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正翔
-
特别企画 Feature 谢杰桦X蔡宏贤
在一片混沌中,重新建立世界的框架(上)
发展超过半世纪的AI,在2023年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于是许多人称之为「AI元年」,许多艺术家也尝试使用AI进行创作。不过,AI艺术的发生并非天外飞来一笔,而是在科技艺术领域,电脑早已介入人类的创造行为,从机器与人的关系、自动控制,再到生成式艺术(generative art)、资料喂养与机器学习,接著才是AI艺术。 AI无疑对于人、身体、生命,都产生了具颠覆性且令人不安的重新定义,对于何谓艺术与艺术家,也有著新的理解。本次对谈便邀请到长期耕耘科技艺术领域的编舞家谢杰桦与策展人蔡宏贤,与读者们分享他们认为AI带给人类的美好与威胁、身体的存续与变种、AI的世界观及其偏见,以及AI艺术的产制关系与处境。
-
特别企画 Feature 谢杰桦X蔡宏贤
在一片混沌中,重新建立世界的框架(下)
Q:宏贤最近策划的展览《你好,人类!Hello, Human!》里,很多作品在谈AI引动的政治经济问题,例如数位监控、劳动伦理、假新闻、虚拟货币炒作。想请问宏贤,你认为目前AI技术里隐含的世界观是什么?尤其AI的资料库常被批评是白人男性中心,也隐含著偏见和歧视问题。你认为这样的AI会带领人类走向什么样的世界? 蔡:就像杰桦刚刚提到永无止尽地打开,基本上这个展览认为AI已经朝跟人类无关的方向走了。其实我们现在所遭遇的,就是AI需要大量资源,它拼凑世界的逻辑就是能够获利的,或是好像对人类有帮助的,所以就会成为西方的偏见。例如你输入「猪血糕」,它根本不认识猪血糕是什么,或是你输入「台湾」,它给的资料连搜索引擎都比不上,你如果用「台湾」去生成图像,它会产出由更多偏见组成的东西。所以除了威权跟资本外,第三个力量其实是开放,假设我们有个台湾文化生成资料库,那意味著我们必须灌入够多的台湾文化资料,让机器去学习,但这需要大量的资源。所以AI带来的世界还是跟原来西方与资本主导的世界,没有太大的差异。 Q:你的意思是AI资料库会变成另一个文化战争的战场? 蔡:一定是啊,当你的资源不够,你只能喂小量的资料。所以你跟AI说给我一个亚洲美女,现在出现的就是像周子瑜之类。开放资源的可能性,是尽量让资料库或AI的生成库,不要被某些单一力量所掌控。 不过科技界有个现实状况,就像之前人们很看好元宇宙,但当Meta面临财务压力,也必须砍掉这些美梦。同样地,AI可能也等不到取代人类的那一天,因为它很烧钱。威权才是最可怕的资本,尤其在数位威权里,中国是最恶名昭彰的,基本上我要全民都去种田、烧煤,也要让演算法可以继续监控人民,所以我觉得大方向是不会改变的。 这也牵涉到AI素养,也就是我们对于假讯息的抵抗力,这是我们没办法避免的,包含我们曾经在谈媒体素养、网路素养,我们都必须面对这个事情。还有刚刚谈到AI的性别歧视,你已经可以生成各种情色影片、AV女优,也包含各种动物,这个台面上讨论的非常少,但这已经在收费了,这就是我刚讲的资本运作,特别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
焦点专题 Focus 杨泽X陈雅萍X龚卓军
舞蹈作为一种社会教育与沟通,《薪传》发炉的后续效应(上)
1978年12月16日,31岁的林怀民带著5岁的云门在嘉义体育馆演出《薪传》。 那是戒严、审查制度横行的恐怖年代,前一年的乡土文学论战、中坜事件等后续影响仍在发酵,种种因素都拉紧警备总部的敏感神经。按林怀民日后的说法,为了让这支可能是第一出以台湾历史为主题的剧场作品避开被扣上「台独」帽子的禁演风险,他「决定把首演搬到颜思齐墓的所在地,嘉义,向开台先民致敬远离警总,即使事后被禁演,至少演完一场。当时我不知道,这个匆促的决定,会严重影响云门日后的发展。」(注1) 首演当天早晨,远方传来台美断交的消息,当晚的演出,有6,000人挤进体育馆。根据量子物理学的多重宇宙观点,人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带领他进入一个全新的宇宙。历史的巧合与林怀民强大的意念与选择,让《薪传》这出原本有「鼓吹台独嫌疑」的舞作,走进了一个舞蹈能跟民众、国家同舟共济、感性发声的宇宙,也象征了一位忧国忧民的艺术家的诞生。云门日后的发展,我们都知道了。他们走进地方、飞越国境,影响、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舞蹈家与观众,得到许多国际舞坛大奖与尊敬,成为台湾大众最熟知的舞团。 今年,这件传奇的作品将再度重演。但身为观众,我们还是得追问:为什么我们需要观看一出首演于45年前的作品?对此,我们来到(另一个1978年宇宙中)《薪传》原定的首演地国父纪念馆,并邀请著名诗人杨泽、舞蹈学者陈雅萍、策展人龚卓军同桌对谈,不只聊70年代,也回探50、60年代,并延展到我们所处的现在,尝试透过跨域的观点理解《薪传》,这件在特殊时空中生成与壮大的作品,并同时认识到在这个氛围中的艺术家与观众,是如何定位自己跟他人、跟社会、跟世界的关系。 如果说《薪传》是70年代的林怀民在混乱的世界局势中,对前卫批判与诉说自己故事的时代趋势的「呐喊与突围」(注2),此刻我们身处疫病、战争威胁,资本、国家力量介入更隐微的时代,或许也能透过观看《薪传》,重新定位此刻所身处的位置,找到突围的力量。
-
焦点专题 Focus 杨泽X陈雅萍X龚卓军
舞蹈作为一种社会教育与沟通,《薪传》发炉的后续效应(下)
主持 陈品秀记录整理 张慧慧时间 2023/01/10 14:30-18:00地点 国立国父纪念馆、布兰梅德国下午茶馆 Q:云门以舞蹈为核心,其所带领、推动的艺文活动,对台湾舞蹈、剧场、大众之间,有什么样的影响力? 龚卓军(以下简称龚):先回应两位从发炉到当代档案的讨论。《薪传》不能只看成一支舞,1978年的首演可以往后参照3个时间点:81年文建会成立、82年台北市立美术馆、国立艺术学院成立。在这些重要的文化体制、补助系统成立之前,《薪传》创造出移动性的舞台很难被档案化;另一方面,云门也创造出独有的表演机制,1979年的《廖添丁》跨过了浊水溪到嘉义、台南、高雄演出,这涉及新的身体美学体制的建立。 从「发炉」角度延伸,当时还没有文建会,云门身体美学的建立值得思考。借用洪席耶(Jacques Rancire)的词,没有任何成熟补助机制的支持,当时云门为何有能耐搞得出来这么大规模的「感性配享」(le partage du sensible)? 70年代,是许多文化团体的民间学习期,比如英文汉声《ECHO》杂志,与刚才提到的邱坤良灵安社的学习、云门的家将身体学习,那是乡土运动向民间学习的倾向期,但《薪传》创造了一种很奇怪的流向,按邱坤良在80年的说法,云门创造了一个「新的民间」,不只是在作品,而是在民间创造了一个移动性的舞台。 1978年,云门有3次南部巡演,过了浊水溪以南。1980年4月19日因为《美浓周刊》之邀,云门去了美浓国中演出,当时同时有农业图书馆开幕,林怀民与当地乡民的交流,跟旗美高职、美浓国中合作。搭起舞台,把舞码的片段带到地方,包含〈渡海〉。演出造成轰动,美浓国中体育馆聚集了近2,000人,很疯狂。美浓演完,隔天,他们就去了成功大学,有人在现场看到大学生看〈渡海〉看得泪流满面。 无论是民歌运动、美术运动、乡土文学,所造成的感性、身体性的效应,是在那个时间点、地理位置,以及那个民间移动舞台,才有办法给出那样强烈的效应。那身体的感染力,让我们看到一个新的身体美学,无法被压抑的身体能量。 奇特的是,美浓演出后隔月,云门又去了木栅、
-
焦点专题 Focus 林怀民 ╳ 樊曼侬
思想起「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的年代 (上)
时间 2023/1/17 19:30~21:30 地点 台北 洪建全基金会敏隆讲堂 主持 刘家渝 (曾任职朱宗庆打击乐团与云门舞集,现任爱乐电台主持人) 「70年代是燃烧的年代。」林怀民回忆。 那是台湾文化运动风起云涌的10年,也是外交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因为1971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寻找自我定位的强烈欲望,给1960年代陆续自海外归国的知识分子所开启的寻根之路添上柴火。其中,1965年由作曲家史惟亮、许常惠发起的「民歌采集」长逾10年,这场大规模的台湾音乐采录与调查行动,不只对日后的台湾民族音乐学有极大影响,也与文学、美术、表演艺术领域交互影响,掀起「回归传统、关怀乡土」的大众寻根文化热潮。于是我们有了喊出「唱自己的歌」的李双泽与民歌运动,与高举「中国人写曲子,中国人跳给中国人看」理念的林怀民与云门舞集。 其中,来自屏东恒春的陈达被冠上「民族音乐瑰宝」、「乡土传奇人物」封号,成了媒体的关注焦点。这位民族乐手的沧桑嗓音与走唱故事,不只让1976年的青年歌手李双泽在淡江民谣演唱会上呼吁「期待一批现代的『陈达』」要让民歌传承「后继有人」(注1),也成了1978年的青年编舞家林怀民在嘉义体育馆首演《薪传》的重要灵魂。 借2022年洪建全基金会复刻发行1977年《陈达和他的歌》黑胶唱片,与今年《薪传》重演的机会,洪建全基金会主办、云门舞集协办,特邀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与新象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樊曼侬一同回望共同经历之70年代的民歌采集、民歌运动、乡土文学运动等热潮,重新检视这些艺术家在意识或无意识地于创作中编入的所处文化时空重要线索,畅谈那些怪异、艰辛、压抑也美丽的时代风景,与一路上相遇的师长、朋友们所灌注的时代精神,在45年后的今天,重新点燃「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的「青春的火焰」。 Q:要谈「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与云门舞集,这背后有非常重要的两个人:史惟亮先生与许常惠老师。樊老师跟这两位老师很熟悉,请先为我们介绍一下。
-
特别企画 Feature 座标:新竹
用20年光阴培植新竹国乐摇篮
一个人的愿望可以发挥多少影响力 ?先从结果看起去年的国庆音乐会、今年的总统府音乐会,在总统、各院院长与外交使节前表演的,不是知名职业乐团,而是来自风城的新竹青年国乐团。同样位于新竹的水源国小、龙山国小国乐团在每年举行的全国学生音乐比赛中,至今已拿过超过10次的合奏全国特优第一名,近年来更囊括多项个人项目的特优第一!指挥家阎惠昌多年前率香港中乐团团赴台湾演出时,还亲自指挥水源国小国乐团排练,在得知全校只有200位学生,却有如此优秀的国乐团更是惊叹;而龙山国小也曾受邀到香港参与香港中乐团主办国际青年中乐节演出⋯⋯如此现象难以想像,只能说不可思议! 所有的成果始于一个人,那就是指挥刘江滨。问他就究竟有什么法宝,他竟幽默地说:「因为,我很懒!」 无法放下对音乐的要求 一进到刘江滨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满满的签名。墙上、空心砖上、琴房玻璃⋯⋯连大门上都留著字迹。走近一看,只能被吓得倒退,因为到访过的客人,全是名震八方的人物。整排的奖杯放在工作桌旁,音响、黑胶唱片围绕著所有的空间。 刘江滨一面播放唱片,一面说:「我从高中时代就对音响痴迷。只要我在家的时间,音乐就不曾间断。」这几年碰上疫情,许多演出工作都停止,他却乐得镇日在家。从早上醒来到晚上就寝,除了到吃饭时间,都泡在工作室中。有时倚靠著沙发陷入沉思,有时跟著旋律轻拭灰尘保养唱片,大量吸取的声响不是数年,而是数十年不断。所有的音乐语言与想像,都从唱片中堆叠累加。 虽说现在以一位返乡耕耘的指挥为人所知,他却语出惊人:「其实我从没离开过新竹!」原来,在台北市立国乐团任职唢呐演奏员期间的他,将近10年,天天从新竹通车上班。早上搭上6点半的客运,接著骑预先停在台北的机车,赶上9点的排练。他笑道:「因为辛苦,就不想上班了」 进入北市国,对许多国乐人算是终极殿堂了!但对他来说,热情却随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音乐的处理、乐团的声响⋯⋯这些小点加总起来,就是国乐让人觉得不好听的一大点了。」刘江滨严肃地说:「我还是没办法放下自己对音乐、声音的要求。」
-
跨界对谈 王安祈X王墨林
爬梳观众面貌,重塑剧场历史
两厅院35周年系列活动「平行剧场轨迹与重影的厅院 35」由文件展、展演与论坛3部分组成,论坛以「情感」、「自由」、「实验」、「世界」4组关键字为主轴,首场邀请台湾当代戏曲灵魂人物王安祈老师,与长期耕耘小剧场的王墨林老师共同主讲,两位主讲人在关键字「情感」命题之下,生动细述由台下观众成为创作者的历程,其中交叉环境与个人历史,不时引起现场热烈反应。论坛也期待透过感性视角的对望与回看,揭露在小剧场与传统戏曲的剧场时空里,观众与创作者情感交流上的同质性,并借此对台湾近代审美脉络的发展与流变进行整理。
-
特别企画 Feature
一位接案摄影师看剧场影像是如何被建构?!
我其实不是专门拍表演艺术的摄影师,但每一次拍摄我都觉得很有趣,我发现剧场影像跟接案摄影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表演的高潮跟照片的高潮是分开的 首先是表演艺术的人感觉都很豁达。常常听他们在表演开始前开玩笑,我都有一种他们看破世事的感觉。当然这很可能只是我表面的观察,说不定他们有什么心酸我不知道。但是也有可能是因为表演艺术的工作者习惯在拮据的情况之下生存,与人合作。相较之下,摄影还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行业。我们也会跟人合作,譬如妆发、设计。但是我总觉得真正跟摄影师对话的,就是那个小小的monitor,我们就是一直看著它,反反复复地输入指定,然后等待照片回馈,然后再调整指令。说到底,摄影终究只是透过一个观景窗,然后从单一视角,看到独属于那个拍摄者的视野。这整个过程几乎像是一种神秘的仪式,不待外人的干预或第二个观点。 第二,我发现表演的高潮跟照片的高潮是分开的。其实每次接表演摄影的工作,我都在偷偷比较不同表演画面的设计。最基本的当然是灯光、道具与舞台,有些设计好的表演拍摄根本就不需要费心,每个画面拍起来都很好看。有的时候我会观察表演者的动线,在平面摄影当中,主要是指画面当中人物的分配。我发现有些成熟的表演,他们会很自然地让人在画面当中有一个恰当的分布。但是有时候表演的高潮其实跟视觉的高潮是不一致的。譬如有时候戏剧很平淡,但是画面很生动。有时候则是反过来。 在拍摄结束之后,我的照片会给表演的团体使用在脸书或是宣传海报上。这时候我会开始观察他们挑选照片的美学,其实跟摄影师的想法并不完全一致。一开始我会拍摄一些具有形式感的画面,所以画面会比较远,结构感会比较强烈。但是后来我慢慢发现,表演团体希望镜头能够更近一点,人物的动作与表情要更有张力。有时候,这种张力不仅仅是视觉上大的动作,而是一种表演之中「有戏」的感觉。我觉得这跟摄影师所谓的「瞬间」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有戏」是一种持续的状态,也就是在这个画面之外仿佛让人觉得整个事件会继续发生。但是我们谈的「决定性瞬间」是一种比较凝固的感觉,那个画面仿佛暗示:在现实之后,还有一个抽象的世界。
-
特别企画 Feature Dialogue
开发新语法,扩增现场与现实
跨越场馆的藩篱,以科技的行动主义建构表演与视觉艺术的元宇宙。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场景1:驿站
成为巫,知识与体感的再制造
本次对谈有两个现场,采双城连线进行:林芳宜、游崴与周伶芝在台北;林怡华在台东。为了勾连这个线上╱线下的场景,摄影师在台北现场问拿起笔的林芳宜:「关于对谈主题,妳内心的图像是什么?」她不假思索回答「问号」「一团毛球」。萤幕那头的林怡华配合度极高地,一手画下林芳宜的图示,一手拿著游崴隔空错位传递的手机。周伶芝则遥控、组织起这台北、台东两个「虚实整合」现场。
-
艺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张宝慧X黄雯
制作人的那些事
对于表演,人们总爱将幕前╱幕后一切为二,但在创作与非创作之间,还有许多珍贵的模糊地带,比如制作人与制作。身为剧场制作人,不仅要参与作品发想、计划、预算、排练,还要对票房及未来发展做规划。最特别的是,他们有时独立接案,有时进到机构服务,有时更是两者同时发生。 除了本期特别企画「制作人在亚洲」讨论制作人的亚洲连结网络,让我们认识了制作人工作的多元样态。为了更深入了解他们工作的细节,我们也特邀人力飞行剧团行政总监张宝慧与独立制作人黄雯进行对谈,让两位以相异生产状态游走于表演艺术圈的跨世代制作人,畅谈体制的内外、时代的变迁、亚洲的连结,以及边做边学的一路走来。
-
ARTalks
「表面」之爱:刘玗个展《假使叙述是一场洪水》
编按:「2020问问题计划假使叙述是一场洪水 刘玗个展」中,艺术家从「大洪水」创世神话出发,在神话、意识与当代影像三者之间捕捉共通特征,整合成一「意识状」剧本,透过当代影像来诠释古老神话的叙事结构,重新编辑观者对创世的认知,挑战现代社会由「知识讯息」建构的世界秩序。
-
特别企画 Feature
更柔软地去接受未知的挑战
未来,找出跨社群、跨世代的连结,建立对话关系,是策展人与艺术平台的责任。我们得去care,去真诚地接触他人。疫情过后,要生存下去,得带著乐观与希望,不能只待隔离的小房间,得要打开,彼此照护,坚持合作,唯有如此,才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