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视听幻觉 通往虚实边界(Paul Plews 摄 AΦE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超越视听幻觉 通往虚实边界

英国舞团AΦE的VR舞蹈演出《WHIST》

表演艺术结合数位科技已经成为当代剧场创作的先锋趋势。无论是「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人工智慧演算等,许多创作者企图打破时空和肉身的局限,营造独一无二的互动或沉浸体验。然而,除了感官刺激,这类型的作品是否能跨越形式与内容、艺术创作和科技研发的分野,延伸更意味深长的感知思索?《WHIST》中,AΦE舞团结合舞蹈表演、剧场叙事、数位影像、数据分析,带领观众游走在意识与潜意识、真实与虚构、实境与虚拟之间的暧昧边际。

表演艺术结合数位科技已经成为当代剧场创作的先锋趋势。无论是「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人工智慧演算等,许多创作者企图打破时空和肉身的局限,营造独一无二的互动或沉浸体验。然而,除了感官刺激,这类型的作品是否能跨越形式与内容、艺术创作和科技研发的分野,延伸更意味深长的感知思索?《WHIST》中,AΦE舞团结合舞蹈表演、剧场叙事、数位影像、数据分析,带领观众游走在意识与潜意识、真实与虚构、实境与虚拟之间的暧昧边际。

舞蹈剧场的全新感官

以英国为创作据点的AΦE舞团成立于2013年,由日本编舞家中村葵(Aoi Nakamura)与法国编舞家艾斯特班(Esteban Fourmi)担任艺术总监。拥有芭蕾专业背景的两人不仅熟谙身体语汇,也积极探索编舞创作的多重可能。曾参与Punchdrunk剧团演出的两人从「沉浸式剧场」获得启发,企图打造具有叙事结构的舞蹈剧场,发展开放且多元的观演关系。成团初期,中村葵和艾斯特班只想拍摄360度全景的舞蹈电影,但与不同科研人士请益之后,他们决定利用数位技术与人工智慧营造多元丰富的视听效果,激发观众的感官,使他们从被动观看转为主动参与。

破解梦境之谜

《WHIST》计划起始於伦敦佛洛伊德博物馆(Freud Museum)的田调过程。透过许多心理学者的分享,中村葵与艾斯特班开始探索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研究案例,萌生将这些病人组成一个家庭的想法。他们从《梦的解析》及寺山修司的作品中汲取灵感,透过身体与物件的动态变化,形塑人类的恐惧、梦境符号及其背后的象征意涵、与潜意识的运作。2014至2015年,他们开始筹备拍摄,邀请3名舞者(包含旅英的台湾舞者林燕卿)加入演出。经过3年的制作与剪辑《WHIST》才终于问世。

即使以虚拟影像作为演出主体,《WHIST》不只是诉诸视听幻觉的VR作品。演出现场散落著一系列抽象的几何雕塑:仿大理石纹的黑色方块、倾斜陷入地面的桌子、方形螺旋或弧线形的牢笼结构等。这些雕塑宛如界于现实和梦境的残缺物件,唯有透过四周镜面才能显现其全貌。演出过程中,配戴VR装置的20几位观众并非集体行动,而是依照指示,分别走向各个雕塑、瞄准其特殊位置,才能解锁虚拟影像,走入诡谲莫测的梦境。

透过虚拟影像,观众深入一个又一个诡异的室内场景,仿佛闯入一间谜云密布的废弃宅院,得要自行解开其中的谜团:深陷破旧房间中的阴郁男子、书柜前红色沙发的男女纠缠、形影穿梭、布满尘埃的白色穿堂、众人在餐桌上享受著血腥的盛宴……观众游走于不同的空间,逐步拼凑出两男一女的爱恨纠葛。创作团队透过人物的行动和状态,或房间装饰的细节和变化,建构了一出心理剧场。剧中3名角色始终存在著一股禁忌的情欲流动,他们既像是乱伦的亲人,又像是无法从个人原罪解脱的受难灵魂。在没有任何对白之下,每个场景的画面都隐藏著破碎的故事线索,观众必须透过自我投射,想像角色之间的关系,用推理串联所见的断简残编。最后,所有场景化作一幅幅静态雕像,环状包围观众,再彼此分离,让观众超脱复杂的人世,遁入无垠的宇宙。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