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对国家两厅院(下称两厅院)的第一印象,耿豫安还记得那是幼儿园校外教学的途中,校车经过两厅院外围,有个年纪小一两岁的孩子告诉他:「我妈妈在里面上班喔!里面很~大~」当时的童年童语,在心中成为种子,他后来一直想知道——究竟两厅院内部,长什么样子?
志工,是我青春期的叛逆
到了高中,耿豫安每天上下学搭的公车,走的是信义路,他天天看著车窗外的音乐厅,有时大厅水晶灯闪闪发亮、有时漆黑一遍犹如洞穴般深邃,更增添他的好奇心。
从国中就开始对音乐著迷的他,上了高一之后也有几次买票进音乐厅看演出的经验。升高二的暑假,他在两厅院售票网站上瞥见征求导览志工的讯息,在征得妈妈同意后,他寄出履历的隔天就收到承办人员来电,经过碰面详谈后,他以16岁的年纪,成为两厅院最年轻的导览志工。
「那时候就是青春期嘛,想要做点不一样的事情,我觉得当导览志工,很酷啊!可以介绍两厅院给大家认识。」
耿豫安
2009年就成为两厅院的导览志工,现在年仅30出头,却陪伴两厅院走过10多个年头,任教于台北国际学校,热爱表演艺术及两厅院、可以中英同步翻译导览,导览标配是一顶Trilby 短帽沿绅士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