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国际古典乐坛,小提琴家金本索里(Bomsori Kim)的名字几乎成为「炙手可热」的代名词。她以惊人的演出密度与曲目广度,稳坐同辈中最活跃、最受瞩目的位置。每年超过百场的演出行程,涵盖庞大曲库,让她多年来几乎全年无休;不仅如此,与纽约爱乐、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等世界顶尖乐团、指挥大师的定期合作,更让她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全球各大音乐节与音乐厅的焦点位置。金本索里以扎实的实力惊艳了无数乐迷与同侪。她的舞台,不只是演奏,更是一场场技艺与艺术性完美融合的盛宴。
事实上,这样的成就是她不屈不挠,经历多个国际大赛征战脱颖而出的。奖项一字排开,有ARD国际音乐大赛,柴科夫斯基国际大赛、伊莉莎白女王国际大赛、西贝流士国际小提琴大赛、汉诺威姚阿幸国际小提琴大赛、蒙特娄国际音乐大赛、仙台国际音乐大赛等。最传奇的,是2016年参加维尼奥夫斯基小提琴比赛(International Henryk Wieniawski Violin Competition),波兰全国电视转播,被多数人预测将得第一名的她却获颁银奖,使得号称「萧邦大满贯得主」的波兰钢琴家布雷查兹(Rafał Blechacz)大为不平,亲自写信邀请她成为音乐伙伴。
名字里的春天与希望
金本索里出生于韩国,由于祖父是位文学家,因此亲自为她命名。有别于一般韩国人的名字有两个字,她说:「我的名字有『三个音节』,不但不传统,也没有中文的汉字,所以每个韩国人都能直接了当地看懂。」她解释:「韩文的Bom意思是春天,Sori则是声音,所以整体的意义是『春天的声音』」。如此优雅的名字听起来几乎是艺名,但却是不折不扣的真名。除此之外,隐藏的含意更是深远,她说:「我是12月出生的,时序其实是冬天,不过我祖父希望我是一个能为世界带来希望、传达光芒讯息的人。」
在韩国时,金本索里师从DG(Deutsche Grammophon,德意志留声机唱片公司)第一位签约的亚裔艺术家金永旭(Young Uck Kim);之后获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硕士学位和艺术家文凭,师从罗森伯格(Sylvia Rosenberg)和柯普斯(Ronald Copes)。她的父母亲都爱好音乐,尤其母亲是钢琴老师,因此从她4岁起,即亲自教她弹琴。她笑说:「我们去很多音乐会,但我不一定每场都喜欢,有时也会不小心睡著。」但在5岁的时候,她听了小提琴家郑京和(Kyung-wha Chung)的演出,小小心灵居然激动得热泪盈框。「我记得她拉韦瓦第的《四季》,感觉她强烈的表现就像雷射光一样,和观众有直接和清楚的回应。」回家之后就要求父母买小提琴给她、让她学习。没想到一路上来,虽然还未有机会和偶像合作,郑京和却相当关注她职业上的发展,并给予鼓励。
她毕业于首尔国立大学,是韩国的顶尖综合大学,而非一般人所想像的仅限于音乐的学院,因此她所涉猎的领域不仅限于艺术,视野也更加广阔。不同于台湾的学制,金本索里解释,这些有天赋才华的学生从全国被选出来,集中在特别的学校,聚焦于美术、音乐、舞蹈3个主要的课程。所以她们从4到11岁开始就有很多竞争,才能进入这个体制。在学校里学习也不能松懈,因为即便在乐团中,也是根据排名来坐位子。
「这对学生来说非常残酷,但也有好玩的地方,例如我们可以自己合作室内乐。」金本索里话锋一转,带著甜美的笑容说:「我们都非常喜欢指挥来带我们,虽然他们年纪都很大,但因为唯有我们才能接受到他们的指导,那让我感到有些荣耀。」仰望这些大赛得主们长大,正是后辈们不断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