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澳门剧场界都会出现两个年度演出的票选活动,一个是表演艺术评论网站「评地」的剧评人「年度回顾」,另一个是网上平台「Art骚共同体」的「本地舞台剧网上票选」。
两者均为年度表演艺术类回顾活动,分别为从2023年首办的「本地舞台剧网上票选」开放予「全民投票」,并选出最高票数的「人气剧目」、「人气男、女演员」、「最欣赏本地编剧」、「最欣赏本地导演」。奖项揭晓当日会举行线上直播,除公布最高票数者之外,还会邀请嘉宾回顾过去一年的剧场现象。2024年的「大赢家」可说是友人创作(艺术)剧团的《那夜与友人》,该剧同时获得「人气剧目」第一名和「最欣赏本地导演(及其作品)」,而主演的吴嘉伟亦获得最高票数的「人气男演员」。该剧翻译自日本剧作家山本卓卓(Suguru Yamamoto)的剧作,由澳门戏剧演员黄湘雅进行中译, 2022年于「全球优秀剧本读剧节」进行过一场读剧演出,读剧和正式演出的导演均为这次获得「最欣赏本地导演」的赵启业。澳门资深剧作家李宇梁获得「最欣赏本地编剧(及其作品)」,龚嘉敏则连续第2年获得最高票数的「人气女演员」。
而自2021年起由「评地」网站举办的「年度回顾」则著重「具讨论性」而非「最佳」的演出和现象/事件,像刚过去的一次就命名为「不选十大没有最佳但可以讲5分钟的2024澳门剧场」。网站先邀请驻站评论人先在线上提名去年特别具讨论价值的「演出」和「现象/事件」,第2阶段则就票选出来的演出和现象/事件进行现场座谈讨论,然后再将记录发表于「评地」网站和《剧场.阅读》季刊上。今年共13位评论人参与线上票选出11个值得讨论演出,最后参与第2阶段「现场座谈」的则只有7位,共讨论了9个演出,并同时就「票房与宣传方式」、「《造美之城》禁演事件」、「北上演山」等2024年的重大剧场现象╱事件」进行了讨论。
两个「年度回顾」虽然都以澳门剧场为对象,但无论票选的动机与方式都不一样,至于选出的剧目部分相同,但大部分在演出规模、类型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请参下表:
本地舞台剧网上票选 十大人气剧目 |
评地年度回顾 2024年最值得讨论的一个演出 |
《裁决》 (晓角话剧研进社) |
《裁决》 (晓角话剧研进社) |
《不道德的审判》 (一戏一格剧团) |
《不道德的审判》 (一戏一格剧团) |
《科学/怪人》 (演戏空间/第三十四届澳门艺术节) |
《咖哩骨游记.特种兵攻略》 (足迹) |
《小城风光》 (澳门演艺学院戏剧学校) |
《咖哩骨游记2024.自助游》 (足迹) |
《EYES ON meOW》 (梦剧社) |
《身份》 (怪老树剧团) |
《史提芬周》 (兄弟班艺术会) |
《流莹》 (卓剧场) |
《那夜与友人》 (友人创作(艺术)剧团) |
《off|site.在场2024.三巴门》 (梳打埠实验工场) |
《身份》 (怪老树剧团) |
《名园茶聚.远舶之城》 (自家剧场) |
《大酒店有个荷李活》 (演戏空间) |
《寻城记》 (兄弟班艺术会) |
《戏剧春秋》 (澳门演艺学院戏剧学校) |
╱ |
![](https://ap-northeast-1-ntch-website-par-files.s3-accelerate.amazonaws.com/par/upload/article/ce62c2c4b9994636a9d1042f1ff9ee49.jpg)
从上表中看到两个不同平台上,只有《裁决》、《不道德的审判》和《身份》三剧目同时出现在两边。在「全民投票」下,「本地舞台剧网上票选」的演出中有3个为官方单位主办,8个在澳门文化中心的小剧院和黑盒剧场上演,只有两部在工业大厦的民间小剧场演出,严格而言只有梦剧社《EYES ON meOW》一个为澳门原创剧作。而「评地年度回顾」中,剧评人看来较偏好小剧场式和非常规空间中的演出,9个作品中全非官方单位主办,有4个在非剧院中举行,观众需要在演出进行中移动,只有两个剧目于文化中心举行,其中5部属澳门本地原创剧作,内容多涉及本土历史、记忆和身分认同等题材。
对于是否该举办「戏剧奖」的问题上,澳门剧场界内部多年来存在不同意见,在得出任何结论之前,上述两个不同性质、面向和特色的平台,也足以构成一道由澳门剧场受观所绘画的多元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