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过去10年澳门本地剧场史中不可绕过的一笔,「旧法院黑盒剧场」于去年7月停运,澳门剧场文化学会11月12至24日举办了「临时︰澳门剧场文件展2024」,回顾2011至2023年旧法院大楼的演艺活动史。
坐落澳门中心地段的南湾大马路459号法院大楼,自1951年落成以来,先后成为政府合署大厦及初级法院,是一栋受法例保护的「具艺术价值建筑」。2003年,初级法院迁出后一直闲置,2011年开始,文化局逐步开放、整修大楼内部分空间,作为展览及演出之用。2014年底,大楼2楼原法庭空间正式改建黑盒剧场供剧场团体使用,除有设施相对完备的演出空间外,更设有两个排练室,是当时澳门唯一公营的黑盒剧场。由于交通便利、借用免费,成为本地剧团争先使用的场地,根据上述文件展的统计,前后12年的营运期中,在旧法院大楼举行的剧场演出、活动逾500项,平均每个月都有3个或以上的演出在此举行,并曾一度拟改建为澳门新中央图书馆,兴建澳门全新文化地标,甚至连重建设计方案比赛也有得主了,可是2020年8月,政府突宣布新中央图书馆需另觅选址,并将旧法院恢复为司法用途。
是次剧场文件展以「临时」为主题,突显该演出场地的不稳定性,但正正由于这种不打算长远规划的状态,剧场反而可让管理者与使用者在相对具弹性的情况下协作,形成一种对等、自由的氛围。展览除统计了12年间的演出资料、大事记及幕后照片外,更访问了共11位剧场工作者,包括策展人、导演、设计师、技术人员和演员,再加上两位长期关注该建筑物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制作成分为作品、空间、管理、政策这4个主题,近200分钟的访问影片,从内而外地探讨「旧法院」作为演出场地的记忆和意义,回顾其管理模式的特质,以及澳门整体表演场地政策问题。
自2017年至今,澳门政府相继将3个原本可供民间借用的表演场地回收,当中牛房仓库、海事工房2号仅改变了管理方式,也算是保留了艺文空间或文创用途,而旧法院大楼则因恢复司法用途和部分重建,昔日的展演空间便只能存于过去使用者的记忆中,故文件展除了展示最后一个戏剧演出的舞台设计模型外,还借由视形传译员的手语传译、口述形象员的口述,重建观众进入旧法院黑盒剧场时的情况。
回顾旧法院大楼临时用作艺文展演场地之初,政府文化资助政策作出更多回应当下剧场发展的变革,在原有的活动资助外,新增相关行政人员、赴外学习和社区艺术等资助项目,对澳门剧场专业与职业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正好此时大批从外地学习剧场专业的年轻剧场人学成回澳,管理方式较具弹性的旧法院黑盒剧场成为他们大胆尝试、实践的重要平台。同样在这几年间,澳门公民社会也相对活跃,民众对公共政策、城市发展、文化保育、生态环保等多有关注,并积极由下而上提出建议。可以说,文件展既展现了旧法院大楼过去12年来的角色转换和澳门本土剧场发展的趋势,同时也从侧面描绘了社会剧场的一段变动时期。
正如文件展前言写道︰「临时的场景,临时的观演关系,落幕、席散,一切回到最初,仿佛这就是剧场的生命本质。然而一个场地、一个作品即使如何「临时」,它还是提供了一个让人们相遇的时空,在个人或城市的文化记忆中留下非临时性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