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坤
-
復刻選文 面對大師
閃耀西洋的東方之星
十一月中旬,日裔指揮小澤征爾率領維也納愛樂管絃樂團來台演出。十一日在來來飯店所舉辦的抵華記者會之後,本刊邀請曹永坤先生與這位國際級指揮家做了一次獨家專訪。 午後五點三十分,在小澤征爾下榻的房門外,我們在長廊下等候大師的到來;透明的室內電梯從十七樓的記者會場直下五樓,「噹」地一聲,大師出了電梯門,從彼端走來,大老遠就笑臉迎人,平易近人,像溫暖的冬陽。 在專訪之後,小澤征爾謝絕其他媒體的採訪,因為他要利用晚上的時間來讀譜;同時,他也邀慶曹永坤先生觀賞翌晨的彩排。 現在,就讓我們來親睹小澤征爾的「近距離特寫」
-
音樂
Yo-Yo Ma旋轉巴赫 聽馬友友獨奏
當馬友友面對極艱難技巧,或突然轉變爲如歌般的對比樂句時,他靠著敏感的肢體反應,表現得毫不紊亂,也不會有脫節的情況。
-
特別企畫 Feature
庫特羅夫敎授的音響設計要點
庫特羅夫的設計理念與意義 兩廳院音響工程最大特點是事先製作1/20縮寸模型作模擬測試(simulation testing),以之測試出各項音響要件的數據,用以決定天井高度、舞台大小、反射板位置與角度等重要設計。當年由貝拉納克博士主持之紐約愛樂廳音響蓋建工程失敗最大原因便是事前沒有做模型的模擬測試。 從庫特羅夫敎授所提出的音樂廳及劇院的設計要點,及他對籌建小組所建議文件中所列用的資料及數據不難發現,他是衝著被視爲世界三大超優音樂廳及名歌劇院的音響特性挑戰。換言之,他有意在台灣蓋建延續西歐十九、二十世紀音樂廳及建築音響美學主流價値的音樂廳及劇院。這種鞋盒狀、殘響2秒且有來自側壁第一次反射音的音樂廳,最適合浪漫派音樂四管編制大規模管弦樂團的交響曲、協奏曲、管弦樂曲,例如舒曼、李斯特、布魯克納、華格納、理査.史特勞斯、馬勒甚至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孟德爾頌等古典樂派作品。 劇院形似馬蹄狀,殘響在1.1-1.4秒,適合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盛行的羅西尼、多尼才悌、梅耶貝爾、威爾第、華格納、浦契尼等以管弦樂合奏的歌劇作品。爲使讀者易於了解庫特羅夫敎授的意圖及設計要點,見附表。 世界三大超優音樂廳及名歌劇院的音響特性: 項目 名稱 啓用年 形狀 席位數 容積 立方公尺 容積 /</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歐洲歌劇院與音樂廳的演進
歐洲歌劇院是宮廷文化下的產物,由皇家貴族資助,法國大革命以後轉變爲由政府或富裕的市民階級接手,聽衆以富裕市民或知識份子等社會精英爲主。十八、九世紀尤其在英國的大都會地區興建的大型市政廳(City Hall),爲供集會、選舉、音樂演奏及大型神劇(Oratorio)演出之用。而在法國,從拿破崙三世改造巴黎開始,各國首都及大都市視歌劇院、音樂廳、美術館、博物館的興建爲主要文化指標,於是競相蓋建。這期間英國曾經嘗試蓋建各種形式的音樂廳,經過多年經驗的累積發現,仍然以傳統由希臘神殿演化而來的長方形盒狀音樂廳的音響效果最佳,成爲後來音樂廳建築的典範。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各國飽受戰禍,爲重建音樂廳與歌劇院,歐洲各國政府投入龐大的財力,並爲歌劇、音樂會的演出、樂團的維持編列相當程度的預算;在同一時期某些社會主義或市民意識高漲的國家則出現了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爲爲了少部分的族群而花費龐大的國家資源,不符合社會公義原則,這一派人主張應多興建多功能文化中心或表演藝術中心提供全民使用。呼應這種觀點的以英、美等國爲主,並且認爲政府不應揷手於音樂、藝術、文化活動,而應任其自由發展,採取自由競爭經營。這兩股思潮影響了公共建築的設計理念,例如音樂廳裡的每一個角落的視野要廣闊平均,每一個席位的音響要平均一致,不能像傳統的歌劇院或音樂廳,祇有在特定價位的席次才能得到較佳的音響與視野,舞台的設計則恢復希臘時代觀衆圍繞,使衆人產生全民參與的感受。大指揮家卡拉揚對這種新興的理念頗爲著迷,當柏林市決定重建柏林愛樂廳時,卡拉揚便大力主張由以聽衆圍繞舞台(Arena)的形式取代傳統的鏡框式(Proscenium)舞台,後來日本最大酒廠三得利(Suntori)公司要興建音樂廳時,卡拉揚也大力鼓吹他們採用這種形式的民主音樂廳。 美國雖然沒有宮廷文化的背景,但市民文化頗爲發達,除了少數城市擁有獨特的音樂廳與歌劇院外,大部分的城市都興建大型的多功能集會大廳(Auditorium),以供音樂會、演唱會或是集會之用。由於經濟效益的考量,爲了增加席次以及改善觀衆視野,這些大廳大多採用圓形或是扇形的結構,但是這種形狀的大廳很難獲得來自大廳側壁所產生的反射音,雖然有些大廳還裝置可變殘響的器材調節,以作爲各種不同用途的使用,但是這種類型的大廳很難獲得愛樂者、演奏者、樂團的好評。爲了克服這些音響的難
-
特別企畫 Feature
聲聲不息迎向新世紀
一九八七年由戲劇院、音樂廳、實驗劇場、演奏廳組成的兩廳院落成。音樂廳與戲劇院各具不同、相當完善的表演空間與音響設備,經過十多年的歲月,也經過無數表演節目類型的考驗,在這邁向新世紀之際,仔細回顧一個表演空間的設計,我們彷彿看到她的生命痕跡。
-
碟影樂想
當精神科醫師拿起指揮棒 辛諾波里的指揮病理檢析
義大利籍指揮辛諾波里率德勒斯管弦樂團來台演出已吿一段落,但其所帶來的三場曲目及其詮釋風格仍爲愛樂者所津津樂道資深樂評曹永坤特別從辛諾波里的醫學背景來剖析其樂風,作一有趣的探討。
-
舞影樂想
您或許聽過、看過
編舞家瑪姬.瑪漢對音樂的音感與舞蹈動感的感性相當敏銳,並且能將兩者做天衣無縫的銜接。她強而有力的舞蹈動作帶給觀衆不同的深刻體會。
-
音樂
淋漓盡致的音樂洗禮 紐約愛樂兩場音樂彙評
紐約愛樂一向被視爲「問題兒童」,但一旦有了共識後所產生的凝集力,及巨大能量,使人宛如看美式足球或棒球那麼暢快。
-
特別企畫 Feature
西班牙的音樂
法哲學家迪卡爾特曾說:「過了庇底牛斯山,就是非洲」,足見對歐洲人而言,位居伊比利半島上的西班牙是塊充滿神祕的陌生之地。 西班牙自古即不斷有自南、北遷入的民族,有些定居北部,如日耳曼人,也有以侵略者姿態強駐南部,如羅馬人,及阿拉伯回敎民族,使得西班牙人種,民族文化呈現複雜,且各具特殊風格的奇特現象。此外,吉普賽人和猶太人對西班牙音樂亦有深遠影響。吉普賽人約於十五世紀來到中歐,後陸續定居於義大利及西班牙,其流浪西班牙蒼鬱的性格及吉他音樂爲西班牙音樂注入另一股泉源。而依聖經記載,猶太人自聖地被放逐於世界各地後,有一部分進入西班牙,當時西班牙的回敎徒對這些猶太人非常包容,基督徒、回敎徒及猶太人皆能和平共處。直到十五世紀末葉,西班牙發起回復國土運動,將阿拉伯人逐出西班牙。此期間的西班牙音樂深受宗敎影響,神秘且保守。但呈現方式多采多姿,在歐洲,甚至在世界皆爲一特例。 二十世紀初,以法國爲中心所提倡的國民樂派係肇因於對傳統德奧樂派的反動,當時德奧盛行二大樂派,一是以華格納爲首,其音樂使用大型管弦樂器,講求華麗的編制。一是以布拉姆斯、舒曼等人爲首的新古典樂派,此派的交響曲對歐洲許多國家如俄國、丹麥、芬蘭、法國,甚至亞洲影響至深,而逐漸形成向德奧音樂看齊的新霸權。 爲因應此一強大勢力,法國以德布西、拉威爾等人爲首,致力於發展自己的音樂。當時,許多西班牙作曲家如葛拉納多斯、阿爾班尼士、法雅,小提琴家薩拉沙替等人,或於法國求學,或與法國音樂界往來密切,因此,西班牙所發展出的國民樂派,很明顯的是受到法國影響所致,直到西班牙內戰開始爲止。 一九三〇西班牙內戰,到法朗哥將軍執政,再到二次大戰後法朗哥政權垮台的數十年間,西班牙音樂幾成停滯狀態。大提琴家卡薩爾斯便曾誓言法朗哥政權一日不垮,便一日不回西班牙。 目前西班牙仍問題叢叢,除巴斯克地區及巴塞隆納想自立為國,西班牙南北貧富懸殊所造成的緊張對立也是西國政府的一大隱憂。 西班牙作曲家中最有名的當屬法雅,他寫作曲目衆多,包括數齣芭蕾舞劇,此外盲人作曲家羅德利哥、葛拉納多斯、阿爾班尼士也有許多很好的作品。演奏方面則人才輩出,如鋼琴家拉羅佳,聲樂家卡烈拉斯、多明哥、克勞斯、柏崗札,大提家卡薩爾斯,吉他手葉佩斯(Yepes)、西戈比亞(Segovia)等
-
藝術之旅
到維也納去
一趟電車,一條環狀大道,時空迅變。新哥德式的感恩大敎堂,希臘神殿式的國會大厦,匍匐如甲蟲似的城堡劇場這些十九世紀的建築,在形體及涵容上卻是不盡風華的歐洲文化及歷史。漫步其間,不經意照面布拉姆斯、貝多芬、莫札特等音樂家的雕像,曾經,走在這裡的是他們的屐履,他們的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