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迷翘首期盼下,指挥巨星古斯塔沃.杜达美(Gustavo Dudamel)在今年秋天将率领暌违31年的洛杉矶爱乐(Los Angeles Philharmonic),携手欧美两大殿堂级合唱团——维也纳金色大厅合唱团、洛杉矶大师合唱团来台,重返国家音乐厅。规模超过250人的庞大阵容,将以两套曲目展开旅程,一晚属于斯特拉温斯基的火焰与节奏,一晚则是马勒的生命与永恒。这样的组合,世界仅此一场,而且是「台湾限定」。
斯特拉温斯基与洛杉矶爱乐的不解之缘
1935年,斯特拉温斯基首次与洛杉矶爱乐合作,演出后送给各声部首席一个吻与一朵红玫瑰。这份浪漫而深刻的举动,开启了他与乐团超过30年的情谊,后来更让他选择定居洛杉矶。
《春之祭》在洛杉矶爱乐的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乐团105年历史中演出已逾150次,既是乐团的传统,更是每任音乐总监的试金石。2003年,这首作品更成为华特.迪士尼音乐厅启用后的首张录音,象征著乐团与作曲家的深厚渊源。
《洛杉矶时报》评论杜达美对《春之祭》的诠释:「既能释放潜藏于我们体内不可抑制的毁灭能量,又能以精湛的音乐掌控力驾驭这股近乎超人的张力。」此次来台,他将以《春之祭》搭配色彩缤纷的《火鸟》组曲,带来火焰般的节奏与诗意。
曾于洛杉矶求学的钢琴家严俊杰直言:「第一场《火鸟》、《春之祭》很节奏型,乐曲等于洛杉矶爱乐的代表,为他们自己的庆典都是演这些曲子。此外第一场的第一首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的作品《狂热》短篇交响曲(Frenzy: a short symphony)也是非常重要,因为那是他为了洛杉矶爱乐去年才写的。」

美国最卓越合唱团 × 马勒钦点合唱团
另一晚,舞台将呈现令人屏息的庞大场景——逾250位音乐家同台献演马勒第2号交响曲《复活》。
洛杉矶大师合唱团是杜达美的长年伙伴,也是迪士尼音乐厅的驻厅合唱团。与之并肩的是维也纳金色大厅合唱团,这支合唱团曾由布拉姆斯、布鲁克纳亲自指挥首演作品,更曾在马勒亲自带领下完成第8号交响曲《千人》的世界首演。两大合唱团跨洋合体,仅在台北上演一次,相当难得。
指挥吴曜宇指出:「跨越两、三个州的音乐家合力完成,动员庞大人力、物力与财力,极为罕见。同时演出马勒与斯特拉温斯基作品,两者皆与洛杉矶爱乐有深厚历史渊源。」
他更谈到马勒的文化影响力:「洛杉矶当地甚至形成『汽车贴马勒贴纸』的次文化,可见马勒在当地的影响力。」对杜达美而言,马勒不仅是音乐,更是生命的启发。他在10岁时初听马勒便立志成为指挥,2004年因马勒指挥大赛一举成名,2022年录制的马勒作品更获得葛莱美奖殊荣。
长笛家林仁斌则强调马勒的魅力:「马勒第2号交响曲《复活》是一生必听一次的经典。」他开玩笑地说听众类型可分为两种:喜欢马勒的跟没有听过马勒的,后来乐迷还补充,有慢慢喜欢上马勒的第3种,也就是第一次可能无法完全体会,但会逐渐感受其美好。
杜达美的艺术旅程与乐团的蜕变
杜达美自28岁起接掌洛杉矶爱乐至今16年,即将于明(2026)年卸任。这些年,林仁斌说,他带领乐团从传统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框架中脱颖而出,根据财报,如今洛杉矶爱乐已是全美收入最高的交响乐团,并以创新企划、前卫艺术和多元合作著称。
林仁斌观察:「杜达美早期指挥很狂野,后来渐渐受到瞩目,尤其位置愈来愈重要之后,动作一直在收敛,想得愈来愈准确。」吴曜宇补充:「大家都觉得他的张力很强就认为动作很大,但仔细看他的动作其实很小,这可以解读成对音乐愈来愈有自信。」
「洛杉矶爱乐代表美国的华丽与前卫、欧洲的深度,以及南美的热情。乐团在音乐上很重视完整性,深度也高。」严俊杰感性地说:「我是洛杉矶爱乐与杜达美的粉丝,对此次演出充满期待。」

曲目安排与观演体验
第一晚有3首作品:约翰.亚当斯《狂热》短篇交响曲与斯特拉温斯基《火鸟》组曲(1919年版本)、《春之祭》。火焰与爆发的节奏,展现杜达美与洛杉矶爱乐的精准与激情。
吴曜宇说:「这次可以让一般乐迷知道原来斯特拉温斯基跟洛杉矶爱乐渊源这么深,因为演奏过的弓法一定经过作曲家一代代传下来,所以第一场我不会听杜达美,而是听斯特拉温斯基指挥过的乐团声音是怎么样。」
第2、3晚则以马勒《复活》为唯一曲目,女高音茜.莱斯与次女高音贝丝.泰勒同台,音乐自葬礼的沉重开端走向复活的光辉,带给观众从灵魂深处震荡而出的生命感悟。
林仁斌表示:「3场音乐会有两套曲目,我都很期待,因为属性不一样。」第一场很考验指挥,听他们如何演奏斯特拉温斯基的曲子,克服两套如此高难度的管弦乐。第2场马勒第5,8点开始没有中场休息,进去音乐厅就像神圣的仪式,经过20几分钟沉重的第一乐章,马勒总谱写著要休息5分钟,经过第二、第三、第四到最后结束第五乐章非常庞大,有这样的体验,应该会非常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