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七年由戲劇院、音樂廳、實驗劇場、演奏廳組成的兩廳院落成。音樂廳與戲劇院各具不同、相當完善的表演空間與音響設備,經過十多年的歲月,也經過無數表演節目類型的考驗,在這邁向新世紀之際,仔細回顧一個表演空間的設計,我們彷彿看到她的生命痕跡。
一九六一年貝拉納克博士(編按)出版的《音樂、音響及建築》收錄了五十四座世界知名的音樂廳及歌劇院,這本書後來成爲經典性的名廳導鑑。一九九六年貝拉納克博士又出版了《音樂廳及歌劇院》收錄了七十六座最新資料的音樂廳與歌劇院,該書是依據地區及國家介紹,並不按評價排名,台北的兩廳院列在瑞士之後,亞洲地區除了台灣的兩廳院及日本有七座音樂廳列名該書外,其餘如韓國、香港、菲律賓、新加坡、印度都掛零。
然而,台灣本地的聽衆似乎對我們自己擁有的音樂廳沒有多大信心,而需要國外人士的背書才敢相信我們所擁有的是世界一流的音樂廳。
兩廳院啓用已十一年多,這裡,我們先從回顧兩廳院的建造過程開始,隨著重新調閱兩組顧問之間對於硬體設施尤其是音響工程的意見差異,使我們更能了解表演空間的設計所需的精密思考,與嚴謹的態度,我們將淸楚知道兩廳院在亞洲及世界上的地位,並且更能體認兩廳院藝術呈現的空間及音響美學。
興建中正紀念堂緣起
民國六十四(1975)年政府爲紀念先總統蔣公中正,決議於台北市城中特區內的二十五公頃土地,興建中正紀念園區,並於該年七月成立中正紀念堂籌建小組。於是,八月登報徵求設計,包括: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公園、座席1000至1200席作爲國劇、話劇、小規模演出的國劇院、座席2000至2500席作爲交響樂演奏及大規模表演或集會用的音樂廳。應徵作品要求這四項設計內容須能表達中國文化精神,且以中國傳統建築式樣表現莊嚴宏偉的風格,並有效的應用新穎的建築技術於其中。
從這樣的條件約略可以窺見中正園區的整體風貌應該是傳統的中國式建築群,而非風格前衛的二十世紀建築,主體紀念堂更非西方一貫沿襲的希臘神殿或羅馬及法國式的萬聖堂(Pantheon,有園頂的大迦藍)。兩個表演廳,一爲國劇(chinese opera)、戲劇(drama)小規模演出,屬於多功能的中小型劇場(theater),另一個音樂廳則是爲交響、管弦樂團的大規模演出場地,但同時須兼具集會功能,屬於大規模的多功能(multi-purpose)大廳,這和當時風行的綜合性文化中心、社敎館、公民會館及表演藝術中心觀念非常相近。
但是如果出自這種概念其實不必分爲國劇院及音樂廳,只須蓋建一所混合的多用途綜合性藝術中心即可。也由於不同用途大廳的內部音響設計,如殘響時間(RT)、反射音構造、視覺考量、座席安排、座席數都有不同設計要點,這些基本概念的差異也種下了日後顧問間的意見衝突。
民國六十四年籌建小組收到四十三件應徵設計稿,經初選後遴選五件並要求應徵者提供詳細的設計草圖及模型。經審査後於民國六十五年五月五日錄取和睦建築師事務所楊卓成建築師的設計稿。第一期工程興建中正紀念堂及公園,工期五年,需於民國六十九年完成。第二期工程興建國劇院、音樂廳及地下停車場,需於民國七十六年竣工,較第一期工程相比多了三至五年的籌備時間。
六十七年籌建小組與和睦建築事物所簽約,由該事務所負責兩廳的設計和監造,有關音響(acoustics)、舞台、照明等設計及設備由西德的奇鉅公司和荷蘭飛利普出口公司與顧問專家組成顧問組,此即後來所稱的德、荷小組,合約中附帶重要條件是該小組保證責任,如不成功則負責改善到底。在外形、結構已確定是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的同時,又必須納入(built-in)不容出錯的音樂廳廳內音響、複雜的舞台結構、精緻的照明、噪音的降低、空調及機電控制等蓋建歌劇院、音樂廳的特殊建築工法。
德、荷小組的建議
德、荷小組的庫特羅夫敎授出身於以建築音響硏究著名的德國哥廷根大學第三物理硏究所,在德國亞琛(Achen)大學執敎期間,提出音樂廳側壁反射音的硏究理論相當著名,並曾參與紐約愛樂廳缺失原因硏究,並以具體的模型解析該廳反射音的缺失。民國六十八年二月庫特羅夫向籌建小組提出一篇〈對音樂廳及歌劇院音響設計的論述及建議〉(Comments & Recommendation on the Acoustical Design of the Concert Hall& Opera House)。該論述與建議直接切入有關音樂廳、戲劇院設計的核心問題,文中庫特羅夫敎授透過數據來說明一個好的室內音響所需的要件,簡言之:中頻域500-1000赫茲的殘響時間需在1.7-2.1秒之間,空間印象(spatial impression)是重要條件,第一次反射音延遲時距(ITDG)不超過50/1000秒等等。同時庫特羅夫亦指出,由於音樂廳與戲劇院所需音響條件不同,設計因而有所差別,就連坐椅的編排、座席分配角度線亦不一樣,藉此強調音樂廳與歌劇院是不同的空間與音響。
由於德、荷小組強烈建議將兩廳用途、席位數及不同的音響特性加以劃分,當局因此廣徵國內藝文界人士的意見,民國六十九年十月二十一日籌建小組決定將國劇院作爲西方歌劇、國劇、話劇及舞蹈等等的演出,以適合多元表演藝術用途。
主管兩廳蓋建業務的敎育部於民國七十一年七月委託中興工程顧問社負責統籌、協調及監督和睦建築事務所及各承包商的工作,爲求愼重,中興工程顧問社特別聘請美籍舞台設計及燈光專家霍華(G.T.Harward)與音響專家韋納克拉森(P.S.Veneklasen),審査德荷小組的設計並提出意見。這樣的雙頭馬車作業是很罕見的情況。
爭議與歧異
從德、荷小組,尤其是庫特羅夫敎授與美籍顧問組之間往返的審査文件上可以看出,這兩個顧問組對於兩廳院的用途、規模、廳內音響的觀點等問題,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往返的審査文件上所使用的文詞、語氣、比喩、結論處處針鋒相對,語氣之尖銳,是一般文件少見。
美籍顧問小組對於兩廳院的功能、用途,和德、荷小組所持的觀點有極大的差異,他們的意見規歸納如下:
一、質疑兩廳院籌建小組中建築音響設計師的能力,對此德、荷小組提出各顧問的履歷、設計作品加以駁斥。而對某成員過去只從事公路建築業務一節,德、荷小組也加以辯護。
二、兩廳院應朝多功能的大型會議廳發展,以增加座席數,提高經濟效益,關於這點,美籍顧問以具體數據加以說明:
廳 別 |
設 計 |
寛(M) |
長(M) |
戲劇院 |
德荷 |
27 |
17 |
戲劇院 |
美籍 |
36 (增33%) |
26 (增53%) |
音樂廳 |
德荷 |
26 |
18 |
音樂廳 |
美籍 |
38.5(增48%) |
26(44%) |
對於這點,德、荷小組以嚴厲的措辭反駁,認爲這種想法是外行人的意見,如果兩廳院朝多功能的大廳發展,只能蓋出二流的音樂廳及戲劇院。很明顯的,德荷小組認爲要蓋出第一流的音樂廳必須犠牲座席數,用途也僅限於單一的音樂會或歌劇演出,才能有效的設計出最好的音響。有了德荷小組的堅持,台灣才能眞正擁有典範級的歐洲古典式(或骨董式),承襲歐洲傳統音響美學的兩廳院,後來當局終於放棄在音樂廳內設立大會議廳的構想。
三、對於座席數,美籍小組認爲亦應因爲內部空間的加大而提高,這點德荷小組也以世界知名的音樂廳座席數爲據加以反駁:
名稱 |
容積(M.M.M) |
座席數 |
殘響(sec.) |
寬(M) |
史卡拉劇院(義) |
11200 |
2300 |
1.1 |
26 |
巴黎歌劇院(法) |
10000 |
2100 |
1.1 |
26.5 |
皇家歌劇院(英) |
12200 |
2200 |
1.1 |
23 |
國立劇院(奥) |
10700 |
1660 |
1.3 |
29.3 |
關於音樂廳與戲劇院的外形,德荷小組認爲要將西方傳統音樂廳及歌劇院的建築音響設計融入中國傳統建築格式是一項任務,也是一種挑戰。
四、美籍顧問與德荷小組的其他差異尙有如下:
1.座椅/美方偏好金屬製椅。
2.空調設備/德荷小組認爲美籍顧問不懂最先進空調設備。
3.舞台設備/美籍顧問認爲歌劇院設備繁複,德荷小組卻堅持不該像美式公民會館(public auditorium),這些是必備設施。
4.照明/歐洲注重夜間景觀、廳內及舞台照明,並有法定的安全標準。
5.消防/要有最先進的照明標準,美方推薦美國消防標準,德荷小組則認爲歐洲標準較爲嚴謹。
6.錄音及電子設備附加音效設備
這兩個顧問小組當時的往返文件,充滿了不同觀點的交叉辯詰,今天讀來眞像是一篇篇精采的偵探小說一般,但是德荷小組雖然一再面臨不同意見的挑戰與質疑,卻始終得到決策核心的信賴與支持,否則無法依據庫特羅夫與和睦建築事務所的初衷,建造出亞洲首座「殘響2秒」的音樂廳以及具備轉盤舞台(turntable stage)及先進舞台結構的戲劇院。
兩廳院能否列入世界第一流的表演場地
花費了台幣七十多億元,投入無數人力,並聘請世界知名的兩組顧問人馬耗時十餘年籌備所建蓋的兩廳院,能否列入世界著名音樂廳的排行榜,一直是樂迷所關注的問題,筆者也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對於這個問題通常我並不正面答覆,只說英國其實沒有什麼好的音樂廳,巴黎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爲每一個國家的樂迷都以他們居住城市所擁有的音樂廳或歌劇院爲傲,莫斯科市民認爲莫斯科音樂廳大廳是世界頂尖的音樂廳,就我的經驗是,那裡的鋼琴琴音很美,但在演奏大型管弦樂曲時殘響稍嫌太短。聖彼得堡愛樂廳的前身是貴族會館,形狀是鞋盒型,到過莫斯科講學的貝拉納克博士對該聽的音響效果並沒有多大把握。美國的情況更糟,舊金山戴維斯廳、洛杉磯愛樂廳都經過好幾次修改,始終得不到好評,紐約的卡內基廳被譽爲紐約最好的音樂廳,但它是典型的出租音樂廳,沒有自己優良的駐廳樂團,在世界樂壇的評價沒有波士頓交響大廳高。就我的觀點,台北的兩廳院有幾個特色可以列入世界級的設備:
一、全世界的音樂廳和歌劇院沒有像我們的兩廳院擁有25公頃的腹地,尤其是兩廳院之間隔著非常大的廣場,歐洲三大音樂廳都位在大馬路邊,交通混亂,絲毫沒有景觀可言;而且台北的兩廳院具有傳統中國建築的堂皇、宏偉、華麗、多彩且帶有靜謐的均衡(symme-try)。在國外的音樂廳除了欣賞音樂會外,最大的樂趣便是觀賞建築物,這點兩廳院所能帶來的樂趣絕不遜於國外的任何地方。我帶過許多國外朋友參觀兩廳院,他們的第一個強烈印象是心目中傳奇的紫禁城(Forbidden City)夢幻實現了,無疑的,兩廳院已經與澳洲雪梨位在港灣口的歌劇院一般,成爲台北的地標。
二、兩廳院的空調設備是全世界最先進、噪音最低的系統,每一個座席底下在當初施工時都已經埋設了像棋盤似的通風管道及排氣系統,無聲無息的送出冷氣。台灣幾乎所有的表演場所總是一啓動空調系統便發出轟隆隆的噪音,成爲破壞寧靜環境的殺手,兩廳院的空調系統確實作到了符合NC-20的嚴格要求。
三、對於隔絕外界噪音的吸音及隔音系統採用嚴謹先進施工法,使廳內的噪音抑制到30db以下。歐洲的三大音樂廳,維也納愛樂廳緊接該城的環狀道路,而阿姆斯特丹大會堂周邊有電聯車的往返,都因爲該地的交通而產生噪音。兩廳院的吸音、遮音、隔音防震工程作得非常徹底,絕對是世界一流。
四、內部裝飾很傳統、高貴,令國外人士讚不絕口。唯一的遺憾是音樂廳內爲了良好的背後反射音所裝置的反射遮板(shutter)上所描繪的仕女圖,似乎容易影響聽衆的注意力,而使得許多演奏團體反而不用。事實上將遮板拉下來對音響有很大的幫助。此外,第二次大戰以後興建的音樂廳,由於寸土寸金,很少有音樂廳能像兩廳院一般,在室內的通路、階梯、迴廊、會廊的設計擁有那麼從容、寬大的空間,這使兩廳院的內部交通動線非常流暢,也是第一流的設計。
五、兩廳院的服務人員與義工的服務態度非常友善。有一些歐洲音樂的服務人員是不支薪的,完全靠小費,販賣節目單,帶領聽衆尋找座位寄物等工作的收入,筆者在歐洲的歌劇院常會碰到一些惡形惡狀的服務人員強迫推銷節目單或劇本而不找零錢或強索小費等惡行。在這一點上,兩廳院的服務人令人衷心感佩,有些甚至已經服務超過十年,但接待態度並沒有因此而怠惰,這一點頗値得嘉許。
六、兩廳院所擁有的鋼琴之多也居全球之冠,多達四十八台專業演奏的鋼琴比一般音樂院還多,簡直可以開一所鋼琴音樂院。
音響品質
最後,恐怕是一般樂迷最關心的問題,兩廳院的音響品質的評價。七十六年當兩廳院完工後,於該年八到九月間進行設備及音響效果測試,再於十到十二月做節目測試,測試的問卷是根據貝拉納克博士所硏發的十一項,包括親近性、殘響、溫暖、融合平衡等等,通常這個階段的測試以及微調稱爲整音(tuning),務期使音響效果達到預期的規格與標準。當年十月六日的啓用音樂會演出了國內音樂家的創作,國人首次聽到了音樂廳所發出來的新奇音響。當時兩廳院所做的客觀音響測試均符合合約的規格,但主觀的音響測試部分卻意見分歧,因此在報章上出現了不少負面報導。
因爲長久以來,國內的聽衆習慣了國父紀念館殘響短但聲音淸晰的音響,或是台北市社敎館使用很多木格子製造出的擴散音場,從來沒有聽過由舞台傳出的直接音、緊隨著由天井、側壁以及包廂大理石牆面傳來的許多旺盛的反射音群及殘響兩秒的餘韻,這種新穎的聲音讓聽衆覺得不習慣,於是開始對音樂廳的音響效果議論紛紛,甚至有人斷言音樂廳的音響效果沒有國父紀念館好。
經過十年的歲月,國內聽衆的耳朶逐漸習慣了音樂廳的音響特性,進而對兩廳院的音響效果也有了比較正確的評價。和庫特羅夫敎授所注重的殘響2秒,側壁反射音的ITDG値爲20/1000相比,音樂廳的音響測試値在側壁反射音爲39/1000,但由於不同的測試點會產生不同的測試値,除正中央座席測試稍差以外,大約和這一標準接近,可列入尙優。
目前許多聽力較佳或是常到國外欣賞音樂的樂迷,時常指出的缺點:1.某些樂器如低音提琴發出的低頻較混濁、沒有質感,管風琴所發出的低音不夠厚實。2.管弦樂齊奏時殘響尙可,但包括低音大鼓(bass drum)以及弦樂低音撥奏時的殘響感不夠厚實。3.鋼琴的高頻不夠華麗(brilliant),音色稍嫌晦暗、解析力或質感(texture)稍嫌不夠。4.樂器音像(sound image)不夠淸楚,會飄移。反倒是戲劇院的音響效果問題較少,也比較受聽衆的肯定,歌詞、台詞不但淸晰。樂團奏出的聲響、質感、低音頻的解析力都比音樂廳好很多,從測試的資料來看,問題也比較少。
一個好的表演廳的音響美學基本上是需要經過時間的醞釀,隨著建築材質的趨於穩定,及隨時的測試與調整,聲音的質感才能逐漸有成熟、完美的呈現,因此,仔細觀察一座表演廳,我們似乎也能看見她成長的生命痕跡。
編按:
貝拉納克博士在他的著作中,除了硏討形成優質音樂廳的要因之外,並附有詳盡的照片、圖片與測試數據。貝拉納克曾於1998年親臨台北造訪國家音樂廳,在作者曹永坤等人的陪同下參觀並調閱了相關測試資料報吿。
文字|曹永坤 資深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