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凡夫,2020年攝於布達佩斯。(周凡夫夫人 提供)
追憶與悼念 In Memoriam

悼念香港資深樂評人 熱情的笑顏——周凡夫

7月7日晚間,資深評論人周凡夫(原名周卓豪)因腎衰竭病逝於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享年71歲。

周凡夫曾任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副主席,40多年來從事藝文寫作孜孜不倦,出版過音樂與文化評論相關書籍十餘本。對香港藝術界,特別是音樂界貢獻卓越。評論橫跨各表演藝術領域,文章不但散落中港台澳,對於藝術政策等研究更有獨見之明。2005 年獲頒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獎章,以及 2011年獲港府頒榮譽勳章,以表揚他長期積極推廣古典音樂及藝術欣賞所作的非凡功勳。

周先生長年為《PAR表演藝術》雜誌撰文,為台灣讀者帶來於各地參與藝文活動的觀察、分享與見解,字字珠磯備受推崇。感念他的付出,本刊特邀指揮家暨音樂學家張己任為文紀念,回憶其熟識點滴,從一場音樂會裡,紀念他為人的熱情。

7月7日晚間,資深評論人周凡夫(原名周卓豪)因腎衰竭病逝於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享年71歲。

周凡夫曾任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副主席,40多年來從事藝文寫作孜孜不倦,出版過音樂與文化評論相關書籍十餘本。對香港藝術界,特別是音樂界貢獻卓越。評論橫跨各表演藝術領域,文章不但散落中港台澳,對於藝術政策等研究更有獨見之明。2005 年獲頒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獎章,以及 2011年獲港府頒榮譽勳章,以表揚他長期積極推廣古典音樂及藝術欣賞所作的非凡功勳。

周先生長年為《PAR表演藝術》雜誌撰文,為台灣讀者帶來於各地參與藝文活動的觀察、分享與見解,字字珠磯備受推崇。感念他的付出,本刊特邀指揮家暨音樂學家張己任為文紀念,回憶其熟識點滴,從一場音樂會裡,紀念他為人的熱情。

6月14下午在香港的周凡夫傳了這張在1981年我跟他全家在香港出遊的相片給我。當時偷懶沒有及時回覆他,沒想到時光飛馳,一下子就過了三個禮拜,7月7日卻傳來周凡夫病逝的消息!

看著這張照片,不知怎地,照片的影像模糊起來,心中卻感到那時在周凡夫家中時的溫馨,一起出遊時的歡樂,他那永遠帶著廣東腔的聲音;眼前也浮現他家老大Ken那時帶著幾乎遮了半張臉的眼鏡、以及滿臉稚氣說起話來卻老氣橫秋的模樣、嫂夫人的親切、還有周凡夫那張永遠讓人覺得在微笑的容顏……

1981年我仍住在紐約,會到香港,是再次應邀客席指揮香港的「泛亞交響樂團」,這場訂於7 月5日在香港大會堂演出的音樂會,除了是「泛亞交響樂團」成立五周年的紀念音樂會以外,還是一場以「台灣」作為主題的音樂會。更特別的是在這場音樂會中演出了因為政治因素被塵封了將近40年的台灣作曲家江文也的《台灣舞曲》!那是40年來,這首樂曲重新「出土」的第一次亮相!而且也同時把當時享譽日本及台灣樂壇的台灣籍女高音邱玉蘭介紹給香港的音樂界。而以「台灣」為主題,卻與周凡夫有密切的關係。

雖然早在一年前,我已接獲「泛亞」的指揮邀約,但由於諸多原因,演出內容卻要到當年的5月才有較明確的決定。當時的節目原定為馬水龍的《義俠廖添丁》組曲、馬思聰的《山林之歌》、江文也的《台灣舞曲》,以及由邱玉蘭擔任獨唱的義大利歌劇選曲。雖然對這個曲目一直覺得缺欠平衡,但當時並沒有想到更好的改進方案。

6月中旬,我抵達香港的那一天,打了通電話給周凡夫,原本是問個安的電話卻講了一個半小時,在電話中談到了曲目的缺憾。言談中,他說:

「在海外,一般對台灣的管絃樂作品仍然是十分陌生的,以我上次到台灣的接觸與印象看來,我相信台灣這幾十年來一定培養了不少優秀的作曲家,可是在香港,卻極少知道這些人的作品,目前在海外的指揮家中,對台灣的作品有了解、而又願意把台灣作品有系統地介紹給海外聽眾的人,目前好像只有你一個!你何不把這場音樂會變成一個以台灣作曲家與演奏家為中心主題的音樂會呢?其實你的曲目已經表現了這個意向,只是你自己可能還不曾查覺到。」

王宇光,跳舞20年的此刻廣告圖片
志工的真心話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