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吴珮菁打击乐独奏会「Every Moment Counts」
2024/12/3 19:30
台中国家歌剧院大剧院
2024/12/11 19: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
2024/12/13 19:30
高雄 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音乐厅
自2014年最后一场独奏会后,木琴演奏家吴珮将于2024年年底再度站上舞台,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地举办个人独奏会「Every Moment Counts」。这场演出不仅是吴珮菁演艺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她多年研究6棒木琴技巧的集大成之作。除演出外,吴珮菁同时出版专书《六棒木琴演奏艺术——「Peiching握法」的探索与突破》,详述其30年来在6棒木琴上的探索与创新。从舞台到书籍,吴珮菁借此机会与观众分享她的音乐故事与技术心得,展现台湾击乐界的成就与前瞻。
探索6棒木琴技术 催生了「Peiching握法」
吴珮菁在6棒木琴演奏上的突破,源于她在1994年开始尝试运用6支棒子演奏,以寻求更多样化的和声效果。她从美国著名铁琴家Gary Burton的4棒技法中汲取灵感,并加以改良,发展出「Peiching握法」。她解释:「这种握法最大的重点在于可以透过食指下压或上提中间棒子,达到更灵活的演奏性,提供更大的音域与和声空间。」多年来,吴珮菁不断完善这套技法,在不同演出中实践并推广,让6棒木琴演奏成为击乐界的新标准。
在《六棒木琴演奏艺术》一书中,吴珮菁系统化地整理了6棒木琴的各种演奏方式,包括「自然演奏法」、「食指下压法」、「食指上提法」、「纵向内打法」、「左右侧打法」与「棒子转位法」等,并提供详细的示范与技巧解析。她强调,这些技巧的重点在于能灵活运用,而非为了「6棒而6棒」,真正达到与音乐需求两者相衬的演奏方式。
朱宗庆打击乐团创办人暨艺术总监朱宗庆表示:「吴珮菁在音乐上的努力、成就、坚持,大家有目共睹。朱团38年来演出有3500场,她大约就有2000场,而且她在其中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独奏会的话,不包含在学校的演出,对外公开奏会就有10次。」2014年吴珮菁完成她第10次的独奏会,迄今相隔了10年,原因何在?朱宗庆透露,2015年,她不慎从高处坠落,导致严重受伤,长达4个月无法演出,但在乐团30周年时她仍坚强上台。随后在2017年,她的喉咙出现问题,使得日常发声甚至讲话都有困难,这让吴珮菁的教学与演出生活陷入困境。但她却努力克服,并开始往国际跑。在朱宗庆眼中,她「好胜心强、固执,却也坚强,要是换成别人可能早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