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违7年,柏林爱乐管弦乐团将重返台北,由首席指挥基利尔.佩特连科(Kirill Petrenko)首度率团来台,在国家音乐厅带来3场演出。这不仅是柏林爱乐第6度访台,更是佩特连科上任以来首次领军登上台湾舞台。
柏林爱乐与台湾的20年情谊
自2005年首度来台,柏林爱乐便与台湾乐迷建立深厚连结。当年两厅院广场聚集逾3万人观赏户外转播,轰动的场景促成了「数位音乐厅」的诞生。牛耳艺术行销总监张懿之回忆:「2005年两天晚上举办户外转播,第一次迎接柏林爱乐到来,当音乐会结束我走出音乐厅,看到广场满坑满谷的人,他们发自内心的激动与呐喊的情景是我一辈子忘不了。也因为当下强烈感染力,让拉图爵士还有乐团觉得感动而催生了『数位音乐厅』。」
台湾蹦艺术协会理事长林仁斌则形容:「照武侠小说的说法,江湖上如果柏林爱乐谦称自己是第二的话,那没有什么乐团可以摆第一位。在我的心中,他是全世界唯一首席天团。」

佩特连科领军,带来20世纪与德奥经典
2019年接任柏林爱乐第8任首席指挥的佩特连科,以低调神秘却极具权威的风格,受到国际乐坛高度赞誉。台积电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许俊郎在记者会上表示:「去年在《纽约客》读到一篇关于佩特连科的文章,标题虽耸动(〈The Berlin Philharmonic Doesn't Need a Star Conductor〉),但实际上是高度赞扬佩特连科的音乐才能和特质,认为他让乐团自然地发出应有的声音。」
这次的来访,也与柏林爱乐2025╱26新乐季的核心主题「Kontrovers!」呼应,乐团以争辩、对话与音乐中的冲突为发想,策划出一系列挑战传统与探索多元观点的曲目。本次3场音乐会将以两套曲目呈现:首场聚焦20世纪现代乐派,演出杨纳杰克《兰吉亚舞曲》、巴尔托克《奇异的满洲人》组曲,以及斯特拉温斯基《彼得罗西卡》(1947版本)。林仁斌指出:「斯特拉温斯基的《彼得罗西卡》是他非常成功的作品。他划时代的复调性做法,两个不同调性同时一起出现,不和谐的音响在当时引起争议,但百年过后却是经典。」
接下来两场则回归德奥传统,包含舒曼《曼弗雷德》序曲、华格纳《齐格飞牧歌》,以及布拉姆斯第1号交响曲,林仁斌说:「这首曲子堪称为贝多芬的第10交响曲,也是布拉姆斯40年磨一剑的作品。」
难得一遇的现场体验
尽管柏林爱乐的「数位音乐厅」为乐迷保存了丰富的影音资料,但林仁斌强调:「我更认为现场更珍贵。首先每个乐器发出声音不止有单一的音色,而是完整的泛音列。舞台上的音乐在任何录音都是听不到的。更何况你在音乐厅里的一个晚上与音乐家共度的时刻。那回忆最珍贵,现场音乐最难取代。」这场柏林爱乐再度登台的盛会,不仅象征与台湾20年来的深厚羁绊,也将成为台湾乐迷难得一遇的现场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