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无料剧场《一个公务员的诞生》
2022/8/27 19:30
2022/8/28 14:30
台北 文山剧场
动漫、历史、经典文本、新闻事件等化作创作内容,多样取材而未见规律的套路;虽是嚎哮排演的御用编剧,也与不同剧团发展剧本;无厘头且天马行空的情节与对话,往往让人掉入他所设下的语言漩涡,不只是笑闹而已……他是王健任,可以说是近年最多产的剧场编剧。
与其替王健任定义,他其实用「编剧」这个身分替自己编写无法定义的身分与生命经验,如同一场属于编剧的整理术,有条有理地分配每个位置。
抉择人生的「删去法」
高雄出生的王健任,大学之后才正式接触剧场,作为国立中山大学剧场艺术系的第1届学生,是思考过后的误打误撞。他说:「我是用删去法。」社会组的他将没兴趣的文、法、商三个组别删去后,首选是大众传播,但在考试分数的限制与国立大学的选择下,最初以为「剧场艺术系」跟大众传播是差不多的。生性腼腆、甚至在镜头前显得尴尬的他,笑说自己其实是以「表演」毕业,但也说:「我基本上算是个没有什么专长、也不突出的的学生,不管是表演,或是做艺术行政相关,我觉得我好像都蛮边缘的。」不过在大四那年,当时于该系任教的导演吕柏伸开设编剧课程,那个学期王健任因改编卡缪小说《异乡人》而获得称赞,竟成为他晚来的启蒙。
毕业后的王健任,做过剧团行政、公家机关的职务代理、台北当代艺术馆的艺术行政等,而艺术行政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正职工作,不过他意识到这份需要与艺术家沟通、与团队协调、担任主持人而必须站到前面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的个性。之后去北艺大念剧本创作研究所,也是另一种删去法,自己有兴趣也可能相对有能力,就去试试看——同时,也是王健任给自己一次「能不能真的成为编剧」的机会。
相较之下喜欢躲在幕后写剧本的他,说在当艺术行政那段时间里一直在想的是:「要一直做『过得去』的事情就好,还是做一个可以相对做得不错(但可能有挑战性)的事情?」那时候还曾对同事说过一句现实感十足的玩笑:「我觉得真的不能把喜欢的事情当成工作,所以我们才在这边。」所以刚开始去北艺大念书,也不过是想做点自己相对喜欢的事情,而不把它视为工作。但王健任此时噗哧一笑说,编剧却成为现在的工作了。
与其说是当年给自己「能不能真的成为编剧」的挑战成功,王健任也相信是因缘巧合。在北艺大念书、同时接编剧案的时间里,王健任凭著过去工作的存款,把编剧视为一个可能会「徒劳无功」的事情,也有「一旦断掉、比较长时间没有工作、没有跟剧团合作,那也许是不适合待在这个环境」的想法,这种自在反而让他一路走到现在。
王健任
现为专职剧场编剧,毕业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剧场艺术创作研究所剧本创作组。
曾以《拳难.拳难》获第1届全球泛华青年剧本创作竞赛叁奖,陆续与嚎哮排演、贪食德工作室、盗火剧团、台南人剧团、不可无料剧场等合作,类型多元且跨越舞台剧、音乐剧、布袋戏等形式。
2021年成立个人工作室「狼鲸鹤编剧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