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rn Out》(国家两厅院 提供)
焦点专题 Focus 从制作、行销端看市场 剧场行销篇

消费习惯改变,行销持续找寻解方

前阵子负责行销刘奕伶《Turn Out》和陈家声工作室《马文才怎么办》,这两档的票房曲线给了我蛮大冲击。

剧场票房以往会在早鸟时冲一波,过程中因为举办相关活动、或特殊事件而有些许起伏,最后在演出前慢慢冲起来。如果首演有好口碑,后面几场的票房也就没问题了。

但以《Turn Out》来说,早鸟确实冲了一波,但中间就算做再多活动或通告安排,社群讨论让大家注意这个演出,票房浮动仍非常微弱——不管做什么事情,好像都没有用,但又不能不做。这实在很挑战行销的心脏。直到演前几次彩排,有相对明确的内容出现,并且安排了喜剧演员来看彩排,拍摄推荐影片,再加上释出几只段子,才真正吸引到观众,最终完售。以往的观众会因为某位导演、某个题材与议题而选择演出,现在的观众更在意口碑、或是有更实质的素材能「勾」住他们,让他们愿意从网路走到剧场。

观众购票的习惯改变了,是我最深的体悟。

近期反复提起的话题是疫情之后的票房惨淡。但疫情其实过了好一阵子,票房不动也不能总怪疫情。我觉得疫情的影响不是疫情本身,而是因为疫情这段时间改变了观众的消费习惯,同时也切断了过往累积的行销手法与信任延续。

简单来说,疫情这段时间里让观众体认到「就算我不进剧场,好像也不会怎样」,于是在恢复实体演出后,大众开始把票价、通车时间等都作为成本考量,那么剧场演出与其他娱乐选项相比,魅力与必要性就随之下滑,所以创造出观众「极度愿意」投入这些成本前往剧场的体验或情感连结变成更加重要。

我也观察到一种现象是,近期周六晚上的票房比以往来说几乎卖不动。观众开始改变安排时间的方式,或是有更多娱乐选择;而更多剧团因长销剧的推出,开发周四晚上的场次,也成为新的选择,多少让大众开始接受这种类型——当然目前在票房反应上并非全面成功。

不确定是不是疫情的遗绪。观众也比以往更习惯选择轻松、明快的内容,或是演出阵容中有自己特别喜欢的演员,而不再偏向厚重的深度议题。但我并不认为所有剧团都可以依照这种模式吸引到(想像中的)蛋白区的观众,首先要做的可能是巩固本有的观众群,然后透过这些蛋黄区的观众去带动。

这种愈来愈明确的分众市场,也正在考验行销的能力与人力。剧场行销不能全面放弃相对深度的内容,来吸引原有的剧场观众;但又得重新拟定策略,引入一定程度的一般大众。而这些又得依靠各种社群媒体,包含脸书、Instagram、Threads等,但它们有不同受众,也必须安排不同的素材与方向——只是,剧团经费不可能聘任更多小编、或行销人才,若缺少其中一块,又可能导致票房没有起色,形成一种「鸡生蛋,蛋生鸡」的轮回,期待后续突破。

创作刻画迁徙与移动-钟适芳广告图片
王宇光,跳舞20年的此刻广告图片
版面资料库-试阅活动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精采文章试阅开放时间为 2025/02/12 ~ 2025/05/12,敬请期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