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20 世纪 50 年代女性国剧团为题材的网路漫画《正年》,在去年改编成电视剧后大获成功,创下亮眼收视成绩,成为近期难得一见的票房佳作,更成功唤起大众对「女性国剧」这门被遗忘艺术的关注。
女性国剧源于 1948 年,由一群女性国乐艺术家组成的「女性国乐同好会」(여성국악동호회)开创,并于 1950 年代迎来黄金时期。女性国剧的特色在于全女性演员包办剧中所有角色,包含男性角色,融合唱腔、舞蹈与戏剧表演。其中,扮演男性角色的「花美男」演员更因俊美形象与精湛演技,吸引大量粉丝,被誉为韩国粉丝文化的起点。然而,随著 1960 年代电视和电影等娱乐形式的普及,女性国剧票房急剧下滑。不仅外部环境变迁影响,过度依赖明星美男演员光环、商业化取向导致艺术性被忽略等内部问题,也使这门独特的通俗艺术逐渐失去立足之地,最终被排除在国家文化政策支持之外,渐渐淡出大众视野。

近年来,剧场界以女性主角为核心的作品关注度逐渐升高。根据韩国票务网站 Interpark 的数据显示,女性叙事作品的购票者中,女性占比超过七成,其中又以性别意识敏感度高的 20 至 30 岁女性观众为最大宗,成为推动女性叙事作品产出的重要动力。在这股趋势中,女性国剧作为全女性演出的艺术形式,展现出重新诠释女性叙事的丰富可能性。
作为女性国剧第三代传人的「女性国剧制作所」(여성국극제작소)负责人 Park Soo Bin (박수빈)在访谈中提到:「女性国剧可说是韩国最早的音乐剧形式,它既保有传统韵味,又融入现代元素。透过传统与当代元素的结合,女性国剧得以为韩国表演艺术的多样性做出贡献。」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要「复兴」女性国剧,不仅需要政府支持,还得仰赖民间推动及艺术界合作,甚至可以考虑将女性国剧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支持系统性的保存与传承工作。

在电视剧《正年》的热潮带动下,新生代女性国剧作品也开始崭露头角。今年 1 月于ARKO 艺术剧场上演的《成为枕头的男子》(벼개가 된 사나히)便因题材新颖而备受瞩目。该作品以一名酷儿少年成为女性国剧演员的历程为主轴,不仅展现出女性国剧作为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更突显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包容当代多元社会议题上的灵活度,呈现出女性国剧在当代语境下的另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