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语言对亚洲的定义都不太一样,不仅德文、法文的定义不同,从欧洲和澳洲的角度看也很不一样。即便我们同文同种,彼此想像的亚洲也可能不同。」独立艺术工作者张欣怡说明,相对于欧洲拥有共享与叠加的语言、历史与文化谱系,地理亚洲的内部不仅有天然屏障的隔阂,也倾向以「国族」而非「亚洲」看待自身。如果有亚洲,她既碎形又持续变形。
从台湾角度回顾欧洲剧场界对亚洲的关注,张欣怡回溯1998年亚维侬艺术节(Festival d’Avignon)以「亚洲之欲」为主题,邀请8个台湾表演团队,以及2000年里昂舞蹈双年展(Biennale de la danse de Lyon)。她观察当时除驻外单位耕耘见效,也因许多团队知名度和艺术高度已能与欧洲创作者匹敌,是亚洲国家在欧洲舞台的领头羊。然而,欧洲当时对亚洲普遍有著既定想像,从以传统形式为主的邀演作品就可一窥端倪,亚洲艺术家也还在欧洲观众试图理解的频道里,寻找被读懂的方法与位置。
千禧年前后,欧美数个艺术节相继策画一系列聚焦台湾或亚洲的演出,间接让文化部及其前身文建会支持团队前往外亚维侬艺术节(Festival Off d’Avignon)及爱丁堡艺穗节(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至今。张欣怡指出,2010年代全球经济前景看好,尤其亚洲动能强劲,用充沛的资金与文化预算营造文化交流和表演艺术市场的条件。不只台湾,中国、港澳、日本、韩国相继「组队」,争取国际能见度,各国艺术家也开始反思创作如何不流于异国风情,带来跳脱传统媒材、具前卫精神的作品。而东亚各国新兴文化设施相继落成,进一步造就市场的双向需求。
2015年前后,表演艺术的策展意识与方法,在台湾逐渐受到重视,具国际声量的艺术节、双年展,开始策画策展人交流活动。张欣怡认为这带来3个交互影响:首先是构作(dramaturg)逐渐成为策展人。二是策展人的移动让非洲与东南亚地区的艺术家更容易被看见。三是策展制度让身分、性别、政治等多元而迫切的议题受到重视。
回到自身的策展,张欣怡梳理身上的「亚洲」困惑:「当有人指称、泛称我是亚洲人时,我发现自己对于这样的身分连结产生疑惑。『亚洲』无法概括地理亚洲内所有文化体,以台湾人的身分来回应,对我来说更适切。」这种疑惑是(旅欧)亚裔文化工作者的共感,特别是当亚洲概念愈趋单一,亚洲就更成为一个大问号。策展不能再用过去和西方世界交流的逻辑,需要更长期的理解与培力。
她也观察到,台湾对于亚洲交流的想像没有集体共识。当亚洲内部急欲彼此认识、交往,台湾不应该缺席。「对亚洲的提问就是对于台湾的提问。台湾在找什么?」
张欣怡
AxE Arts Europa 旅欧独立艺术工作者(台湾/卢森堡)。从事跨文化沟通及国际合作,以卢森堡为基地往返于各大洲间,促动非政府组织合作及文化交流,以当代舞蹈与马戏为圆心、利他为半径,开创多项国际合作计划。现任Aerowaves、CAN亚洲马戏网络执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