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2~3 19:30
2025/5/3~4 14:30
2025/5/9~10 19:30
2025/5/10~11 14:30
台北市艺文推广处城市舞台
2025/5/17 19:30
台南文化中心演艺厅
2025/5/30 14:30、19:30
高雄 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歌剧院
2025/6/14 19:30
2025/6/15 14:30
台中国家歌剧院大剧院
在台湾成长的你我,相信对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体制都有所感触,而多数人对这部2010年台湾上映的印度电影《三个傻瓜》应该也不陌生。在果陀剧场历时多年的努力下,成为这部改变人生的宝莱坞喜剧神作的首个海外IP授权团队。果陀的搬演跨越时空、加入亚洲多元文化风格,以我们熟悉的本土语言,打造成活泼轻快的音乐剧,将由导演梁志民带领实力坚强的演员与制作团队,从5月起至6月于北、中、南巡演。这是一部必须重温的感动故事,唯有选择心之所向,才能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改编的精髓,是融会贯通后的诠释
对梁志民来说,不管是从文本选择的角度、或是喜剧编写成音乐剧,原著必定要具备某些必备要素。首要条件,人物角色须存在著音乐性,也就关系到改编后「这些角色怎么唱、用什么唱、为什么唱。」等重点,进而赋予角色本身存在某种节奏及韵律感。再者,剧本的戏剧性、转折设定等都是考虑的重点,而取用素材、各种场面及音乐调度,透过导演在脑海里的反复推敲、反复修整,过程点点滴滴的淬炼,塑造出融会贯通后的诠释,也成就出独具匠心的果陀风格。
这次,时空背景不特意设定城市地点、也不复制电影场景。「但一看都会知道这发生在亚洲的某一个地方,所以戏里的语言出现普通话、闽南语、英文,有一点点像新加坡、或是槟城这样的一个城市,华人很多……然后以说华语、英语为主的地方,但文化背景很多元……」梁志民补充。考量本土性及在地情感连结的共鸣,原本贯穿电影的原本台词「All is well」,在梁志民反复思索后决定改以「Be water, my friend」(放轻松一点,像水一样)取代:「事实上,这句话来自于李小龙,也就是说,水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它可以非常柔软,也可以穿透坚石。我希望将这种东方式的哲学,融合印度的乐观思考,使这些特质能够充分发挥于我们所塑造的舞台。」

音乐风格多元,开启听觉画面
为了创造丰富的想像,混合多种文化及语言,整体创作色彩以泛亚洲为基础,梁志民更希望透过音乐勾勒听觉画面,举例来说:「你可以听到亚洲不同国家的民族乐器混声,包括日本太鼓、中国筝、锣鼓点……」且下半场一开始,在一段关于天使与魔鬼的斗争中,展现著足以堪称本剧音乐的代表作品,他补充:「为了向印度宝莱坞歌乐致敬,这一段音乐以印度风格呈现,更加入印度塔布拉鼓、西塔琴作为搭配。」透过多重风格的混搭,为观众的听觉尺度开展出多层次的趣味性,也显示导演对台湾听众的音乐聆赏惯性及感知有著高度掌握。
音乐剧中,音乐通常是主导戏剧氛围的关键,更作为彰显角色特质的推进器,既突现性格、也强化娱乐性。有时候,在角色与音乐的完美搭配下,可以发挥台式本土的「笑果」,例如剧中唯一与三个傻瓜不合的角色,分派给演员陈大天诠释,而他需要发挥的肢体与音乐特色,则透过传统戏剧丑角的身段、及具有轻快明亮的Beatbox来建构性格。更精采的是,整出音乐剧的高潮是在暴风雨夜的场景,除了生小孩的剧情桥段展现视觉感外、更让听觉张力立体化,导演特意找了主修声乐的演员张郁婕,「要让她发挥生产时才会有高音,而透过这些日常生活元素的结合,让大家不会觉得很突兀。」音乐剧让生小孩也可以很音乐、很有韵律感,完全打破我们对于生活听觉场景的刻板印象。全剧创作了至少22首歌曲,音乐密度相当高外,也调配出与戏剧间的黄金比例。
剧本场景创造非写实维度
梁志民观察到,音乐剧有的时候跟电影有点像,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舞台上亦可发挥,例如舞台可同时利用场景或肢体,描述情感关系的转换,勾勒出至少2至3种剧情变化。他认为:「音乐剧的魅力,在于可以透过音乐、画面在舞台上完成故事。」剧中创造出许多非写实场景,表现著角色的内心世界,意识状态具体显现。第一幕开始,灯光设计将舞台幻化成一格格的棋盘,每个角色像傀儡般,规规矩矩地站在格子中,为整部音乐剧文本主轴定调,也呼应原著电影对于印度填鸭式教育体制的讽刺,随著音乐歌舞堆叠张力,每个人用肢体铺叙出被体制捆绑、窒息难耐的低气压,而人称「病毒」的院长进场,站在高台俯视,集权式地操控著如同傀儡般的学生……另外,利用非写实场景刻划角色内心世界,还有戏中三个傻瓜去应征工作的段落,舞台设计将场景处理成像是面临地狱的审判,而面试官高高在上,一一细数著角色过去的案底,在下面等待面试的人则焦虑满面,肃杀气氛,如同待宰羔羊。
果陀剧场所创作的作品,都具有一种共通特性——透视人心、发人深省,并贴近日常生活议题,对从事艺术、教育的人来讲都具有启发性。梁志民表示,当他看过电影后,虽然知道这个剧本是虚构的,但却也乐于接受,并跟所有演员叮咛,要演出这个作品必须得当作真实事件去揣摩,如此一来,能感动到自己、也能触动到观众。果陀剧场的《三个傻瓜》在原著的基础上,谱写出本土创意,让剧场变成一个实现梦想、欢乐的空间,更提供观众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