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未能实现的创作野望(二)
特别企画 Feature 艺术家背后的手(二)

那些未能实现的创作野望(二)

04. 陈弘洋(编剧)

停止发展的「不那么音乐剧」的音乐剧

在面对创作时,我的速度很快。很常是凭借著一股内在的火——大多时候是自己对于这个题材、故事、形式的兴致和热忱——便能直冲到终点。对于那股火,我很是珍惜,也因此,当它在我心里生起并猛烈燃烧之时,我便会义无反顾朝著那个方向前进。曾经,我带著这股火,发展了一个「不那么音乐剧」的音乐剧。

会以不那么音乐剧来作为这个作品的形容,源自整个曲式、文本的铺排、行进方式,皆和我曾习得的音乐剧知识背道而驰。该作以相对迷幻的曲风,讨论著生死、忧郁,最后亦推至存在主义式的诘问:人到底该不该出生?生死题材本身就不好处理,再加上音乐等元素的加入,让一切变得更加复杂……但这些选择,皆是我在实际学习音乐剧的书写方式后,选择走的、不那么寻常的路径;这条路走得相对辛苦,但在面对成果时,我毫不后悔。

后来因著题材过于耽溺、音乐形式不那么符合标准、题材太过阴沉、忧郁……诸多不若期待的文本走向,让这个作品失去了继续发展的机会。也因此,那些写完的歌和文本,只能继续搁著,等待下一次机会的来临。

所以说到底,创作虽在很多时刻得以任性,但也在许多时刻,得要考虑外部因素及影响,甚至必须尝试去符合他人的期待和喜好。至今回想,对于计划的被迫中止,我反而十分感激——这让我有了空间得以去反思,这样的形式在与观者的对话上,出了哪些问题。透过这些反思,我才能更加确定自己想要写的,究竟是什么,并透过反复的提问,来找到下一步的可能。也或许,这是一种必须。因为知道了这些限制,让我更加确知自己想要朝向的方向,而作品也才能真的在限制之外,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

05. 赵菁文(作曲家/策展人)

那Lego堆积到舞台上的肖想

那些「还」未能实现的创作野望一直都有,其中一个是歌剧,大概从2017年就在。那要开始剧透一下了,版权所有,也欢迎合作。

文本是来自一位朋友的真实故事。60至70年代,当台湾与某非洲国家还有邦交时,他的父亲(一位农学教授)被国家派去指导当地民众种植玉米;他们全家住在一个像是世界村的小村落里,他于是认识了来自丹麦的Jacob,Jacob玩著Lego,是全村,喔,应该是全非洲仅有的,于是两小无猜玩在一起,互许长大的愿望。

30几年后的一天,他忆起Jacob,心血来潮地在FB试著大海捞针,他各寄了讯息给几位Jacob:「请问你认识xx吗?是我,我们小时候曾一起住在非洲的……」在已淡忘此事的两个月后,他收到回信:「我想你在找的可能是我,抱歉,我出海巡逻大概两个月,才刚回来。」看到这讯息,他潸然泪下,回讯:「你好吗?很高兴你的愿望成真,成为了一位仗义行侠的海盗。我也想给你这张照片,这是我刚完成的一栋建筑,谢谢你的Lego。」

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为什么「还」未能实现了,虽早已梦见了数次,不但各幕景画面清晰,也听见旋律和声、节奏时间、配器织度……先不论歌剧制作的庞大,要找到适合的伙伴来编撰这真实故事、创作出歌剧等级的词藻来入声韵,再来提案,还有那Lego上舞台的肖想……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编按)7位创作者依姓氏笔画排序。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