怕」的根源,自我突破的勇气与互相声援的爱。
布拉瑞扬舞团《没有害怕太阳与下雨》
4/21 20:00
台北 云门剧场
重重地提起,轻轻地放下。
布拉瑞扬自创团以来,延续勇者精神的《拉歌》、排湾族的《阿栖睐》到今天的《没有害怕太阳与下雨》,过程中除了大量的田调与学习之外,诚实面对眼前的风景一直是笔者深受舞团所感动的地方,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将自己血脉的文化根源这样举重若轻,用适合的方式将它放在合适的位置。
《没有害怕太阳与下雨》中的「巴卡路耐」其来有自,这是源自于阿美族都兰部落最低的年龄阶层,12岁的男子被编入年龄阶级管理组织之中,以5年为一个组织单位,开启会所制度的生活并共同承担部落的大小事情,然而这不是布拉瑞扬首次咀嚼他族文化来进行创作,2018年的《路纳LUNA》就是舞团首次进行田调,深入南投学习布农古谣而衍生的作品;在演出开始之前,影像设计徐逸君将投影化作浪花,一波波地袭打在舞台的前缘,而吉他手Sakinu以Live Show的口吻为观众报幕,气氛相当轻松且富饶趣味,虽然说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说是别开生面,但却也轻松地与第四道墙建立起了连结,对于笔者的观看体验来说,更是鲜少有机会能看见演出团队鼓励且民众有志一同地拿起相机打卡与拍照。
「巴卡路耐.Faki.拉力耐」(注1)
笔者在求学过程中曾有机会向布拉瑞扬学习,记得他曾说过「知道的愈多,能做的愈少」,那年是布拉瑞扬方回到自身的部落学习,同时也是开始编创《拉歌》的第一年,过去他希望使用美丽的古调来跳舞,却发现美丽的古调有它的传承与故事,并不是任何时间与任何地点就可以吟唱的乐音,也因此才有2015年《拉歌》跳脱以往的崭新风貌。然而时隔多年,如今的拉歌是「知道的愈多,能做的也愈不少」,当一开始的巴卡路耐依序听从叫唤而来,传统舞的步伐踩踏在投影的沙滩上进行训练,大量重复的吟唱与低重心如同拓荒的肢体就此展开,布拉瑞扬用这样的方式,呈现了巴卡路耐在海上抓溪虾、捕月光螺的光景,而这般朴实的文化传承随时间的推演,舞者消耗的体力也逐渐反映在他们的歌声之中,在每一个人都身心俱疲的前提下,群体中彼此声音的包容与支援,至此,或许我们看见了「没有害怕」的根源,自我突破的勇气与互相声援的爱。
01舞蹈│厅院迷
喜欢看舞、跳舞与写舞的自由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