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守成與創新

走在慕尼黑的音樂天地中

出了慕尼黑機場到市區,高速公路兩旁夾道高高低低的樹,生意盎然。市區則街道寬廣,市容整齊,建築雄偉。古典與現代在這裏相互交融,真是一個美麗的城市!

慕尼黑面積三百一十平方公里,人口約一百三十萬人,是柏林、漢堡之後德國第三大城,也是德國南部巴伐利亞邦的首邑,位於北緯四十八度,相當於我國哈爾濱市之北,濱臨多瑙河支流的伊薩(Isar)河畔,距離阿爾卑斯山邊緣約五十公里。

慕尼黑是歐洲最重要的文化與藝術城市之一;它擁有五十多個博物館,私人畫廊三千家以上。音樂廳與歌劇院至少有七十座,其中由傑利畢達克領導的慕尼黑愛樂交響樂團及由達衛斯(Sir Colin Davis)指揮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ayerischer Rundfunk)等,都是世界一流的樂團,演出時,往往一票難求。

慕尼黑是啤酒的故鄉,擁有六家啤酒廠,著名的「十月啤酒節」(Oktoberfest),源自1810年路易王儲(Kronprinz Ludwig)與德樂莎公主(Prinzessin Therese)的婚禮。自1811年至今,每年於德樂莎草場(Theresienwiese)均舉行爲期十六天的啤酒節,約有五百萬人次參加,一次可以喝掉四百萬公升的啤酒,同時有十幾個樂團現場演出,這是全世界最盛大的民俗活動。

慕尼黑──德文München,英文Munich,源自Munichen這個字,意思是「小傳道士」。1158年6月14日魏爾富(Welfen)家族的國王紅鬍子菲特烈.巴巴羅撒(Kaiser Friedrich Barbarossa)於奧古斯堡城(Augsburg)的「國會」,首次以「Munichen」之名,簽署一紙正式的文獻,以和解一場叔姪爭奪鹽商所必經之橋樑和市場的糾紛。國王巴巴羅撒的叔父──奧圖主教(Bischof Otto),也是福來興(Freising)區之主教,同意原有的勢力和產業,讓予其姪獅子亨利公爵(Herzog Heinrich der Löwe)。

亨利公爵拆了奧圖主教的橋樑,並在伊薩河前端造一座新橋,開闢一處市場,使成爲鹽商必經之地,繁榮地方。就在新造橋樑處已有墾荒者在此定居,他們是一羣小傳道士(Mönchen),並在瑪利安廣場南側建立了一座頗具規模的彼得教堂(Peterskirche),亨利公爵於是在慕尼黑北方九十公里處的橡樹地方(Eichstätt),新建修道院,以安頓這些傳道士。這就是慕尼黑以金色爲底,身著黑袍小傳道士爲市圖之由來。

秋、冬季是慕尼黑歌劇的季節,室内和露天,較具代表性的表演場所如下:

室內:

國家歌劇院(Nationaltheater

原爲巴伐利亞王國的國立劇院,位於皇宮(Residenz)的首善之區,面臨馬克斯若瑟廣場(Max-Joseph-Platz)。劇院建於1818年,當時曾舉辦公開設計圖比賽,很意外地竟由年僅廿一歲的新人──費雪,獲此殊榮。建築採希臘式,有厚重的外牆。外觀氣勢雄偉,内部富麗堂皇,是世界上有名的歌劇院之一。1860年時巴伐利亞國王路易二世(König Ludwig II)曾禮聘華格納(1813-1883)擔任宮廷音樂隊的指揮,因此慕尼黑的音樂盛極一時。華格納《尼布龍的指環》以壯麗的舞台效果和複雜的音樂而聞名。此劇長期演出,座無虛席,可算是國家歌劇院的金字招牌。

此外,慕尼黑的音樂之子──理查史特勞斯(1864-1949),誕生於慕尼黑,乃是近代音樂的大作曲家。曾就讀於慕尼黑大學,擔任慕尼黑國家歌劇院的指揮和任教於慕尼黑音樂學院。

海克拉斯廳(Herkulessaal

位於皇宮區内的海克拉斯廳又名「大力士廳」,啓用於1953年,以提供古典獨奏音樂會爲主,節目相當密集。廳内有一千五百個座位。ARD第一電視台舉辦的音樂會優勝得獎者、靑少年樂團和靑少年獨奏會,經常在此演出。

嘉施泰文化中心(Kulturzentrum Gasteig

新成立的嘉施泰文化中心,建於1979年至1985年,是個綜合性的文化中心,位於伊薩河畔。它以獨特的現代建築和優良的音響效果而聞名,有二千五百個座位,經常有一流水準的大型交響樂團在此演出。

露天音樂表演也可擧出三處爲其較具代表性的地點:

行人徒步區、瑪利安廣場(Marienplatz

瑪利安廣場是1158年起慕尼黑的發源地與市中心,1972年慕尼黑舉辦第廿屆奧林匹克世界運動會,同時完成地下捷運系統,此後並開闢爲行人徒步區。廣場中央自1638年起即豎立聖母像石柱,以感謝護佑篤信天主教的慕尼黑市民。祇要是好天氣,無論白天或是夜晚,這裏熙來攘往,通常可看到街頭藝人、畫家和音樂家在此表演。巨大雄偉的哥德式建築物是現今的市政府,建於1867年,市政府中央樓塔八十公尺處,有音樂鐘,每天在十一、十七和廿一時都有的表演;音樂鐘表演的主題在中層,是爲了紀念威廉五世公爵(Herzog Wilhelm V.)的婚禮,下層是製桶匠之舞蹈,最上層是雞啼。一場音樂鐘的表演約爲12½分鐘。是外地客觀光的重點之一。

英國公園(Englischer Garten

英國公園位於伊薩河畔,大學附近,是一座自然生長公園。1792年起啓用,佔地三千七百平方公里,長約五公里,寬二公里。園内有大小湖泊,小橋、流水、馬術學校等,和一座在1790年由淸朝饋贈的「中國塔」(Chinesischer Turm)。年輕人白天喜歡去,夏天時,常有露天音樂會。

奧運村體育館(Olypiastadion

如果喜歡流行音樂的話,二百九十公尺高的電視轉播塔下,七萬五千平方公尺透明的丙烯酸有機玻璃大帳蓬内,提供座位七萬五千個,這裏常有知名的流行音樂歌手在此舉辦演唱會。不久前,來自美國的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曾在此演出,轟動一時。

除此之外,傳統的巴伐利亞音樂及舞蹈,每天總在瑪利安廣場附近一個具有四百多年歷史的Hofbräuhaus餐廳演出,除了欣賞傳統的音樂舞蹈之外,還可暢飲HB啤酒,品嚐德國豬腳配酸白菜,感受一下巴伐利亞人的熱情率性與不拘小節。如路經教堂,也可以順便入内參觀一下,因爲時常有樂手正在練習彈奏管風琴。若能現場聆聽教堂内巨大管風琴的彈奏,也別有一番情趣。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吳銀杏

成功大學外文系畢,德國慕尼黑Goethe學院進修。現任高雄德國文化中心祕書,並於成功大學、台南師範學院、高雄醫學院敎授基本德語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