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樂團客座指揮陳燮陽(陳燮陽 提供)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COVER/香港篇

香港中樂團十五年來的成長變化

香港中樂團很可能是樂手編制規模最大,平均水平最高的中樂團。今年,它剛度過十五年來最漫長的一個樂季。

香港中樂團很可能是樂手編制規模最大,平均水平最高的中樂團。今年,它剛度過十五年來最漫長的一個樂季。

於一九七七年十月十四日在第二屆亞洲藝術節舉行成立首場音樂會,展開第一個樂季的香港中樂團是市政局直接管轄的藝團組織,每年樂季之終始也就配合財政年度,從每年四月到翌年三月底舉行,迄今已經十五屆。

不過,香港中樂團的歷史可追溯至一九七二年。當時爲慶祝香港大會堂啓用十周年,由琵琶演奏家呂培原領導,盧家熾出任團長,組成十五人之中樂隊舉行誌慶音樂會。其後市政局繼續贊助該團演出,樂手增至三十人,王震東亦繼呂培原移民之後出任指揮,並根據社團條例註冊,定名爲香港中樂團,到七五年樂手增至四十六人。王震東之後,先後由陳能濟、郭迪揚、于粦擔任過指揮。

吳大江爲樂團打基礎

一九七七年四月,市政局通過香港中樂團職業化計畫,並自新加坡將吳大江請回來擔此重任,出任音樂總監。香港中樂團的英文名字亦由The Hong Kong Chinese Music Orchestra,改爲現時的Hong Kong Chinese Orchestra,自此香港組成了直到目前仍是唯一的職業中樂團體。

吳大江於一九八五年五月約滿離職,音樂總監職位空懸了近一年,才邀得關迺忠於八六年三月繼任第二任音樂總監,關迺忠做了四年,於九○年三月約滿,改任首席指揮,音樂總監一職,懸空至今。

在吳大江任內,於陳能濟、張永壽等人的協助下,曾策劃一系列專業訓練,供不同門派、背景的樂師,在演奏技巧上統一,提高樂師之理論修養,專業樂團意識,及職業道德,且大力鼓勵作曲家爲中樂團創作大型中樂作品,將現代作品技巧引入,藉以擴展樂團的表現力和曲目風格、內容,提昇樂師的演奏水平。

在吳大江掌舵期間,樂團更創立了委約作曲制度,廣泛地委請香港、大陸、台灣及海外華裔作曲家,甚至歐、美等地的外國作曲家爲樂團創作新曲,此一制度維持至今,委約創作和委約編曲的作品,早已超過千首之數,成爲中樂團發展過程中,所獲得一重大成果。

在吳大江任內,還實現了將樂團地位提高,並帶到國際樂壇的夢想,於八二至八四年間,樂團先後在吳大江指揮下,訪問澳洲、日本和南韓。

關迺忠四年灌四唱片

關迺忠任內的四年,採用「平衡」策略,不論是古典與前衛,嚴肅與通俗,娛樂性與敎育性,均力求兼容並蓄,不僅將樂團帶到可容萬人的紅磡體育館去舉辦大型普及音樂會,還不惜將樂團樂器之排位作了極大改動,以尋求更佳音響的可行性。

在關迺忠的帶領下,香港中樂團自八七年三日至八九年九月間,先後灌錄了《梁祝/拉薩行》,《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穆桂英掛帥》及《香港中樂團專輯》四張唱片,同時,香港中樂團並先後應邀到北京(八七年五月)、台灣(八八年五月)和東京(九○年三月)演出。

樂團目前的編制分爲四個樂組──弓弦、彈撥、吹管及敲擊,採用傳統及新改革的各種樂器,低音部分採用的是改良的革胡及低音革胡,而非西洋樂器的低音大提琴,成立之初,全職樂師五十人,兼職廿五人,第四樂季開始設立四個聲部組長,全職樂師亦增至七十人,到八六/八七樂季,編制已擴展爲全部全職樂師八十五人。現職八十五人中,還包括一位團長兼助理指揮,十五位首席樂師,七位助理首席樂師。

香港中樂團在最近一個樂季中,共演出了一一七場,包括定期音樂會,在各社區舉行的外展節目,和免費爲學校舉行的音樂會,吸引聽衆超過十萬名。

困擾問題不少待解決

香港中樂團十五年來雖然成績輝煌,但亦備受困擾,在樂團發展路線方向上,一直有「交響化」在學術性及實踐性上的爭論,樂團管理行政階層和樂師間的關係,亦存在一定矛盾,加上樂師內部亦存在一些派性和權力爭執,樂師普遍士氣不足。

此外,香港中樂團一直是市政局此一龐大官僚架構下的組織,經費亦全由市政局資助,中樂團應從市政局架構獨立出來發展的爭論,亦遲遲無法落實。

另一方面,近些年來,樂團的上座率波動極大,票房成爲樂團最大壓力的來源。今年五月,在遲遲未能覓得音樂總監的情況下,有關方面宣佈採用「三頭馬車」制度,聘請上海指揮夏飛雲任駐團指揮,陳燮陽任首席客座指揮,並升任黃安源爲助理指揮,此一委任,更引起外間對夏飛雲、黃安源指揮、管理樂團、及安排節目能力的強烈質疑,風波不少。

各種風風雨雨中,今年九二至九三樂季亦延遲於九月才開始,上一樂季也就延長了半年,成爲十五年來最長的一個樂季,不過,如果種種問題仍不解決,繼續積聚下去,未來的樂季對於中樂團某些人士來說,仍然會是漫長的一年。

 

特約報導|夏漢華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香港中樂團十五年來雖然成績輝煌,但在樂團發展方向上,一直有「交響化」的爭論。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