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家們齊聚,左起黃瑩、林聲翕、趙琴、韋瀚章及黃友棣。(黃瑩 提供)
里程碑 Milestone 里程碑

歌詞瑰麗,樂韻飄香 悼念野草詞人韋瀚章先生

「……且莫問:前程能幾?半世週旋貧病債,近年來更嚼孤零味,吾命運,豈如是?半生酷愛雕蟲技,苦沈吟,尋詩覓句,把閑情記,往事那堪回首看,由他消沈自萎。但樂得,人隨心喜。……」這是一代歌詞大師韋瀚章敎授於七十歲時回首半世人生所撰〈金縷曲〉,從詞句中窺得韋敎授伶仃一身,雖貧病交迫也不改其志,致力於中國歌詞創作的高風亮節。如今大師已於二月二十七日病逝香江,斯人已矣,與韋敎授在中國樂壇上有「歲寒三友」情誼之稱的黃友棣先生,特應本刊之邀,爲文追念大師一生爲提升中國歌詞創作所作的貢獻。

「……且莫問:前程能幾?半世週旋貧病債,近年來更嚼孤零味,吾命運,豈如是?半生酷愛雕蟲技,苦沈吟,尋詩覓句,把閑情記,往事那堪回首看,由他消沈自萎。但樂得,人隨心喜。……」這是一代歌詞大師韋瀚章敎授於七十歲時回首半世人生所撰〈金縷曲〉,從詞句中窺得韋敎授伶仃一身,雖貧病交迫也不改其志,致力於中國歌詞創作的高風亮節。如今大師已於二月二十七日病逝香江,斯人已矣,與韋敎授在中國樂壇上有「歲寒三友」情誼之稱的黃友棣先生,特應本刊之邀,爲文追念大師一生爲提升中國歌詞創作所作的貢獻。

歌詞大師韋瀚章先生,在今年二月二十七日晨病逝於香港銅鑼灣聖保祿醫院。音樂同仁,皆感哀傷。韋先生在民國前六年(1906)誕生於廣東省中山縣。在憂患連綿的一生中,却能替我國歌詞創作闢出一個新境界,實在値得我們敬佩。

韋先生提出「詩樂再結合」的主張,以糾正誦詩而不唱詩的錯失,乃是極爲正確的見解。他最先使用「歌詞」代替「新詩」的稱號。當年他與黃自先生同在上海音專任職之時合作〈抗敵歌〉、〈旗正飄飄〉,詞與曲都很有分量,爲我國抗戰歌曲留下光輝的紀錄。他們合作的《長恨歌》,是我國第一部淸唱劇。「淸唱劇」也是韋先生創用的名稱,代替當時沿用的音譯名詞「康塔塔」(cantata)。他與黃自先生合作編訂中小學校音樂課本,後來又與林聲翕先生在香港編訂中小學校音樂敎材,創作了不少新歌詞,爲學校音樂敎材增添了無限生機,這些都是韋先生推廣樂敎的功績。

敦厚性情,深得衆望

韋瀚章先生一生淡薄名利,因爲沒有財產物業的束縛,就能積福在天,詞作之中,毫無油汚俗氣;又因具有仁愛慈祥的品德,態度融洽和諧,日常處事,深得人人敬重。韋太太吳玉鸞女士是一位難得的賢內助,兩老同甘共苦,歷經人生的駭浪驚濤,二十年前因病逝世;韋先生一往情深,寫下至情至性的〈鼓盆歌〉,使讀者無不黯然淚下。他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敎徒,兼有儒家風範,朋友們對他皆表敬愛之忱,學生們對他常懷感激之心,終生敬他以父執之禮。他沒有兒女,但有侄兒與侄女對他照顧周詳,這是福人者得福的最佳實例。十九年前,黃瑩先生賀他七十一大壽,曾寫〈野草讚〉,極能寫出韋先生的風貌:

不與繁花競豔,不和大樹爭高。

經多少風吹雨打,雪凍霜凋;

依然是生機盎然,灑脱逍遙。……

堅苦卓絕,實至名歸

一九五○年,在國內赤禍蔓延之際,韋瀚章先生從上海南遷香港。在一九五九至一九七○年的十二年間,應聘赴馬來西亞北婆羅洲文化局,擔任華文編輯曁出版主任,並代理局長職務。他忠於華僑文敎,成績傑出,甚獲佳評。一九七○年,香港基督敎文藝出版社聘他返港,重新修訂《普天頌讚》集內的歌詞。一九七八年應香港音專之聘,擔任校監及敎導歌詞創作,連續十年,從未間斷。

一九七二年,中國廣播公司舉辦「中國藝術歌曲之夜」,演唱他與黃自先生合作的《長恨歌》,並在台北舉行歌詞創作講座,情況至爲熱烈。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先生聘他到校中講學,贈他以哲士榮銜。翌年中廣在台北實踐堂舉辦「韋瀚章詞作音樂會」,成績傑出。僑委會嘉許其成就,頒贈他以海光勳章;其後又贈他華僑文藝創作獎,獎金雖然不多,但意義極爲重大。

一九八三年,國家文藝基金委員會第八屆國家文藝獎頒贈他特別貢獻獎。次年,中國文藝協會又贈他榮譽獎,堪稱實至名歸。

歌詞之中蘊藏樂境

韋先生自謂其詞作心得,可概列爲三項:

聲調和諧悅耳,以加強音樂效果。

句度長短相間,以避去呆滯節奏。

押韻恰稱詞情,使詞與樂更配合。

韋先生所作歌詞,除了字韻鏗鏘,甚利於唱;更在歌詞之中,蘊藏著一個音樂境界。這個音樂境界,甚利於作曲者與奏唱者用爲發展之材料,乃是歌詞創作時珍貴成就。昔日蘇軾讚美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李漁在居室能「闢窗爲畫,畫即是窗」。今之韋瀚章則「詞中有樂,樂化爲詞」,實在堪與古代藝人媲美。例如,韋先生所作〈日月潭曉望〉末段:

窗隙透晨風,睡意還濃;

半山禪寺却鳴鐘,

且聽聲聲傳隔岸,「醒吧,痴聾」!

這音樂化的詩句,就不是一般作者所寫得出來。鐘聲是音樂的境界,利於琴聲發展。詩中涵意甚深,可能不是每個讀者都了解。這個「隔岸」,實在並非獨指日月潭的隔岸,而且亦指海峽的隔岸,太平洋的隔岸;因爲當年美國承認了中共,使這位愛國的詞人心中痛楚不已。

這首詞曾經引起許多位詩人和韻。韋先生交給我爲之作成合唱組曲〈漣漪〉與〈花信〉,都曾由中廣合唱團於音樂會中演出。

另一首韋先生所作的〈天祥道中〉末段:

我愛山容嫵媚,問山看我如何;

放懷仰首恣呵呵,引動群山笑我。

前一句讀過稼軒詞的人都不難了解,後句則具有深厚的音樂境界,暗藏山鳴谷應的回聲效果,實在不是一般人能夠寫得出來。

誠如《筍子.勸學篇》所說,「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韋先生所作的歌詞,因爲蘊藏著音樂境界,就好比玉潤山林,珠明崖岸。

歌詞發展於樂敎之先

韋瀚章先生並非作曲者,而他所作的歌詞,却是產生樂曲的泉源。事實上,若無優秀歌詞,即無法產生優秀歌曲。要使樂敎成績輝煌,第一步工作便是培養更多創作歌詞的能手。

常聞眾人惋惜世風日下,許多憂時之士,力主嚴禁靡靡之音,以正人心,以淨社會。其實,最好的方法,乃是從根做起;因爲治本勝於治標。

昔日希臘英雄雅遜(Jason)率領五十勇士乘船渡海取金羊皮,航經妖女島。妖女們的歌聲,常使船上的水手們難以抵抗誘惑,總是跳入海中,有去無還。一般船主們,慣於用蜜蠟封著水手們的耳朶,以避眾人受到誘惑而喪生。但雅遜却敎眾人齊聲高唱壯麗的正氣歌聲,掩蓋了妖女的迷人音調,終於他們克服了重重險阻,勝利歸來。由此啓示,只要我們發揚壯麗的正氣歌聲,不必廝殺,就足以戰勝邪惡。

要發揚壯麗的正氣歌聲,首先要創作多量優秀的歌詞。爲此之故,我們重視韋瀚章先生的成就。我們懷念這位歌詞大師的功績,必須切實培養更多後繼人才。程瑞流先生曾作〈岡陵頌〉以賀韋先生的壽辰;詞中佳句琳琅,堪作韋先生的畫像:

「旗正飄飄」風雲壯,

歌聲慷慨似雷霆。……

情豪放,志堅貞,

筆有長鋒勝甲兵。

平生南來北往,海外任飄零。

砥石冰淸,樂天渾忘歲月更。

立德化人,樂道超然丰采盈。

岡陵不老,松柏常靑;

嘉言被四海,懿行享遐齡。

 

文字|黃友棣 前香港珠海學院音樂教授,著名作曲家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韋瀚章歌詞作品年表

1932 〈思鄕〉、〈春思曲〉 (與黃自首次合作)

   〈五月裡薔薇處處開〉 (勞景賢曲)

   〈抗敵歌〉、〈旗正飄飄〉 (黃自曲〉

   〈長恨歌〉 (黃自曲)

1933 〈採蓮謠〉 (黃自曲)

1937 〈白雲故鄉〉 (林聲翕、李中和曲)

1944 〈失眠〉 (呂泉生曲)

1947 〈燕子〉、〈一把剪〉 (林聲翕曲)

1954 〈淸明時節〉 (林聲翕曲)

1957 〈秋夜〉、〈春光好〉 (林聲翕曲)

1958 〈旅客〉 (林聲翕曲)

1967 〈紅梅曲〉 (林聲翕曲)

1972 〈日月潭曉望〉、〈天祥道中〉 (林聲翕曲)

1973 〈鳴春組曲〉、〈木宅〉、〈黃鶯〉 (黃友棣曲)

1974 〈秋夜聲笛〉、〈佛偈三唱〉〈春雨〉、〈夏雲〉、〈秋月〉、〈冬雲〉(黃友棣曲)

1975 〈鼓盆歌〉 (林聲翕曲)

1978 〈淸明〉、〈中秋〉 (黃友棣曲)

1981 〈重淸樹〉淸唱劇 (黃友棣曲)

   〈易水送別〉 (林聲翕)

1982 〈詩篇第一百首〉 (林聲翕曲)

1983 〈民歌組曲〉牧歌三疊 (黃友棣曲)

1984 〈傲骨冰姿映明月〉、〈蓮花〉 (林聲翕曲)

1986 〈空山夜雨〉、〈靑靑草原〉 (黃友棣曲)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