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臺灣的國樂界,根本上,有很多人連觀念都還很混淆。所謂「國樂」,應該是只要在中國版圖之內的各民族音樂都算,不論宗敎信仰的差異和文化背景的分別。我們不該有大漢族的沙文心態,硬將國樂的範圍限定在中原地區,更不能妄圖以某地的音樂來代表國樂的全面,正如我們不能僅以滿族的「旗裝異服」(對中原而言的異邦之服)來代表中國歷代的服裝一樣。然而事實上,臺灣國樂界的確有不少人是以「旗裝異服」式的片面觀念來理解國樂。
其次,臺灣國樂界所謂「執牛耳」的領導者,其實多半是半路出家又成不了家的「音樂家!?」,有人甚至連譜也看不懂,而這樣的人遍布在學院中「傳道授業」,自然解不了學生的「惑」,也自然使國樂界中前浪後浪雖不斷蜂湧而來,卻始終無法帶動國樂的發展。文憑高學歷、專業低水平的臺灣國樂界素質遠落於大陸國樂之後,也正肇因於此。
除卻專業學識素養不夠,國樂界的當家們缺乏世界性的識見,只知競爭地盤,而無學術和技巧的鑽硏之心,在在使得國樂的整體進展滯礙不前。
尋根的盲點
當然,拜政策開放之賜,兩岸文化交流日深,大陸藝人絡繹來臺,爲此間國樂界帶來不小的衝擊,從而也產生一些正負面的影響。通過交流,對此間國樂的藝術技巧、層次確有提昇作用;然也因長期的封閉、尋根的熱潮、對彼岸國樂發展的情況認識不足,再加上媒體誇張的報導,使此間國樂人士產生盲目崇拜的心態,忽略了尋根而外,更應尋「眞」。
再者,國內樂團在演奏大陸國樂作品時,常因對其歷史文化、背景、地理環境的不求甚解,以致往往只是演其音符,卻奏不出精神眞髓。中國音樂本屬一種語言音樂,甚少演唱的純音樂,地域性的限制特強,所以演奏者與指揮者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硏究了解,才能演奏出作品的精神原貌,否則「北曲南奏」,神韻盡失。當然,一個好的指揮家、演奏家,可以通過理解,再加上自己的演繹,將一些地方性強的作品予以昇華、音樂化,成爲好的演奏。然而不可免的大前提是,演奏者必須具備一定水準的音樂學識涵養。
可是國樂人士的保守、固執、不長進,是頗令人無力的。在各種西洋音樂會的觀眾席中,甚少看見國樂界人士在座,而習西樂者卻常爲尋民族的特色,去參加國樂音樂會。相形之下,欲提昇國樂的藝術層次,不啻緣木求魚。心胸狹隘、視界不廣、學習意識的老化,只有使得國樂圈與社會的隔閡加深。音樂除追求藝術境界的提昇,總還要擔負社會敎化的功能,然如此「自我設限」的心態,如何追得上快速變遷的社會?如何留得住現代人匆忙的脚步?惡性循環的結果,勢難免江河日下的命運!
蓬勃的假象
也許會有人說,國內國樂演出很多,何來沒落淘汰之說?其實密密麻麻的演出場次,不過營造出一種蓬勃的假象。要演奏好一首作品,常需要密集多次的練習,一個場次的所有曲目需時更久,而國內樂團要應付如此頻繁的演出,欠缺練習,只有敷衍一途,更不夠水準。
此外,新作品的缺乏(此情形兩岸皆然,肇因不同,容後再述)也是諸多演出乏善可陳的主因之一。只要是琵琶演奏,就免不了有《十面埋伏》;笛子演奏就有《天山之春》,二胡則不漏《二泉映月》、《新婚別》,連最基本的新鮮感都沒有,如何吸引觀眾?好比飯桌上餐餐都是鹹魚,怎麼下飯呢?雖有「北京鹹魚」「上海鹹魚」」「臺灣鹹魚」之別,終究還是鹹魚!
其實臺灣並不缺創作人才,問題在於有沒有人敞開胸懷接納新作品?是不是肯提供機會、空間給有心爲國樂創作的作曲家?是不是肯放棄門戶之見,放棄因自卑而產生的自大,爲提昇國樂而努力?
在臺灣,國樂想要全面提昇,長期發展,各個團體的策畫者、領導人首先必須改變小集團的封閉作風,多花時間在學術硏究上,少費力氣在是非爭鬥中;加強本身的專業水準,了解社會的需求,確定音樂發展的目標;擴大視野,接受不同形式不同種類的音樂,使各方人才皆能爲我所用;同時更必須排除公式化的音樂型態,一首曲並不是只有一種演奏形式。
具體的作法
至於政府方面,除目前文建會所作的努力之外,還必須結合民間的國樂團體來積極推動,不要只在口頭上嚷嚷發揚國樂,盡做些形式上不切實際的宣傳。比較具體的作法,必須從制度的建立、改善入手:
1.建立專家制度。藝術家不是公務員,不能以一套「公務人員任用條例」硬加在藝術人才的延攬上,處處要文憑、講學歷。唯有提供一個完善的創作環境才能留得住眞正的藝術人才。
2.確立作品評鑑、鼓勵制度。要有夠水準的評審,才能選得出夠水準的作品;繼之予以適當的等級區分、鼓勵,大師有大師的行情,學生有學生的價碼,不能一視同仁。有了豐富優秀的演奏資源,音樂藝術才有新血可換,否則只是個患了壞血病的O型小孩,無藥可救。
3.加強宣導,改變各類團體狹隘的意識型態,提昇學術硏究的水準。
4.落實基層的國樂敎育,培養聽眾人口。
籠籠統統,講了很多,總歸幾句話:建立音樂世界觀,接納各方人才,提昇專業素養;政府有正確的政策引導,民間戮力整體配合,臺灣的國樂才有發展的希望。
關於大陸國樂界的現況,說來更令人沮喪;將來的發展也許比臺灣更不可期。
共產黨一向視文藝爲戰略性的武器,所以文革前曾經有過非常優秀的樣板戲。但開放以後,受到外來的政治、社會、文化衝擊太大,政府幾已無暇顧及文藝發展。一般民眾則敎育水平太低、文盲太多,基於崇洋的心態,他們對外來文化幾乎是毫無選擇地接受,完全無從分辨好壞。而國樂團體根本不敢開音樂會,因爲沒有聽眾、觀眾;國樂工作者則必須在傳統音樂中加入西洋的電子琴、爵士鼓、吉他……之類的樂器,以迎合觀眾口味。
大陸的問題關係到政經文化的全面,他們爲了經濟發展,犧牲了太多傳統的東西。
採訪整理|區桂芝
吳大江
台北市立國樂團指揮。1974年創立新加坡人民協會交響樂團、華樂團、舞蹈團、合唱團並擔任總指揮,1977年創立香港中樂團並任音樂總監及指揮。爲影視作曲約百部之多,前後也編寫中國民歌及中西樂作品五十多首。
國樂想要全面提昇,長期發展,各個團體的策劃者、領導人,首先必須改變小集團的封閉作風,多花時間在學術硏究上,少費力氣在是非爭鬥中;加強專業水準,擴大視野,排除公式化的音樂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